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考研成功,致逝去的本命年

为了备战考研,白磊每个周末都咬牙不睡懒觉,早早步入清华大学的自习室,仿佛又回到了三年前考研的时候。令白磊没有想到的是,清华大学之所以厉害,不只是因为学校厉害,也不只是因为老师厉害,而且是因为有一群既厉害还拼命的学生。白磊十一假期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学习,竟然还需要每天早起排队抢座。白磊由衷地感叹:这些不要命的学霸啊,真是一个比一个起得早。

这次考研复习,白磊感觉没有以前在大学时候那么浮躁了,也可能是因为自己夏天的时候在凤凰古城痛痛快快地玩了一圈,圆了自己的一个古镇梦,所以这次复习心里特别踏实,少了贪玩的心思。白磊回想自己以前的学校生活,感觉自己其实是那种适合一边玩一边学的人,不太适合一直学习,长期压抑自己。直到现在,白磊还感觉当初高中如果不选择进尖子班,留在大班,没准能考上一个更好的大学。白磊现在复习考研,慢慢总结出了自己之前失败的原因,有了几年工作的历练,也确实比以前沉稳了一些,性格柔和了一些。白磊分析,自己以前考试总是过于追求完满,总想拿满分,总想把所有的题尤其是最难的题都做完,都做对,实际上却总是粗心马虎,或者因为其他原因把会做的题做错,不会做的题还是做不出来,在难题上浪费了大部分时间,结果还拿不到分。如果换种思路,只做自己会做的题,并保证全部做对,就会得到一个很高的分数,这样时间也没有那么紧张了。例如,一张100分的卷子,只做价值80分或者90分的题,并保障全部做对,也能拿高分。想明白了这些道理后,白磊开始调整自己的考研攻关顺序。因为自己语文从小就不好,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阅读理解,至少都得错一半,无论花费多少时间,分数还是那个水平,所以,考研攻关的时候白磊将顺序改为先答逻辑、数学和英语,最后是语文。考研满分400分,而白磊想报考的学校去年分数线是170分,清华大学也就200分,只要保证前面三科能在50分以上,语文随便答点应该也能够分数线。最初白磊想报清华大学,但一方面是担心自己考不上,另一方面是听说清华大学的复试比较严,要砍掉一半,所以就简单报了一个跟工作对口的大学。初试成绩下来时,白磊竟然考了244分,一不小心超了清华大学的录取分数线40多分,他特别后悔没有报清华。这让白磊有了继续学习深造的自信,他想: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考个清华的博士,至少也得读一个清华的工商管理硕士(MBA),争取能跟表弟成为校友。

命运总是坎坷的,复试的前一天,白磊意外地发烧39度多,这种情况几乎跟几年前在大学考研复习时一样,又是特别严重的感冒,这次时间更是赶在了复试前一天,差点都不能参加第二天的复试。白磊当时感觉无比的伤心,不明白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几年前的那一次,自己没有咬牙挺住,因为重感冒,在考试前就已经放弃了,也可以说是绝望了。这一次白磊差一点又被击退,可白磊不服气,挺着发烧参加完了复试的笔试,在面试的时候,白磊的嗓子都快要说不出话了。也算是“我命由我不由天”,靠自己坚强的毅力,白磊终于考上了理想大学的研究生。

考研成功后的白磊,就像是“开挂”一样,不论参加什么考试,都能顺利通过。白磊的老舅曾建议白磊争取在30岁之前考完所有需要的证书。白磊借着表弟在清华读书的几年时间,一有时间就到清华自习室和图书馆看书学习,几年下来差不多考了十多项有用的证书,其中含金量最高、最难考的要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软考高级)了。白磊甚至曾想过放弃第一次考试,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准备考试,只因无意间看了《第一次把事情做对》这本书,才彻底改变了想法,觉得要准备就全力以赴,一口气完成,一次性拼命。这次考试也是白磊参加的所有考试中耗时最长的考试,三科内容从早上一直考到晚上,最后没几个考生还能坐住。因为这三科只要有一科没过,就不能取得证书,还不保留成绩。所以考完第一科后,人就少了三分之一,等到最后一科时几乎没什么人了。最后那一科要写几千字的论文,白磊竟幸运地提前押到了考试题目。就这样,凭借自己的努力坚持和幸运女神的帮助,白磊顺利地通过了最难的软考高级考试。很多人考了好多次都没有考下来这个证书。有了这个证书,白磊享受了高级职称的待遇,可以每年多报销600元的取暖费补助。

