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月港私贸

成化年间,明朝已走过初期的蓬勃发展,海禁政策却如枷锁般牢牢束缚着沿海贸易。朝廷为防范倭寇侵扰,杜绝沿海势力与海外勾结动摇统治,厉行海禁,严禁民间私自出海贸易,违令者严惩不贷。然而,利益的诱惑如同磁石,引得民间海上私贸活动屡禁不止,月港便是这暗流涌动中的一个焦点。

在月港一处隐蔽的深宅大院里,烛火摇曳,映照着屋内几个神色凝重的人。林掌柜坐在主位,身旁是他的心腹幕僚,对面则是几位出资参与此次私贸的富商。门窗紧闭,压抑的气氛让人透不过气。墙壁上挂着一幅陈旧的航海图,虽有些褪色,却依旧能看出上面曲折蜿蜒的航线,那是先辈们闯荡海洋留下的痕迹,也是这些商人心中冒险的指引。

林掌柜压低声音,打破沉默:“诸位,此次出航,风险与收益并存。我手中这份航海指引,虽比不上《郑和航海图》那般详尽,却也是我多年搜集整理所得。依此路线,过澎湖抵吕宋,再转至马六甲,我们的货物定能换来丰厚回报。”他边说边展开桌上一张略显粗糙却标注细致的航海图,手指沿着航线缓缓移动。这张航海图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批注,有的地方标注着暗礁的位置,有的则记录着某个海域的风向规律,都是林掌柜从过往的水手口中,以及自己一次次小心翼翼的打探中积累而来。

一位留着山羊胡的富商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说:“林掌柜,海禁如此严苛,巡检司和卫所官兵查得又紧,咱们这一船货物,稍有差池可就全没了,兄弟们也得跟着遭殃。”

林掌柜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各位放心,漳州卫所那边,我已花了大力气疏通。负责巡查的百户和千户,平日里就对丰厚的油水有所觊觎,这次收了咱们的好处,答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我还买通了他们内部一个可靠的眼线,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咱们能提前知晓。不过,这事儿也不是绝对保险,咱们行事依旧得万分小心。”林掌柜想起打点关系时的情景,那百户表面一本正经,眼中却时不时闪过对金钱的渴望。他送出去的可不只是白花花的银子,还有从海外搜罗来的奇珍异宝,这些东西对长期驻守海边、渴望新鲜玩意儿的百户和千户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这时,一直沉默的幕僚开口了:“不过,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月港其他私商势力众多,难保没有眼红咱们的,说不定会暗中使绊子。”

林掌柜重重地点了点头:“没错,所以此次行动,务必保密。船上的水手都是我精挑细选的心腹,他们只知道跟着我做事,并不清楚具体的贸易细节。货物装载也安排在夜里,尽量避开旁人耳目。”为了挑选可靠的水手,林掌柜花了数月时间。他深入到月港码头的各个角落,观察那些水手的言行举止。从他们搬运货物的熟练程度,到面对风浪时的镇定表现,都一一考量。最终选定的这些水手,都是在海上摸爬滚打多年,对他忠心耿耿的人。

另一位胖胖的富商摩挲着下巴,问道:“那咱们这次带出去的货物,都准备好了吗?”

“都已准备齐全。”林掌柜答道,“丝绸、瓷器、茶叶,都是海外市场的紧俏货。我还特意准备了一些精巧的手工艺品,想必能在番邦卖个好价钱。”仓库里,上等的丝绸色泽鲜亮,纹理细腻,每一匹都散发着柔和的光泽;瓷器温润如玉,图案精美绝伦,那是景德镇工匠们的心血结晶;茶叶香气扑鼻,被精心包装在特制的茶箱里,保存着最纯正的味道。手工艺品更是别具匠心,有精美的木雕,每一处纹路都雕刻得栩栩如生;还有巧夺天工的刺绣,一针一线都凝聚着绣娘的智慧。

众人又就一些细节问题商讨了许久,直至烛火渐弱,才各自散去。林掌柜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次私贸之行大获成功。

