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他年青帝,报与君开

“不可能!”

“绝不可能!”

高喝声陡然响起。

骤然听闻曹洪战死,两万大军尽没的消息,曹操本能的不信。

可不等他开口,他却是发现已经有人抢先一步道出了他的心声。

曹操向前望去……

只见他的儿子曹丕起身后,一个箭步来到了跪倒在地的辛毗前,双手抓着辛毗的肩膀晃动道:“佐治,那可是两万大军!”

“若两万大军都败了,你是如何回来的?”

“既然你回来了……”曹丕向着大堂外激动急切的顾盼连连。

“子丹和文烈二人呢?他们二人怎么没有与你一同回来?”

曹洪死了,曹丕虽感可惜,却不会太过心痛。

先不提他曾向曹洪借钱遭拒的矛盾冲突,单是曹洪和其胞弟曹彰关系过于亲近这一因素,就很难让曹丕对曹洪喜欢的起来。

曹休和曹真则不同。

眼下的父亲曹操虽然未行僭越称帝之举,但也早已经对此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之所以未代汉称帝,是因为父亲曹操迈不过心里的那道坎。

而曹休和曹真二人,就是那“准备”之一。

在父子二人达成的某种未曾明说的默契中,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都明白:

父亲曹操如果生前止步,他曹丕将会背负着整个曹魏阵营所有人的期望,在共同的利益驱使下继续前行。

这个过程不能退,也退不得。

退了,支持他们的那些人会将整个曹家撕的粉碎。

退了,便是粉身碎骨,万丈深渊。

而这其中,曹休和曹真两人颇为特殊。

他们是曹丕登临帝位之后,父子两人挑选出的未来坐镇军方的基石重将。

一直以来,曹丕也是这般做的,始终对曹休和曹真两人亲近有加,多以拉拢。

曹操对曹丕的这种行为,亦始终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纵容态度。

然而。

曹操不知道的是……

他的这个儿子曹丕心底里还隐藏着一个野望,由于这个野望的存在,他这个儿子对曹休曹真的看重更甚。

代汉称帝后,曹丕打算等到曹休曹真等年轻一辈拥护自己的宗族将领掌了实权,就开始对跟随父亲曹操打天下的老一辈宗族老臣,旧将,功勋等进行清洗。

无他,那些老一辈人背后的利益牵连太深了。

甚至,其中不乏有些是他的弟弟曹植,曹彰的支持者,他们掌权一日,他曹丕便如芒在背一天。

但现在……

曹丕眼瞅着曹休和曹真这两个事关己身未来布局谋划的关键之人战败后没回来,他如何能保持镇定?

“回殿下。”

“曹休将军伤势过重,为蜀蛮所俘,曹真将军……自刎而死。”

辛毗声泪俱下的回答了曹丕。

听到这句话,曹丕如遭雷击,愣在当场。

这位魏国的王太子没有想到,自己选定的未来军方基石,如今竟会一死一俘。

接着,一股针对曹洪的怒火凭空涌现。

曹子廉,你真该死啊!

你死了,为什么要连累文烈和子丹?

不怪乎曹丕对曹洪有此强烈恨意。

在性格多疑冷酷极似曹操的曹丕看来,曹洪是此次出征的统帅,论战败之责,他这位曹洪叔父首当其冲。

主位上的曹操此刻没有训斥儿子曹丕失态的心思。

压下心里的震惊,曹操双手插入袖袍踱步来到了跪倒在地的辛毗身边,冷肃的俯视着他。

“是谁杀了子廉?导致了我军的大败?”

“马超?张飞?”

“还是那刘备秘密调派了法正或诸葛亮跟随在军中?以至于令子廉不慎之下中了敌人的诡计?”

与曹丕对待曹洪战死的冷漠不同。

曹操对于曹洪这个数次救自己于存亡之际的族弟,感情很深。

曹洪的死,他很悲伤。

但作为主公,他不能把这种情绪表露出来。

辛毗连连摇头。

“都不是。”

“是伯约,不,是那姜维出现在了张飞的军中。”

辛毗刚说完,两道或疑惑,错愕,夹杂以惊讶,不可置信的声音响起。

“姜维?”