说起这些年考试的艰辛,白磊在住宿方面没少花销。为了能在考试前一天有个很好的休息环境,避免北京交通的拥堵,白磊几乎在所有考试前一天都是花钱在考场附近的宾馆住的。当时的白磊还是跟同事一起合租,自从秦亮搬走跟对象一起住后,白磊陆续换了两个室友,都是晚上睡觉打呼噜的,有一个不光打呼噜还有鼻炎。当初两个人约着一起合租房子时,白磊特意问对方睡觉打不打呼噜,对方还很自信地说不打呼噜,结果搬过去的第一晚,就听到了呼噜声。白磊睡觉比较浅,晚上有一点动静就会醒,为了节约租房子的成本,只能忍受着呼噜声跟同事合租,还好室友也经常出差,大部分时间都是白磊自己一个人住。

为了考培训师的证书,白磊还曾跑到山东的考场考试。为了备战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PMP)考试,每次上课单程都要坐将近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考试那一年的正月初三,白磊还到家乡的图书馆看书备考。刚刚参加工作的这几年,一方面个人精力相对来说比较充足,另一方面还没有太多家庭的事情,是一个人考证的最佳时期。等到工作很多年之后再想参加各种考试,只能是一年比一年难。白磊也曾看到很多人后期考研时,由于时间和精力投入都不够,一直考不上。白磊的驾照考试,通过得也是格外的艰难。寒冷的冬天,他6点多就得赶校车,每次上路考试前也都需要集训一天,在外面一冻就是一天,冬天学车确实是遭罪。再加上会遇到各种素质低下的教练,不好好教,有的教练直接张嘴要礼物,否则约不上练车,直至年前回家前最后一天,白磊才顺利拿到驾照。这一路太艰辛了。当白磊从发证大厅走出来时,操场上正好响起了汪峰的《飞得更高》这首歌,那嘹亮豪迈的歌声就好像在唱给白磊听一样,那鼓舞人心的歌词就好像是在写白磊这一年的经历。终于完胜了!

研究生考试,让白磊突然间懂得了取舍。白磊开始总结当年自己高考失利的原因:自己总想追求完美,总想把每一科都考得很高,而对自己最喜爱的理科更是想追求高分、追求完美,总想把最后的那道最难的题做出来,总想证明自己特别强。现在想想确实有些可笑,白磊感觉当初自己是那么的无知,真的很希望当时自己能意识到得失的道理,更希望当时能有父母、老师和兄长来指点自己,如果能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可能很多事情会有所改变。改变不了自己的出身和环境,就只能靠自己来总结经验,自己来悟,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突然间,白磊想要自己写一本书,留给后代一本致富和成功的宝典,把自己总结的人生经验和道理都传给自己家的后人,这样可以使家族越来越繁荣。有了这本书,可以让自己的后代早一点知道一些重要的人生哲理,早一点懂得理财秘籍,早一点拥有健身运动的习惯,早一点懂得如何学习,学会如何找工作、如何面试、如何在职场中打拼等。多年以后,看了《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这本书后,白磊确信这件事真的可以做。

这一年,白磊更加了解自己了,他发现,凡事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不能盲目追随效仿别人,因为自己就是那种喜欢玩够了再静心学习的人,而不是一直长期苦学的人。只有在凤凰古城玩嗨了,圆梦了,十一假期整整七天才能静心学习,复习考研才能更有效率。凡事都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才能功德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