几日后的夜晚,月港的夜空被厚重乌云层层遮蔽,不见一丝月光。海风裹挟着咸湿气息,呼啸而过,吹得海湾边的草木沙沙作响,仿若低声呜咽。浪涛猛烈拍打着海岸,发出沉闷且有节奏的巨响,似在为这场即将开启的冒险添上紧张鼓点。

在这曲折的海湾中,数十艘“广船”隐于浓重夜色里,正紧张地连夜装货。明朝造船技术在世界上堪称一流,“广船”更是以其坚固的船体和强大的适航性闻名,为私商们远洋贸易提供了有力保障。商人们神色匆匆,指挥着水手们搬运货物,跳跃的火把光亮在黑暗中摇曳,映照着他们紧张而兴奋的脸庞,光影随海风晃动,更添几分不安。

水手们两人一组,喊着号子,将沉重的货箱抬上甲板。有的货箱里装着丝绸,为了防止受潮,外面包裹着一层厚厚的油纸;有的则是瓷器,四周塞满了柔软的稻草,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损。林掌柜在一旁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时而叮嘱水手轻拿轻放,时而亲自查看货物的捆绑是否牢固。

林掌柜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张自制航海图,眼神坚定又带着期许。这图虽不比《郑和航海图》,却凝聚着他多年从老水手处听来的经验与自己的钻研。“按此图航线,过澎湖抵吕宋,只要顺利,可换回三倍白银!”林掌柜压低声音说道,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一边说着,一边抬起头,扫视着周围的水手,眼中满是志在必得的神情。

水手阿强听了,不禁担忧地问:“若遇巡检司战船...”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恐惧,一只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腰间的绳索,仿佛那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明朝在沿海设有众多巡检司,专门负责巡查海面,缉拿私商,这成为了私贸船队出航的巨大阻碍。

林掌柜神色一凛,沉声道:“咱们做了这么多准备,就是为了应对万一。漳州卫所那边虽已疏通,但真碰上巡检司战船,大家也别慌,按计划行事。今夜子时准时发船!”他站起身,拍了拍阿强的肩膀,试图让众人安心。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一个负责望风的小厮跌跌撞撞地跑过来,声音颤抖地喊道:“不好了,有一队官兵正朝着这边过来!”众人闻言,顿时慌乱起来,有的水手停下手中的动作,不知所措地看着林掌柜;有的则开始小声议论,猜测是不是计划败露了。

“都别慌,慌有什么用!”老水手李伯大声喊道,试图稳住大家的情绪,“听林掌柜的安排!”

林掌柜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咬着牙,低声咒骂了一句。不过,他很快镇定下来,迅速思考对策。“大家别慌,都听我指挥!”他提高音量,试图稳住众人的情绪。“阿强,你带几个兄弟把货物再遮盖严实些,其他人装作若无其事,继续手头的活儿。”

阿强领命而去,带着几个水手匆匆忙忙地将还未完全装好的货物用破旧的帆布遮盖起来。他们手忙脚乱地将帆布展开,用绳子紧紧地捆绑在货箱上,确保没有一丝缝隙露出。林掌柜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朝着官兵来的方向迎了上去。不一会儿,一群手持火把的官兵出现在眼前,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百户。

“你们在这儿干什么?深更半夜的,鬼鬼祟祟!”百户大声喝问道,眼神中透露出怀疑,他举着火把,四处打量着周围的船只和货物。

林掌柜满脸堆笑,恭敬地说道:“大人,我们只是些普通渔民,趁着夜里潮水好,准备明天一早出海捕鱼。”他一边说着,一边偷偷将一个精心准备的荷包塞到百户的手中,荷包里不仅有沉甸甸的银子,还有一张写着后续好处承诺的纸条。这荷包是他特意找城中手艺最好的绣娘制作的,上面绣着寓意吉祥的图案,希望能让百户心生欢喜。

