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峰长老们的目光聚焦在叶凡身上,他们交头接耳,言语间带着期许:
“能与踏破九阶天梯的天骄同行,这少年想必也有几分真才实学。”
然而当叶凡刚踏上第一阶玉梯,便被一道无形的力量狠狠弹飞,狼狈地摔落在碎石堆中。
方才还热烈的议论声戛然而止,长老们面面相觑,脸上的期待瞬间化作失望,纷纷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最终,姬紫月在长老的众星捧月中加入星峰,而叶凡则默默留了下来,选择继续守在这荒芜的拙峰。
待人群散尽,山间重归寂静。
李若愚缓缓到俞珩面前,浑浊的老眼在他身上来回打量:
“小友可愿入我拙峰?”他的声音沙哑,却隐隐带着一丝期待。
俞珩侧头看向一旁的姬碧月,只见她正歪着头,饶有兴致地盯着自己,他唇角微扬,目光含笑:
“再稍一人可否?”
李若愚的目光在姬碧月身上顿了顿,片刻后,他微微颔首:
“可。”
姬碧月紧紧挽住俞珩的手臂,两人并肩朝着拙峰半山腰走去,他们在此寻得一座虽破败却仍保留几分昔日风采的小殿。
俞珩抬手轻挥,掌心腾起金色火焰,如灵蛇般窜向四周。
枯枝杂草在火焰中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化作飞灰,接着,他运转赶山诀,土黄色神力如潮水般涌出,所过之处,破裂的宫墙自动愈合,坍塌的屋檐重新升起,破损的玉窗也恢复如初。
两人步入其中,寻了一处完好的石塌坐下。
姬碧月好奇问:
“小道士你来太玄门做什么?”
俞珩微笑道:
“九秘传承名传千古,恰逢太玄招新,正好来撞个运道。”
“还以为你要寻个大势力作倚靠呢,”她认真道:
“若你真有这个心思,干脆随姐姐回姬家吧,我在族里还是有些势力的。”
俞珩轻轻摇了摇头,婉拒了她的好意。
姬碧月脸色变得不好看,她气鼓鼓地坐到另一边,将头撇向一旁,嘟囔道:
“你自离去,也不留传讯之法,东荒之大,我如何寻得到你?”
俞珩缓缓挨着姬碧月坐下,他身上清冽的气息惊得她睫毛轻颤:
“日近则淡,月远反浓,此天地自然之理”,俞珩翻手,一根五色光华缭绕的玉簪浮现,轻点黑白二色在其中,动作轻柔地拨开她额前碎发,将玉簪轻轻插进她浓密的青丝。
他淡笑道:
“常聚而情驰,偶逢却意笃,男女之间尤其如此,你我云水相望,何不缓渡星河?”
姬碧月猛地转头,眼里莹莹晶花,五色玉簪在她发间流转着柔和的光芒,映得她脸颊绯红如霞,光晕中她愈发娇艳动人。
心里什么闷气、委屈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她按捺不住,扑进俞珩怀里,脸深深埋进他柔软的道袍,声音闷声闷气:
“小道士你说的真好,姐姐要你说一辈子好听的话说给我听。”
两人静静相拥,长久静默,都没开口,姬碧月听着他沉稳的心跳,嗅着他清冽的松香,感受他的温度,沉浸在难得的宁静之中。
俞珩双目轻阖,呼吸绵长若春溪淌过青石,神识如蚕丝般悄无声息地渗入脚下岩层,每一寸土壤的颗粒、每一株草木的脉络,都在他感知中化作鲜活的纹路,与心跳共振,恍若整座山峰都成了他延伸的躯体。
四周一片静谧,唯有山间清风拂过,带来几缕淡淡的草木清香。
渐渐地,他察觉到一丝若有若无的奇异波动,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似是天地间最古老的歌谣,又像是万物生长的节低语。
俞珩投入心神,深入探寻,眼前的景象悄然发生变化。
无数纤细的线条在虚空中浮现,它们或明或暗,或粗或细,相互交织、缠绕,闪烁着日月的光华,暗合着四季更迭的轨迹,每一次明暗交替,都似在诉说着天地至理。
他捕捉到了其中的“道”与“理”。
生机盎然的树木,枝叶舒展,绿意葱茏,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花朵娇艳欲滴,竞相绽放,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芬芳。
