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陪伴:晚饭与聊天

每个人都是环境的一部分,成长环境也好,就业环境也罢,我们既然身在其中,那必然会不可避免的受到环境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灵韵社会终于短暂摆脱了大范围战争的影响。在正式的脱离了二战与冷战的影响后,苍澜国好不容易踏上了这个和平发展的快车道。

所以陈闲经常在互联网上看到一些吐槽,他们这代人好像一直生活在,社会的变革之中: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大学扩招,互联网扩张,AI崛起。所以在享受时代的同时,消解社会变革的阵痛也是他们应尽的被动义务之一。

但他的父母不同,同样经历了变革,没了年轻时候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显然更差。尤其是在环境的裹挟下,他们的受教育程度都偏低。陈母更是没进过学堂。

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年,但陈闲至今不敢确认,父母对他之前程序员工作会了解多少。创业这个词虽然几年前说过一次,但他们应该早就忘了。

“就是开店,在玉峰市开店租金太高,想着鸣鹿县租金应该便宜点,就先回来调研调研,合适的话就先在鸣鹿开店试试。”,陈闲这次的回复十分硬朗。

“先别说了,你晚饭应该还没吃吧,边吃边聊。”还不等他继续解释,陈母就直接打断道:“我们已经吃过,不过锅里给你留的有,稍微热一下就行了。”

可能是最紧要的问题已经得到解答,陈母说着就要站起来,向厨房走去。

“不用,我现在减肥,晚上不吃主食的,再喝点茶就行了,我自己去倒。”陈闲说着直接站起身,抢先朝外面走去。

外面天不知何时,已经暗了下来,好在院子里还有月光补充。推开厨房的房门,摸索到开关后,陈闲迈步走进了。

“锅里有米汤,专门给你留的”陈闲刚拿起茶瓶,母亲的声音跟着到来。

转身看过去,陈闲慢慢注视着母亲慢慢的走来,回过神的陈闲再次在心里感慨一句:“看来确实恢复的挺好。”

“减肥是减肥但该吃还是要吃的,关键是还是要多运动。”,就在他愣神期间,陈母就跟着走进了厨房。

“虽然稍微瘦了点,但……。”回到主场的陈母,掀锅,连‘篦(bì)子’(蒸盘的一种)直接端出来,摇米汤……

又完整的看完一遍流程的陈闲,心中那个被强行压在心底的滋味又开始冒头。

这个厨房对孩子们来说,也许只是个吃饭的地方。但对于一日三餐,近乎三十年如一日的母亲,在要这个小小的空间里,每天都要忙碌三四个小时甚至更久,不知何时起已经变成了一件好似天经地义的事了。

“夏天热,去堂屋吃吧,那里有风扇。”回过神来的陈闲,慌忙的接住了母亲端起米汤,心事重重的走出了厨房。

站在院子里一直等着,默默的看着母亲,简单收拾过后,关灯,关门。

等母亲出来后,看清了她手上的东西,身后欲言又止的陈闲自觉跟着走进堂屋。

“肥要减,但饭也要吃,减肥关键还是要跑步。”看着母亲递过来包子,陈闲犹豫了片刻后,果断接下“行,好久没尝过俺妈包的包子了。”

就这样一边吃饭,一边与父母闲聊些最近各自的变化。

先喝口米汤润了口过后,陈闲仔细品尝着母亲的手工包子,直到咀嚼品味到了麦芽香后,他才混合着不舍的情绪一起咽了下去。

抬头看着依旧有些愁容的父母,陈闲斟酌一会儿,再次强调道:“你们放心吧,已经和她商量好了。不管这次成功失败,等有了成功把握,或者满一年后,都会回玉峰市再开店的。“

“我说也是,你们本来就一直异地,你别不好好珍惜。现在农村男的找媳妇不好找。光彩礼都要十几万将近二十万的都有”陈母说着又看向陈父“前两天,咱这边一个谁,二婚,彩礼还是十八万八嘞,你不信问问你爸”

“圆圆,你小学同学”陈父附和后,又顺势再次强调道:“你们都那么些年了,我的意见还是你们先别讲其他的,先把婚贴下了,这样我和你妈心里,就省的一直挂这事上了。”

“你们放心吧,她最开始的意见是直接玉峰开店。我这次回来本来也是先调研一下”陈闲又端起碗喝了口米汤后,继续解释道:“这次回来,调研,开店,都是其次,最主要原因就是看看你们。”

“这十几年我都是年底回家,待一周不到就又出去上班了。你们的平时的生活状态我也不太了解。如果直接在玉峰市开店了,我一年回家的时间就更少了。”

陈闲稍微停顿下,让他们尽量理解了后,才认真的看向父亲,说出了那句埋在心里很久的一句话:“不待家里,和你们一起生活过一段时间,我心里实在不踏实,毕竟你都六十多了,俺爸也将近六十了。”

说到这他又转向母亲“特别是你,你本来就一直都有腿疼的毛病。”

“上了年纪,腿脚不好的人一大把。再说了,我不是恢复的好好的吗?你现在总放心了吧”陈母说着再次,站起来走了几步:“你别担心家里。除了你没结婚,咱家里就没啥大事。”

“你也不看看,跟你一时的就咱这片,没结婚的还有谁,就剩你自己了吧。”陈父同样站起来,俯视着陈闲

“别说咱这一片,就是整个小陈庄,跟你差不多的该结婚的也都结婚了,对,就剩一个,你同学陈杰,就你们两个没结婚。”

催婚是性格迥异的父母难得一直一致的问题,对于父母的连番轰炸,自知是自己能力有限的陈闲,一直沉默的听着。

说到最后陈母又特意强调道:“但你跟他没法别,他家就他一个儿子,人家父母也还年轻着呢。”

“知道了,我心里有数,再说了恁儿又不是一个胡混的人。跑不了的。”陈闲看了眼手机,同样的站了起来“不早了,平常你们都是几点睡觉啊?”

“我们睡觉的时间没什么,反正年纪大了以后觉越来越少”陈父也掏出了手机,“关键是你坐了一天的车了吧,没事还是早些休闲吧”

“你睡西屋就行,床早就给你收拾好了。”陈母同样掏出了那个老年机,点亮了以后,又放远些看看,“对了,你明天几点吃早饭啊。”

“我都行,最近几天就按你们平时的生活来”陈闲说着又郑重强调道:“我这次回来主要就是看看你们平常具体咋过的……”

“行,那就早上7点吃饭,雨桐他们上学的时候,就是这个点吃早饭。”在陈母的最后拍板中,三个人回到了各自的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