“哼,普通渔民?这船看着可不像是普通渔船啊。”百户旁边一个尖脸的小兵冷哼一声,目光在船上的货物上打转。

百户感受到手中的荷包,脸色缓和了一些,但他还是没有完全打消疑虑。“捕鱼?哪有大半夜装货的渔民,我看你们不像好人!”他说着,便要上前查看货物。

林掌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他依旧强装镇定。“大人,这都是些日常用品,我们怕白天装货耽误时间,所以才夜里准备。您要是不信,可以随便检查。”他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但眼神却坚定地看着百户。

就在百户准备动手翻看货物时,远处又传来一阵呼喊声。原来,有几个喝醉的渔民在另一个海湾闹事,吸引了部分官兵的注意力。

“百户大人,那边闹得厉害,怕是要出大事。”一个小官兵跑过来焦急地说道。

百户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林掌柜,又看了看远处的骚乱,权衡着如果此时放过眼前这群人,后续能得到的丰厚好处,最终还是决定先去处理那边的事情。“哼,今天先放过你们,要是让我发现你们有什么不法行为,绝不轻饶!”说完,他带着官兵匆匆离开了。

众人见状,都松了一口气。林掌柜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对着众人喊道:“快,加快速度,马上就要子时了,我们必须按时出发!”水手们立刻行动起来,货箱碰撞声、火把噼啪声、人们的低声交谈声以及呼啸的海风声交织在一起。

然而,就在船队即将出发之际,意外再次降临。一个水手在搬运货物时,不小心碰倒了一摞箱子,里面竟滚落出几件精美的瓷器,清脆的破碎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林掌柜脸色骤变,他深知这些瓷器一旦被发现,就足以坐实他们私贸的罪名。

还没等他想出应对之策,远处又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原来是之前那个百户去而复返,他听闻这边有异常声响,心中起疑,便带着几个亲信赶了回来。百户跳下马,大步走到林掌柜面前,目光落在地上破碎的瓷器上,冷哼一声:“好啊,你们还敢骗我,这分明就是准备私运出海的货物!来人,把他们都给我拿下!”

官兵们迅速围了上来,手持兵器,虎视眈眈。水手们纷纷握紧拳头,眼中露出愤怒和不甘,但又不敢轻举妄动。林掌柜心中暗自叫苦,他一边迅速思考对策,一边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突然,他灵机一动,对着百户大声说道:“大人,误会啊!这些瓷器本是我们准备献给大人的礼物,打算等您走后再派人送去。刚才这水手不小心弄碎了,我们正发愁该如何是好呢。”说着,他偷偷向一旁的幕僚使了个眼色。

幕僚心领神会,悄悄从怀中掏出一个更大更沉的钱袋,趁人不注意,塞到百户身旁一个小兵的手中,同时在小兵耳边低语几句,暗示后续还有重谢。小兵微微一怔,然后不动声色地轻轻碰了碰百户的胳膊,低声说道:“大人,这事儿说不定真有隐情,要不……而且咱们真把他们都抓了,这事儿闹大了,上头追究下来,咱们之前拿的那些好处……”百户脸色变幻不定,他看了看地上的瓷器,又看了看林掌柜等人,心中权衡着利弊,想到林掌柜之前承诺的丰厚后续利益,再加上这恶劣天气下继续纠缠也未必能有好结果。

就在这僵持不下的关键时刻,海上突然刮起了一阵强风,吹得船只剧烈摇晃,火把也被吹得东倒西歪。百户抬头看了看天,皱了皱眉头,最终狠狠地瞪了林掌柜一眼,说道:“这次就暂且放过你们,要是再让我发现你们有问题,定不轻饶!”说完,带着官兵匆匆离去。

林掌柜望着官兵远去的背影,瘫坐在地上,汗水早已湿透了后背。他深知,这仅仅是此次冒险之旅的开端,前方还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在等待着他们。但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利益的驱使下,他咬了咬牙,站起身来,对着水手们大声喊道:“启航!”