“伯约?”

曹操和曹丕面面相觑,父子二人没想到这其中会有姜维的身影。

随即,父子二人就看到了对方脸上的沉重。

他们清楚姜维(伯约)出现在张飞军中,究竟意味着什么。

他们更清楚。

辛毗所言若为真,以姜维(伯约)的本事,曹洪兵败……

“呼!”

曹操制止了想要再开口抢话质问辛毗的曹丕。

他深吸一口气,凝重的问向辛毗道:“辛毗,下辨之战到底发生了什么?你且一字一句的讲来。”

“如果有一点疏忽遗漏……”

“孤。”

“斩了你。”

曹操这话不是威胁辛毗。

身为参军,诸将或死或俘,你辛佐治却活着回来,这令曹操如何能不怒?

也就是此人现在还有用,其接下来的回答如果不能让他曹操满意……

曹操看向辛毗的眼神中,露出一阵寒芒。

辛毗感受到了曹操对自己的不满。

他再度朝着曹操叩首一下后,他立即把战败的经过,姜维放他离开时的情景,以及曹真曹洪棺椁正停放在长安,他先于一步赶回来汇报战败情况的详细,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曹操和曹丕。

“对对……还有这个!”

忙不迭的,辛毗从怀里掏出了一封沾染着血迹,因血迹干涸而呈现暗红色的书信,低头用手举过头顶呈送给了曹操。

“魏王,这是毗离开时,姜维让我转交给您和王太子殿下的信。”

做完这些,辛毗再度伏身在地,不敢发出一丝一毫的动静。

同时。

他也祈祷着那已经从贼的故友姜伯约给魏王的信中内容,莫要激怒魏王。

如果激怒了,辛毗预感今日自己十有八九难以全身而退。

在辛毗伏地暗暗叫苦祈祷期间……

曹操拿起了沾染着血迹的信,在用食指和中指夹住后,他站在原地盯着书信看了半天。

此刻,曹操的心绪很复杂。

姜维从贼,他恨!

姜维杀了他的族弟曹洪,他恨!

折了他的两万大军,他也恨!

可是,当曹操听了辛毗后面的讲述后,知晓姜维有意放曹真一命,曹真却选择自刎当场后……

他固然依旧恨姜维。

但更多的,是恨姜维的不争气,恨姜维的明珠暗投。

恨姜维的……何故负他!

曹操扪心自问,自从在贾诩府上遇见此子以来,他对姜维这个年轻俊杰不曾亏欠半分。

他不理解,刘备有什么魅力,值得姜维如此为之。

放着中原大好的前途不顾,也要南下。

是!他曹孟德是承认刘备不失为乱世英雄。

可,难道他曹操就不是英雄吗?

忆起姜维一直以来表现的种种不凡,曹操清楚自己究竟恨的是姜维什么。

恨,此子不能为他所用。

恨……

自己未能看穿此子的真面目,及早将此子除之!

相比起父亲曹操对姜维的恨,王太子曹丕此刻的精神是恍惚的。

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更无法接受往日与他言谈甚欢的姜伯约,会与他走到对立面。

假如说曹休和曹真,是他曹丕代汉称帝后选定的军方基石重将……

那么,在深谙姜维之能的曹丕眼中,姜维就是他打压过一众曹魏宗族将领后的……未来的大司马,大将军。

伯约!

曹丕的目光唰的一下看向西面。

丕,连妻子暗藏你诗词,夜夜观之垂慕的所为都忍了,缘何你要弃我而去?

想到洛水之畔,自己命人特意建造的菊园中,自己小心珍藏的连父亲都不知晓,由姜维亲笔书写后赠与他的那篇《题菊》……

曹丕就是一阵心痛。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子桓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忆起那年秋日洛水之畔,自己与伯约,还有妻子甄宓游行洛水之畔时,姜维赠予自己的这首诗篇,忆起当时伯约提笔写出这等绝世遗篇时的风华绝代之姿……

曹丕的目光,此刻再难以从父亲曹操拿着的血色书信上离开了。

伯约!

他年,丕若为了青帝,你会在桃花,菊花的盛开中,归来吗?

你若归来。

过往之错……

丕为帝,无不可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