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重新获得了北美的殖民地,此时已经没有美国人在意曾经的门罗宣言了。
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让美元美元暴跌,也因为美国和英国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引发了英镑危机,甚至对欧洲各国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当然,因为欧洲大陆各国保守的经济政策,他们和英国的经济联系并不算紧密,受到的影响较小。
这一次的经济危机比曾经的历史爆发的更早一些,对美国造成的伤害也更大。
因为奥托的一番操作,提前提取了大量的黄金还有英镑法郎等铸币,让经济危机爆发提前发生。
这个时间点又十分巧合的卡在了法国出兵北美,和美国战争的期间。
安德鲁·杰克逊原本计划分五次把联邦存在美利坚合众国第二银行的准备金全部取出,然后再解决掉美利坚合众国第二银行。
原本在理论上讲,美利坚合众国第二银行应该可以兑付2-3次,可奥托提前从美国各大银行兑换了大量的黄金,加上自家总统的行为,让美国各大银行都察觉到了不妙,许多银行收紧了兑换。
而那些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金融巨鳄,商业大亨,政府要员都是聪明人,第一时间跑到银行去提款,
种种和原本历史不同的因素结合在一起,让经济危机提前被引爆了。
大银行还能拖延一时,可小银行完全没办法抵抗,不得不宣布破产倒闭。
这个时代的银行大都是私人银行,一旦银行宣布破产,储户就会血本无归,小银行的倒闭接下来引发了连锁效应,许多大银行不过多支持了不到半个月,就纷纷宣布破产,让这一场金融危机分外的惨烈。
加上对法国战争失败,军队损失惨重,内外因素一起爆发,美国自然是下场凄惨。
希腊也受到了影响,奥托的债主要求王室财团提前还款。
这笔贷款是《伦敦合约》签订的时候,奥托为了和平解决希腊和色萨利地区的问题,支付给奥斯曼帝国的购地费,贷款主要由英国财团发放。
根据当初的约定,提供贷款的银行可以要求不要利息,提前要求归还本金。
原因是美国的经济危机影响到了英国,让英国也陷入了麻烦。
此时英国国内的经济危机让他们顾不上其他,只能想尽办法从全世界收回资金。
好在奥托刚刚在这次经济危机中赚了一笔,王室财团很快清偿了余下的本金,避免了百货公司作为抵押物被收走的危机。
甚至英国政府也要求希腊提前偿还,所剩不多的,在独立战争期间提供给希腊的贷款,这也被奥托解决了。
政府向王室财团发行了一批临时债券,获得了这一笔钱,同时也收回了自己的海关管辖权。
这对希腊来说也算是有得有失,总体来说还是赚到了。
首先就是许多来希腊投资轻工业的英国商人撤资,贱卖了他们在希腊投资的诸多产业,好抽调资金回国内挽救自家在国内的产业。
奥托和希腊国内的资本家则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收回了这些资产,可以说是吃的满嘴流油。
还有就是希腊的海关提前摆脱了英国人的影响,这都让英国人在希腊的影响力大大的减弱。
对奥托个人来说,除去提前偿还的贷款还有再次借给希腊政府的资金,他余下的60%投资,现在已经变成了八百万英镑的现金和价值六百七十万英镑的黄金。
其中三百万英镑的黄金放入希腊王室银行作为储备金,余下的黄金则换成了新铸成的德拉马克。
八百万英镑,其中两百万英镑被用来在美国抄底,让奥托重新获得了大量的美国的土地。
王室财团在北美的负责人给出了抄底计划,预计最终能获得的土地甚至比之前购买的时候还要多许多,还都是优质地块。
这一次美国的经济危机比曾经的历史上还要惨烈,不只是美国的房地产,美国经济也进入了寒冬。
这都为未来,王室财团影响美国的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事实上,到了1836年下半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绝大多数投机者都已经看出了这个泡沫,只不过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无人能阻止它的膨胀。
这个时候依然有人试图拯救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有人不愿放弃手中土地,希望可以在价格回升的时候再出手,但王室财团也有耐心,静静的看着这些人落入绝望之后再以更低的价格抄底。
这个时候的美国政府,则很有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
取代安德鲁·杰克逊,刚登上总统位置的马丁·范布伦,第一时间要求所有银行拒绝向外兑付黄金和金属铸币。
这让以英国人为主的欧洲投资者损失惨重。
当然也有一部分英国商人赚到了,比如英国纺织业进一步的压低了收购价格,让无数的种植园主血本无归。
整个美国一片动荡不安,甚至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移民返回欧洲的潮流。
现在的美国历史不到百年,本来向心力就不强,遇到危机,这些原本为了躲避欧洲大陆频繁战争而来到美国的欧洲人,纷纷选择离开。
美国军方也受到了强烈的刺激,法国让他们见识到了欧洲顶级陆军的战斗力,他们颇为自豪的王牌军队,加上两倍于法军的数量,面对水土不服,孤立无援的法国军队,一战而溃。
这给美国军方极大的震撼,尤其是面对人数优势的美国军队,法军依然选择了主动进攻,并且干脆利落的获得了胜利。
法国军队娴熟的战术让美军感觉到绝望,军方提议增加军费,但新总统只用没钱这么一个理由,就将军方的要求给堵了回去。
除了美国,奥托在英国的抄底也得到了不菲的收获,经济危机爆发之前,奥托一直都不断地用英镑兑换英国银行内的黄金储备。
等到经济危机爆发,英国大量的银行因为和美国经济联系紧密,都持有大量的美元纸币,这让诸多银行损失惨重。
其实早就在之前,英国的金融界就已经多次警告英国政府,英国国内的美元纸币过多,但纺织业带来的巨大收益,让的英国政府不愿意减少和美国人的贸易。
美国经济爆发之后,大量的美元漂洋过海来到英国伦敦,又带来一番挤兑潮,甚至导致不少英国银行歇业甚至破产。
奥托趁机花费了四百万英镑,将希腊王室银行在伦敦的产业扩张了一大圈,甚至还入股了数家英国的老牌银行,当然其中不少都隐藏在各种马甲之下。
为了应对挤兑狂潮,英国不得不继续加大出口,希望换取更多的铸币,但欧洲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经济,纷纷选择提高了对英国的贸易壁垒,防止英国人趁机倾销。
这让英国纺织业的成本增加,使得英国进口的棉花也开始减少,美国的棉花收购相关产业也开始破产。
希腊则趁着这个机会,从美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购入了大量的棉花,让希腊的纺织产业反倒进入了一轮扩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