随着一声令下,数十艘“广船”缓缓驶离月港,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尽管前路充满未知与危险,可在利益的驱使下,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踏上这充满挑战的远洋贸易之路,试图在明朝严苛海禁政策的缝隙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财富天地。

船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艰难前行,海风如刀割般刮过船员们的脸颊。林掌柜站在船头,目光紧紧盯着前方,手中紧紧攥着那张自制航海图,仿佛那是他们生存的唯一希望。

数日后,他们顺利抵达吕宋岛。当地的集市热闹非凡,各种肤色的商人穿梭其中。林掌柜带着几个得力手下,小心翼翼地将货物运到交易地点。那些精美的丝绸、细腻的瓷器和散发着清香的茶叶,瞬间吸引了众多当地商人和南洋番邦的目光。交易过程中,语言不通成了一大障碍,但好在林掌柜早有准备,他不仅通过一些简单的手势和从别处学来的少量当地词汇与对方交流,还特意带了一个略通当地语言的翻译。

集市上,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林掌柜的摊位前,围满了好奇的当地人。他们对丝绸的柔软质地惊叹不已,用手轻轻抚摸着,嘴里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对瓷器的精美图案更是爱不释手,拿着仔细端详。林掌柜和翻译耐心地向他们介绍着货物的特点和用途,努力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思。经过一番艰难地讨价还价,他们成功地以满意的价格卖出了一部分货物,换来了沉甸甸的银钱和当地珍贵的香料。

然而,在准备离开吕宋前往马六甲时,麻烦再次降临。当地一伙海盗得知有明朝私商前来贸易,盯上了他们的货物。这伙海盗长期在这片海域活动,熟悉周边环境,行事凶狠且狡猾。一天夜里,海盗们驾驶着快船,借着夜色的掩护,如恶狼般冲向林掌柜的船队。海盗们手持利刃,有的还拿着自制的火器,发出阵阵凶狠的呼喊,试图登船抢夺。水手们惊慌失措,但在林掌柜的大声鼓舞下,迅速拿起武器抵抗。

林掌柜一边指挥水手们用弓弩射击海盗,一边组织人手用长杆推挡试图登船的海盗。阿强更是勇猛,他挥舞着大刀,与靠近船只的海盗展开近身搏斗。海盗们采用分散包抄的战术,一部分人吸引船队火力,另一部分人趁机从侧翼登船。林掌柜见状,迅速调整策略,让水手们集中火力攻击试图登船的海盗,同时安排几个人驾驶小船,绕到海盗船后方,干扰其进攻。海盗们的火器发射出的火光在夜空中闪烁,照亮了他们狰狞的面孔。水手们毫不畏惧,用手中的弓弩和长刀,与海盗们展开殊死搏斗。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海盗们见难以取胜,又担心战斗声引来当地官府的注意,最终灰溜溜地逃走了。但船队也遭受了一定损失,几艘船的船身被海盗的火器击中,出现了破损,部分货物也在混乱中丢失。

林掌柜看着受损的船只和疲惫不堪的水手,心中满是忧虑。但他知道,此时退缩意味着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简单修整后,船队继续朝着马六甲进发。

历经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抵达马六甲。这里不愧是当时重要的贸易枢纽,港口内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码头上堆满了琳琅满目的货物。林掌柜他们刚一靠岸,就有当地的贸易中介围了上来,主动介绍买家。林掌柜凭借着在吕宋积累的经验和敏锐的商业头脑,再次成功地将剩余货物高价卖出,并采购了许多在明朝国内极为稀缺的珍宝,如南洋的珍珠、玛瑙,以及来自更远地方的奇珍异宝。

在马六甲的交易市场里,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操着各种语言交流着。林掌柜穿梭其中,仔细挑选着货物。他拿起一颗圆润的珍珠,对着阳光查看它的光泽和瑕疵;又拿起一块精美的玛瑙,感受它的质地。与卖家讨价还价时,他巧妙地运用自己在贸易中积累的经验,争取到了最优惠的价格。

就在他们准备返程时,却发现港口被明朝水师的船只封锁了。原来是朝廷得到密报,得知有私商出海贸易,派水师前来缉拿。林掌柜心急如焚,他深知一旦被抓,不仅货物会被没收,众人还将面临牢狱之灾甚至更严重的刑罚。他与幕僚们紧急商议对策,决定利用夜晚的掩护,趁水师巡逻的间隙突围。