然而,旺盛的生机并未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流逝,树叶逐渐失去了光泽,开始泛黄枯萎,花朵也慢慢凋零,花瓣纷纷飘落,草木的生命气息一点点消散,直至最后,化作尘土,回归本源。
万物生长,繁荣、凋零、消亡,周而复始、万物生灭,此即——自然大道。
俞珩睁眼,指尖浮沉的绿叶在呼吸间反复更迭:忽而凝着晨露鲜嫩欲滴,忽而爬满皱纹干枯蜷曲,生与死的界限在这方寸之间模糊成混沌。
山间,破败殿宇中的李若愚心有所感,目露精芒,走出殿宇,向山顶迈去,盘坐在九层天梯之下。
姬碧月蜷在俞珩怀里,指尖无意识地扣着他道袍上的金纹,玉面纠结成一团,她忽然开口:
“我听家里老人说,以云和水喻男女最不吉利。”她仰起脸,满是笃谨的神色:
“云是天上孤蓬,游于三山外;水却困于九曲,只能随波逐流,”她皱着鼻子,晃着脑袋连连摇头,
“不好不好,小道士你快快换一个~”
指尖的绿叶悄然化作齑粉,俞珩忍俊不禁:
“堂堂荒古世家的天之骄女,竟也信这些无稽之谈?”他挑眉轻笑,眼底漾起涟漪,
“若真有谶语,也是你我自定乾坤。”
“你别管!”姬碧月娇嗔着捶他胸口,发梢扫过他下巴,痒得人心尖发麻,
“快想个新的来哄我!”
“哈哈哈”,俞珩开怀大笑。
“那便琴瑟和鸣,共振希生?”屈指弹了弹她发间的玉簪,清越的声响混着笑意。
“这个好!还有吗?“”她顿时眼睛发亮,整个人都贴了上来,温热的呼吸喷在他脖颈。
“星月虚盈,潮汐有信?”
姬碧月歪着头思索片刻,忽然撇嘴:
“太高太远,听着不真切。”
“松萝共倚,同沐烟霞?”
俞珩话音未落,就见她眼睛骤然亮得惊人。
“呀!小道士你太会说了!”姬碧月兴奋地拍手,
“松劲萝柔,缠绵共生,这不正是姐姐想和你一同参透的大道?”
姬碧月突然倾身,一下推倒俞珩,多情的丹凤眼直视俞珩双眼。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姬碧月丹凤眼含情,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润泽的红唇带着暖香缓缓逼近,俞珩手臂顺势揽住她柔软的腰肢,掌心隔着丝绸传来灼人的温度。
终于,云水相触,唇瓣轻抿似云丝拂过水面,水泛微波啮山根。
云水渐融似霰,云化千针试探,云中冰晶坠落,水波纠缠不放。
渐入佳境,气息交炽,如飞瀑冲崖,水浪反扑云层。
云崩雪岭,水跃天门。
“嘤咛~嗯哼~~~”美妙的娇吟从喉间传出。
云水蒸腾,交融成雾,空空荡荡,在天地间飞升又沉沦。
“轰隆隆”
拙锋骤然震颤,小殿的梁柱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经年的玉瓷砖瓦如落叶簌簌坠落,若不是土黄色的光芒一闪而逝,恐怕会当场坍塌。
姬碧月被这突如其来的震动惊得一颤,两人唇分。
水润的红唇还沾着未干的光泽,凌乱的发丝间,五色玉簪歪斜地泛着微光。
她半敞的衣襟下,雪白的肌肤在泛起诱人的红晕,丰腴的肩头随着急促的呼吸轻轻起伏:
“怎么回事!”语气里带着未消的情潮与被打断的恼意。
俞珩将她散落的衣襟妥帖系好,目光投向峰顶,开口道:
“九秘传承要现世了。”
山巅,九阶天梯在轰鸣声中无限延展,原本古朴的玉石台阶褪去岁月痕迹,变得晶莹剔透如琉璃铸就。
琼楼玉宇自虚空浮现,飞檐上悬着的玉铃无风自动,奏出空灵的仙乐,每一片瓦当都镌刻着古老道纹,每一根廊柱都流转着星辰光华,恍若打开了通往仙界的门户。
李若愚枯瘦的身躯缓缓升起,盘坐的姿态宛如亘古长存的雕像,他被一股无形之力牵引着飘向浮空宫阙。
山巅虚空如翻涌的墨砚,寂静中似有混沌初开的嗡鸣,天地大道在此处交鸣。
草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芽、盛放、衰败,化作飞灰后又重新凝聚,生命的轮回在瞬息间不断上演,展露万物兴衰的真谛。
