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赛道路面更为滚烫,风也大了许多。
“这是正赛时候的数据。”
比赛开始前,吴轼和车组人员在会议室里探讨比赛策略,工程师将笔记本推到他的面前,上面是下午比赛时的空气、地面温度曲线,风速、风向变化图,以及不同载油情况下车辆的各种参数。
如此磅礴复杂的数据,并不是要让车手记住,而是让车手对于比赛的整体情况有个基本了解。
等到比赛正式开始时,工程师会实时在TR中提醒车手情况。
“了解。”吴轼主要看了发车节点的大致情况,后续的数据他不可能记住太多细节。
“虽然之前在排位赛中我们发生了些不愉快,但吴轼,我还是需要告诉你,在比赛中,车组给你的反馈,是需要你去遵守的。”工程师说道。
希德看向吴轼,不知道这家伙会怎么回答。
“嗯,排位赛的时候也确实是太激动了,我们现在商讨几套方案,以此来作为下午比赛的策略基础吧。”
目前吴轼有三套轮胎,一套跑了三圈排位,一套跑了一圈排位,一套周五练习赛时的旧胎,仅仅跑了五圈。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如果按照你排位的跑法,轮胎无法支撑三场比赛。”工程师强调。
吴轼点头,这就是这个比赛考验策略的地方。
总共三场正赛,每场都是三十分钟加一圈,三套轮胎要怎么分配?
面对后方车手的进攻是赌轮胎可以支撑跑完比赛而费力保证位置,还是说保胎完成比赛?
“你有三个杆位,这是你的优势,也是你的劣势。”工程师继续说道。
作为头排车手,吴轼的策略选择非常被动,不管他选什么胎跑第一场比赛,后方的车手都会针对性的采用“田忌赛马”方式来用烂胎冲掉他的好胎——这个前提是建立在三场比赛的第二名都是不同的人。
而根据排位赛的成绩来看,在赛百灵的三场比赛的第二名恰恰是三个不同的的人。
第一场比赛的二位发车车手是安东尼奥·福科。
第二场比赛的二位发车车手是尼古拉斯·拉蒂菲。
第三场比赛的二位发车车手是马克斯·维斯塔潘。
“我认为第一场比赛就用最烂的胎。”吴轼开口。
“为什么?”工程师需要知道理由,以便理解车手的意图。
“首先,这三人里面,max是攻击性最强的,他必然会进攻我,所以他大概率会留着新胎跑第三场比赛,他为了争夺胜利,会拼尽一切,我们俩互相搏斗,很可能导致轮胎的磨损变得不可控,新胎放在这里,我更放心。”
随着比赛级别的提高,吴轼是能够清楚感受到,对手的水平都是在逐渐增加的。
就从这场比赛的人员来说,都是拿过不少冠军,都是从小跑赛车的,他们的经验已经相当丰富,技术也不再青涩,每个人都有自己跑车的心得。
但又因为比赛级别没有提到最高,所以赛车的上限还不算高,这就导致大伙们比赛时,技术带来的修正会受限于赛车的极限。
正如简单的数学题大家都是满分,只有难度层级梯次分明的,才能看出学霸和普通学生的水平。
不管多神,在无法打破物理极限的情况下,用归于烂的旧胎去赢下另一个世界级的车手的新胎都是痴人说梦。
工程师听了却摇摇头,说道:“如果是这样,为了夺得更多的胜利,你应该将更好的轮胎放在前两场,保证拿到胜利,而不是在最后一场拼个你死我活。”
“我有自信。”吴轼开口,并肯定说道:“我用新胎,有绝对的把握赢得max,但如果用旧胎,为了保证完赛,我很可能挡不住他。”
这次比赛使用的轮胎吴轼在测试时已经跑废了三胎,车队都有轮胎性能曲线图,一旦磨损到达极限,这套胎的性能会断崖式下跌。
到时候别说防守潘子了,防守其余几名选手都会变得吃力。
“自信,唉。”工程师摇摇头,没有说年轻人就是气盛,何以在比赛中用绝对的把握来描述呢?
“你看看我的测试圈速,和他对比下。”吴轼说道。
工程师倒没有发脾气和他犟,再低情商的人见到拉法主席都对少年有所青睐时,都不会再去无缘无故爆发冲突了。
众人将圈速对比后,可以看到,在同等轮胎情况状态下,吴轼确实可以稳胜维斯塔潘。
“那安东尼奥·福科呢?他就能够坐视不管?”工程师又提了个问题。
“他的话,用周五的旧胎。”这套轮胎虽然跑了五圈,但是是巡航的五圈,磨损远不如排位赛跑了三圈的那套胎。
“安东尼奥的圈速可不慢,你能挡住他吗?”工程师不解,其实在场众人也不解,毕竟纯粹看数据,安东尼奥才是这群人里面除了吴轼外最强的。
吴轼怎么好说呢,安东尼奥的驾驶可比潘子规矩多了,他防安东尼奥,那是君子对君子,防潘子,那是小人对小人。
君子之争,斗而不破,所以用差一点的胎足够了;而对付小人,却容不得半点马虎,如果被潘子一个鱼类超车,那就难受了,要么退赛,要么让位置。
潘子这种说法,用有的解说话来表述,就是能够敏锐抓到机会并果断决绝的超车,而用另外一批解说的话来表述,就是他怎么能这么超车呢?这就纯鱼雷!塔炮!
“他开车更加温和,我认为和他的斗争并不会太激烈。”吴轼解释道。
众人对着数据思考了会,会商了下后,由工程师开口:“我明白了,我尊重你的看法,毕竟你在排位赛已经捍卫了你的决断。”
最后轮胎按照周五旧胎、排位赛三圈旧胎、排位赛一圈旧胎的方式定下。
“要是能下雨就好了,使用雨胎就不用这么麻烦了。”吴轼突然说道。
轮胎的策略商谈好后,是对于赛车模式的调整,前后刹车比、左右刹车比、油量多少等等,这些其实是需要复杂的策略组来完成的。
可现在是官方临时提供的一个团队,更加复杂的计划只能搁浅。
好在,对于车辆奔跑中需要进行的设置,他能够自己掌握,哪怕赛车出了问题,他也会比车组更快搞清楚发生了什么,然后进行决策。
所以,要不要听车组的,恐怕还得看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