夜晚,月黑风高,林掌柜指挥船队悄悄地驶向港口边缘。水手们小心翼翼地划动船桨,尽量不发出声响。就在他们快要突破封锁线时,一艘水师战船发现了他们,立刻吹响号角,向他们追来。林掌柜大喊:“大家加把劲,冲出去!”水手们拼尽全力,船只在波涛中飞速前行。水师战船紧追不舍,不断向他们发射火炮。有几发炮弹在船队附近爆炸,激起巨大的水花,险些将船只掀翻。

关键时刻,一直掌舵的老水手李伯突然发现前方有一片暗礁区。他来不及多想,果断地朝着暗礁区驶去。水师战船见状,并未轻易放弃,而是一边放慢速度,一边派出小船在前方探路,试图继续追击。林掌柜见状,让水手们在船上准备了一些易燃物品,当水师小船靠近时,点燃物品扔向小船,一时间海面上火光冲天,映红了夜空,水师小船被突如其来的火势吓得急忙后退,船上的士兵们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借助这混乱的时机,林掌柜的船队在暗礁区中艰难穿行。

海浪不断拍打着船身,船只在暗礁间左躲右闪,稍有不慎就可能触礁沉没。林掌柜站在船头,眼睛紧紧盯着前方,与掌舵的李伯默契配合,凭借着对船只性能的熟悉以及多年积累的航海经验,不断发出精准的指令。水手们则全神贯注,各司其职,有的负责观察周围暗礁的位置,有的紧紧握住船桨,根据指令灵活调整方向。

礁石嶙峋,形状各异,有的尖锐地露出海面,仿佛随时准备撕裂船身;有的则潜伏在水下,仅能看到海水下隐隐约约的黑影,充满了未知的危险。有一次,一艘船眼看就要撞上一块露出海面的礁石,水手们惊呼声四起,千钧一发之际,李伯猛地转动船舵,船身擦着礁石边缘险险而过,船舷与礁石摩擦发出刺耳的声音,让人心惊肉跳。

在这紧张到窒息的氛围中,时间仿佛变得无比漫长。不知过了多久,船队终于成功避开了大部分暗礁,脱离了危险区域。此时,水手们个个瘫倒在甲板上,大口喘着粗气,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劫后余生的庆幸。

经过漫长的航行,他们终于回到了月港。当林掌柜带着丰厚的利润和珍贵的货物回到月港时,参与此次私贸的富商们都惊呆了。他们纷纷对林掌柜的勇气和智慧表示钦佩。林掌柜看着这些财富,心中感慨万千。这次冒险虽然充满了艰难险阻,但也让他看到了海禁政策下,民间贸易蕴含的巨大潜力。

然而,他也清楚,这样的冒险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明朝的海禁政策依旧森严,未来的路依旧充满荆棘。但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想法,他要联合更多的私商,一起想办法,为民间海上贸易争取一个合法的地位,让更多的人能够在这片广阔的海洋上追逐自己的梦想,而不是永远在朝廷禁令的阴影下提心吊胆地冒险。

在之后的日子里,林掌柜开始四处奔走,联络月港及周边地区的私商。他一家一家拜访,在昏暗的茶室里,在隐蔽的宅院里,向他们讲述自己的经历。他描述着海上的狂风巨浪,讲述与海盗的激烈战斗,以及面对朝廷水师追击时的惊险突围。每一个故事都惊心动魄,让听者不禁为之动容。他呼吁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向朝廷请愿,希望能放宽海禁政策。

起初,有些私商心存疑虑,害怕这样的举动会引来朝廷更严厉的打击。林掌柜便耐心地劝说,分析当前的形势,指出若不改变现状,大家都将永远在这夹缝中艰难求生。随着他不断地努力,越来越多的私商被他说服,开始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他们定期秘密集会,商讨对策,每个人心中都燃起了对未来海上贸易合法地位的憧憬。虽然前路漫漫,但他们心中的那团火焰,却从未熄灭。而月港的私商们,也在他的带动下,逐渐凝聚成一股力量,为了海上贸易的光明未来,迈出了艰难而坚定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