李若愚悬浮于九阶天梯之上,枯槁的面容倒映着虚空万象。
他眼中光芒如星辰明灭,从最初的灼灼生辉到渐渐黯淡,好似经历了一场跨越百年的兴衰更迭。
随着他的呼吸,虚空里浮现出玄奥的轨迹,如同上古神文般交织成规则的轨迹,将天道至理尽数镌刻其中。
整座拙峰褪去尘世铅华,一草一木皆成道书,一石一岩俱藏妙谛,每阵山风掠过,都卷起道道灵光;
每片流云飘过,都勾勒出神秘的图纹,唯有与道共鸣之人心领神会,方能捕捉其中的玄妙。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巧若拙……”苍茫的道音自虚空深处传来,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
李若愚宛如融入天地的石像,静静感悟着这跨越时空的箴言,断绝五百年的拙峰传承在此刻苏醒,没有惊天动地的异象,唯有古朴的道韵如潺潺溪流,浸润着每一寸天地。
小殿,俞珩与姬碧月同时被无形道韵笼罩,心神沉入空灵之境。
俞珩灵台清明,先前感悟的拙峰本源心法如清泉流淌心间,自然大道有其独到之处,但九秘才是他此行的目标。
九秘之“皆”字秘,运转时若触发,能将战力数倍乃至十倍激发。
忽然,一股截然不同的神秘道韵在流转,俞珩屏息凝神,全神贯注参悟。
此时的拙峰褪去岁月铅华,古朴之意扑面而来,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万载之前,整座山峰宛如未经雕琢的荒岭,看似寻常,却弥漫着最纯粹的自然气息。
这般异象很快惊动太玄门上下,远处主峰上,无数修士腾空而起,望着拙峰方向目瞪口呆。
长老们纷纷破关而出,各峰峰主也现身观望,眼中闪烁着惊疑。
不久,太玄门掌教、太上长老,乃至隐居深处的前辈名宿,皆踏云而来。
“李若愚大智若愚,以勤补拙,终悟大道,或许正是我太玄门未来的守护者。”掌教与太上长老们神色凝重,语气中满是赞叹。
随后,太玄掌教下达命令:
“拙峰传承沉寂五百年,如今重现世间,自各峰选拔精英弟子,送往拙峰修习。”
拙峰半山腰的小殿内,俞珩盘膝而坐,周身萦绕的紫华凝成细碎光点。
在他眼里,整座拙峰仿佛化作流动的画卷,天地间的道纹如游龙般穿梭生灭。
先是耀眼的光芒刺破虚空,转瞬又坠入深沉的灰黯;蓬勃的生机如潮水漫过岩缝,却在刹那间归于死寂,这些玄奥的纹路如同呼吸起伏,牵引他在虚实之间穿梭。
他阖目凝神,灵台如渊海,将眼前所有异象尽数纳入。
光与暗的碰撞、生与死的更迭,在他心海中不断翻涌沉淀,俞珩抽丝剥茧,将万千景象中的杂质一一剔除,那些繁复的道纹渐渐褪去表象,最终只剩下一方沃土与一颗沉睡的种子。
“噗!”一声轻响如春雷惊蛰,种子破土而出。
这一刻,俞珩豁然睁开双眼,眸中流转着九秘之“皆”的永恒韵律,深深烙印在他心田,化作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他转头望向身侧的姬碧月,只见她周身萦绕着朦胧的幽光,背后缓缓浮现出一片浩瀚碧海,海浪拍岸的声响若隐若现,每一次潮汐的涌动都与她的呼吸同频,显然正在深度悟道之中。
半日后,李若愚悠悠转醒,这位老人的气质依旧朴实无华,仿佛从未经历过此前种种异象的洗礼,只是个寻常的山野老者。
山脚下早已人潮涌动,各主峰的杰出弟子身着华服,峰主子嗣们簇拥在长老身后,全都在山门前静静的等候,投师而来,往日无人问津的拙峰山门,此刻成了众人心向往之的圣地。
他们仰头望着云雾缭绕的拙峰,再也没有一人敢将这里当做荒山野岭,高声喧哗。
李若愚缓步来到山门前,灰扑扑的道袍与周围光鲜亮丽的修士形成鲜明对比,他随意扫视众人,
“你等若是想入我拙峰,需得在拙峰下体悟,半月内若是有所领悟,即可加入拙峰。”
话音未落,有数十名性急修士齐刷刷跪地,额头贴地:
“谨遵峰主法旨!”
叩首声此起彼伏,李若愚微微颔首,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