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这边的硝烟才刚散去,柳诚就已经在筹备前往宁波府的事宜了。
既然已经得知了织田信长有攻打宁波的打算,自己必须赶在前面做好防御,不能让他有可乘之机。
在过去的几天里,柳诚一直没有歇息,一直在追剿着残余的倭寇。
尽管柳诚已经用尽全力,但还是有很多小村子被倭寇流民给祸害了。
这些倭寇流民不敢攻打城池,专挑一些小村子祸害。
那些遭了倭寇毒手的村子,简直是惨不忍睹。
倭寇每次劫掠完都会烧一把火,原本安宁的村庄就只剩一片废墟。
房屋被烧得黑漆漆的,歪歪斜斜地倒在那儿。
还侥幸活下来的百姓们一个个狼狈不堪,身上带着伤,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眼神里充满了惊恐和无助。
有个年轻媳妇,头发散乱,浑身都是泥土,脸上还有着未干的泪痕。
她的手里还抱着一个包袱,里面裹着几件破旧的衣物,那是她仅剩的东西,她的丈夫孩子刚刚死在了倭寇的手上。
旁边还有一个老头,正坐在地上,眼神呆滞地望着那已经被烧毁的房子,嘴里在不停地念叨着:
“这可咋活啊,咋活啊......”
还有几个小孩子正坐在地上哭闹着,嘴里不停地喊着饿。
柳诚看着心里一阵难受,要是自己能够再快一些,眼前的场景就不会发生。
他一拳捶在一旁的大树上,直接将自己的拳头锤出血来。
胡守仁赶忙劝阻:
“将军,您不要自责,都是那些倭狗作的孽。”
“是啊,都是倭狗作孽,我一定要尽灭倭国!”
柳诚从牙缝中挤出这句话。
“将这些人找个地方安置吧,守仁,你来安排。”
胡守仁站在一旁,却是没动,柳诚有些疑惑,看出了胡守仁有话想说。
胡守仁则是低头凑到柳诚耳边,悄咪咪地说道:
“大人,何不将这些孩子找一个隐秘的地方养起来,或许日后会有大用。”
胡守仁边说,边指向那些幸存的孩子。
这次柳诚追杀倭寇下来,救得最多的便是孩子,那些做父母的都将自己的孩子给藏好了,自己无处可逃被倭寇残忍杀害。
胡守仁又接着说道:
“大人,您看这些孩子,虽说年纪小,可都遭了倭寇的罪,您救了他们,他们对大人您是戴恩戴德。
您要是不管他们,他们在这世道下,也是活不下来。
依我看,咱找个隐秘的小岛,把他们安置在那儿,从小训练,以后不管是如何,都有一份用处。”
柳诚听着胡守仁的话,越听越不对劲,总感觉他是话里有话,难不成他看出了什么,柳诚在心中想着。
不过胡守仁的话正合他的心意,胡守仁对他也是忠心耿耿,看出来了就看出来。
他拍了拍胡守仁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好!以后会派上用场的。”
他们二人对视,一切都在不言中。
这边柳诚正忙着寻找地方安顿百姓和孩子时,那边杭州府的胡宗宪也收到嘉靖皇帝的旨意。
他听来传旨意的天使讲着那天陆炳与严世蕃的争吵,眼中寒光一闪,手中还是笑着塞了几张银票到天使的手中。
他笑着说道:
“还要劳烦天使将捷报带回给皇上。”
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桌上墨迹未干的折子。
那天使也是一惊,怎么都有捷报了他也是不敢怠慢,又连夜骑马赶回京城。
当胡宗宪的捷报送至嘉靖皇帝手中时,他正与朝廷要员议论着台州战事的严峻,这突如其来的喜讯瞬间让整个朝堂炸开了锅。
嘉靖皇帝读完以后,不动声色,让黄锦递给下面的朝臣看。
内阁大学士徐阶率先接过这份捷报,匆匆浏览一番后,眼中满是惊喜,拱手向嘉靖皇帝说道:
“陛下,大喜啊!胡总督的捷报上写着台州之围已破。
那柳诚将军竟以一千五百人之兵力,大破数万倭寇,成功解了台州之围,还设计斩杀数千倭寇精锐。
此战之后,倭寇元气大伤,有此猛将,实乃我大明之福啊!”
徐阶此言一出,其余众人皆是一惊,那礼部尚书高拱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
“这......这是如何做到的?区区一千五百人,对抗数万倭寇,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严世蕃却是眉头紧锁,刚想要要开口,就被严嵩给抬手制止。
严嵩微微眯眼,脸上带着一副笑意,站了出来,向着嘉靖皇帝恭敬地说道:
“陛下圣明,那柳诚能有这般功绩,皆是因陛下洪福齐天,恩泽四方,感召将士奋勇杀敌。”
嘉靖皇帝听了严嵩这番话,神色舒缓,脸上隐隐有了笑意,显然严嵩的这番马屁很是合他心意。
这时的陆炳也上前一步,抱拳说道:
“陛下,这柳诚此次立下不世之功,实应重赏,以激励天下将士保家卫国之心。”
嘉靖皇帝颔首,目光在捷报上停留片刻后,缓缓开口:
“这柳诚,朕倒是要好好认识一番。”
说罢便示意黄锦宣读一番捷报中柳诚的经历,胡宗宪在捷报中将柳诚的经历写得很详细,对柳诚的功劳也是盛赞不已。
黄锦接过捷报,清了清嗓子,大声念道:
“柳诚,出身金华东阳县,曾是义乌百户所的军户,斩杀十余倭寇投身戚继光军中,在抗击倭寇之战中屡立战功。
此次台州之战前,柳诚于今年浙江武举乡试中一举夺魁,拔得头筹。”
大臣们听闻,又是一阵交头接耳。
“原来这柳诚还是武举乡试第一,怪不得如此英勇!”
“真是有勇有谋啊,能设计斩杀如此多的倭寇。”
嘉靖皇帝微微颔首,眼中满是赞赏:
“此子确实勇猛过人,谋略非凡。朕封他为福建总兵,配征夷将军印,总揽八闽水路军务。”
他略作停顿,继续说道,
“柳诚之母,教子有方,封二品诰命夫人,赐府邸一座。”
接着嘉靖皇帝又大手一挥:
“赏黄金五百两,白银五千两,绸缎三百匹,良田两千亩。另赐御酒百坛,以示嘉奖。”
底下的大臣纷纷口称万岁,他们知道有一颗将星正在大明的东南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