第49章 过年(下)
- 重回1980:我的田园牧歌
- 雨夜带刀骑士
- 2195字
- 2025-03-25 12:00:45
这个时候的人,娱乐项目都很匮乏。
大人一般都是聊天打牌,有纸牌,也有竹片做桥牌,纸牌年轻人喜欢玩,桥牌都是上了年纪的人玩。
小孩子玩的就多了,但都是一些不要钱的东西。
但王春妮这个年纪的女孩子玩的相对较少,偶尔她们也会跳绳或者打沙包。
放风筝,这可是很雅致的一个娱乐活动,听着就很期待。
在农村,这可是不多见的活动。
“我现在就要去看看,你快带我去看吧”,王春妮说着就往李新阳家里走,她对这里已经轻车熟路了,根本不需要别人带路,自己找了起来。
其实不用怎么找,就在院子的墙上挂着的,一个用红纸糊的很大的龙,得有五六米长,院子都差点施展不开。
这两天李新阳做这个风筝也不算什么秘密了,因为他们这个院子是开放式的,社员们只要路过都能看到。
这条龙的主体是用竹子来做的,李新阳提供的设计思路,他有做风筝的经验,但没做过这么大的,只有理论基础,没有实操。
所以李新阳负责理论,由手艺人李满仓同志实际操作完成的,既不能太重,不然飞不起来,也不能太轻,不然结构不稳固,可是让父子俩研究了两三天。
为了找到足够制作的材料,李新阳可是在吴彩凤那里淘换了好些东西回来,带着李学民和李俊梅完成的。
所以这个风筝,准确的说是一家人的辛苦结晶。
刚才打扫卫生的时候李学民和李俊梅就已经嚷嚷着要去放风筝了。
但李新阳没让,时候不到。
要等风来。
“哇,好大的风筝啊”,王春妮看到这个风筝的第一眼就是震撼,因为这是给人直观的第一印象,足够的大。
就算放过风筝,也是那种小风筝,啥时候见过这种几米长的大风筝的,简直就是让人惊叹。
“好漂亮啊,真的是你自己做的?”王春妮小心翼翼的上前要去摸,但又怕给弄坏了,用眼神征求李新阳的意见。
“最好不要摸,这是红纸,染了色的,本来我想用一层油纸的,但太厚了,而且太重,我怕到时候飞不起来”,李新阳说道,是的,这个风筝还没有经过实际检验,他还不知道能不能飞起来呢,要是翻车的话就搞笑了。
“也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我爸,学民和俊梅都帮了忙的,我们一起做的”。
材料有限,李新阳只能做到这个程度,要是给他多一点材料他还能做的更好。
听到李新阳这么说王春妮把手收了过来,看向李新阳的眼中都开始有小星星了,“那你还是很厉害了,李新阳,你咋什么都会呢”。
李新阳一甩头,做了个王富贵的经典动作,“怎么的,这就开始喜欢过上了?”
李新阳一语双关,王春妮一点没听出来,只是期待的问道:“那我们什么时候放?”
“吃了午饭吧,等下午起风的时候”。
“好”。
他们这边严格来说没有守岁的习惯,因为实在没啥好守的,没有电,难不成一家人守着煤油灯坐着不成。
所以晚上很早就睡了,半夜也不用放鞭炮。
年饭也不叫年夜饭,就是年饭,因为是晌午吃的。
今天腊肉炒白菜是主菜,然后李新阳用剩下的米面做了个粉蒸肉,肥瘦相间的那种,搭配着一个炒豆腐和水煮萝卜,就算是今天的年饭了。
实话实说,这个已经算很丰盛了,生日那天人多,今天就他们自家四个人,算着也是两荤两素,已经是难得的奢侈时光了。
至于王春妮拿过来的烧白,那个留着明天大年初一再吃。
吃饭之前老祖宗留下的传统不能忘,那就是放鞭炮。
再穷的日子,这个必须有。
李新阳早就准备好了,一挂两百响的鞭炮,比往年都要大。
但不算最大的,队上比他家里大的有好些。
这东西听个响,是个意思就行了,用不着和谁攀比。
李新阳把火柴递给李满仓,他却推给李新阳。
“你去吧,我脚不好,”李满仓拒绝了。
李新阳没说什么,知道李满仓只是一个借口。
对一个家庭来说,这就像是一个传承,李新阳已经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噼里啪啦的声音中,预示着一年的结束。
李学民和李俊梅兴奋的跑去捡没炸的鞭炮,这是他们难得的乐趣,一年可就这么一次。
结婚的不算,人太多了。
“先吃饭,吃了我给你们拿,”李新阳招呼一声。
“真的吗?太好了,等会儿可以放鞭炮了,”李俊梅开心的手舞足蹈,一点不像个小姑娘,谁家小女孩喜欢放鞭炮啊。
李新阳他们忙着放鞭炮,周素兰忙着敬灶神。
这个灶神到底是个什么神李新阳也不知道,有的说是土地公,还有的说是火神,总之众说纷纭。
反正敬就完事了。
吃饭的时候李满仓照例来上二两酒。
喝酒这是有好菜的时候标配,当然李满仓是都喝,只不过没什么菜喝的少点。
今天过年,周素兰也喝点,李新阳用杯子给她倒了一杯。
“看这是什么”,李新阳像是变魔术一样的从背后拿出两瓶瓶装橘子水,放在李学民和李俊梅面前。
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看什么都是奢侈品,反正这玩意儿这时候可不便宜。
“橘子水?”两个小家伙顿时开心的跳了起来,抱着橘子水别提多高兴。
这是他们第一次拥有这个东西,以前没喝过,但也知道这是橘子水。
“你买这个干什么,又不填肚子,”周素兰有点埋怨李新阳乱花钱,“都能买半斤肉了”。
“过年嘛,高兴就好”,李新阳笑道。
“对啊,妈,你们都有喝的,我们也要有喝的,”李俊梅顿时反驳道。
“就你嘴巴厉害,什么都能说,”周素兰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喝吧喝吧,别一口气喝完了,留着点明天再喝”。
其实这一瓶也没多少。
“你就是惯着他们,”周素兰又看了一眼李新阳说道。
李新阳笑笑,自己的弟弟妹妹我都不惯着谁惯着。
吃了饭,两个小家伙放鞭炮去了,一挂一百响的鞭炮给他们拆成一个一个的,揣兜里到处晃悠,很快就吸引了一群孩子围着,这可是硬通货,给两人嘚瑟的不行。
李新阳也是个父亲开始贴春联。
这是每年辞旧迎新的必备项目。
春联不是买的,就是用剩下的红纸裁下来的,然后让学校的老师帮忙写的。
上联:旧岁已随残腊去
下联:新春更迭晓日来
横批:辞旧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