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统治级别的实力

拉孔卡这条赛道看起来方方正正,同时有着几个假弯,赛道特性还是十分鲜明,普通KF3级别的卡丁车在这儿的稳定圈速大概要49、50秒的样子。

如果是练习赛时为了抢得资格赛的杆位发车倒是可以跑得更快,能够进入48,甚至47的样子。

吴轼的赛车依然是398号,幸好之前的老选手没有采用这个车号的,不然他这个KF3新秀还需要另找其余号码了。

潘子这家伙的号牌倒是相当嚣张,直接就是301。

本次比赛还有着几个厉害的车队,比如I.D.P、MORSICANI TACING S.A.S、SODI RACING TEAM等等。

在看名单的时候,吴轼还看到了些熟人,比如说MARANELLO KART SRL车队的乐扣、SODI RACING TEAM的选手加斯利、OCON LAURENT的奥康等等。

不过这些都跟他没什么关系,几百号人参加的比赛,最终这里面大部分车手都会停留在卡丁车,小部分升到低级别方程式,仅有那么几个升入F1。

所以大部分人与他都是萍水相逢,也许今年的比赛结束后,将再也没有交集。

维修区里嘈杂的背景音中响起赛会的广播,车手们登上卡丁车,准备发车开始有效练习。

吴轼对这条赛道也算熟悉,在08年时赛斯带着来跑过,所以基本上试了会后,就找到了感觉,很快直接做出了第一个有效成绩。

49.416。

他不知道自己的成绩是多少,但肯定是不满意的,于是他没有回维修区,继续飞驰。

簌簌!

在他之前,维斯塔潘跑出有效圈。

48.326。

“yeah!我就知道,max绝对可以跑赢那个家伙!”乔斯握拳狠狠一挥手。

他话音刚刚落下,吴轼的卡丁车再度冲过终点线。

46.122。

“???”乔斯僵住了。

“乔斯,max跑赢吴轼保持了两秒钟,很不错了。”罗莎在一旁笑道,她天天跟着吴轼,吴轼又经常和潘子交流,连带着她和乔斯也“熟络”了。

“该死,这家伙绝对在用障眼法!他知道我会看max如何跑的,然后就在后面偷偷跑!”乔斯懊恼。

在以往练习的时候,他一般都会让max和吴轼分开跑,这样他既可以看max跑得如何,又可以看吴轼是怎么跑的,结果没想到第一场正式比赛就遇到了这个情况。

要知道去年的时候,吴轼可从来不做第二个有效飞驰圈,这话的意思是说,吴轼这个变态的家伙基本只做一次圈速,然后这个圈速就能够稳定拿到杆位。

乔斯记得有次比赛后,他问过吴轼,为什么只做一个飞驰圈,他能够保证那就是他跑得最快圈吗?

吴轼当时的回答是:“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最快圈,但我知道这个圈速肯定破了同级别在这个赛道上的历史记录,如果有人能够超越我,那么杆位就让给他,然后我在正赛里追回来就好。”

他至今记得那个家伙如何平淡的说出这句话的。

然而今天,这家伙为什么要做两圈?!

吴轼将卡丁车稳稳停入维修区,刚刚一圈他相当满意,认为留下了足够后世铭记的速度,谁要想破这个记录,得抓紧时间了,因为过不了几年,KF3就要取消咯!

“嘿!吴轼!”体媒记者已经采访过吴轼多次,他兴奋挥挥手,问道:“你知道你刚刚作出了怎样的圈速吗?”

“应该相当不错吧?”吴轼问道。

“何止是相当不错,要知道WSK大师系列赛的KF3组别,也没能达到你这个圈速!”记者上下打量这个小家伙,满眼求知欲:

“你的速度太快,以至于让我觉得你去跑任何一个赛道,都会让你破掉记录。”

“这应该不至于。”吴轼摇摇头。

“为什么?你没有这个自信吗?”记者立即追问。

“不是,因为F1的规则每年都在变,等我能够开上F1时,哪怕破了记录,也没有任何意义,用华国的古话就是‘关公战秦琼’这样的比试并不能决出胜负。”吴轼说完转身离开。

“嘿!”记者想要叫住他。

吴轼没有理会,想问我典故的意思?自己去查吧!

其实记者只是想问他,就这么肯定能够进入F1吗?许多卡丁车跑得相当厉害的车手,在高组别的赛事中,并没有能延续天赋,毕竟卡丁车说什么都是小车,开小车和大车的难度差异摆在那里。

潘子此时已经在维修区里等候,他在跟乔斯说些什么,似乎不理解为什么圈速会差了两秒。

“一号弯、二号弯以及后续所有直角弯,这家伙的入弯、出弯速度都非常可怕!不是路线的问题,是他为什么能够在那么极端的稳定区间里控制住车辆的问题!”乔斯看了罗莎那儿的数据,只感觉到绝望,这太离谱了!

他相信,这是人能够跑出来的一圈,因为WSK大师系列赛里,就有不少能够跑进46秒中的人,也有人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能够跑到46秒头的人,但别人那是跑了多少年?

大师系列赛里的人很多都是专门跑某个级别,直到年龄上限为止的!他们跑出来的圈速,往往就是这个赛道的最终记录。

“嘿,吴轼,你来了。”潘子打招呼,他的眼中充满了求知和战斗的欲望,估计赛后他会在这个赛道对着他的记录疯狂进行训练了。

两人同属于CRG车队,部分数据是可以共享的,再者,以乔斯在赛车圈里的人脉,找来几个大师赛的人跑个数据,他进行分析后也能够指导潘子,至少提升到47内不是问题。

当吴轼将最快圈做出来后,本场比赛几乎是立刻失去了趣味。

所有人都知道,华国人肯定会统治这个赛道的。

结果也并不出乎大家的预料,循环赛中,吴轼没有输过,拿到了预决赛的杆位发车。

而预决赛的结果也没有出乎人的预料,总计十六圈,当比赛结束的时候,他领先第二名的维斯塔潘足足16秒,其中最快单圈48.333。

第二名的维斯塔潘最快单圈49.416,总耗时领先第三名的SPINELLI LORIS零点三秒,再往后,相邻两名选手的总耗时差距基本就变成了两秒、四秒。

加斯利排在第五,奥康排在了第十四。

二十个积分到手后,决赛也很快开始。

决赛相较于预决赛,赋予的分值更高,所以每个名次都至关重要,不过排在第一位的吴轼并不关心这些,他只要将胜利者的45分收入囊中即可。

有了预决赛的经验,他稍微控制了些速度,免得过于消耗车辆,最终轻松收下45分。

其亮眼的表现又让许多原本不关注他的人开始关注他。

当吴轼登上领奖台的时候,看到了下方人群里竟然有举着他大头照呐喊的车迷,他没忍住,笑了出来,切实感受到了记者所说的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