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买庄子的好时机
- 寒门福妻:我靠空间养权臣
- 青团子
- 2220字
- 2025-03-21 20:17:29
沈昀如电的锐眸盯着自家娘子,她这脑袋瓜里面都在想什么呢?
苏小七被她盯得有些不自在,软下身形攀上他的胳膊,凑上去讨好地问道:“哪儿来的?”
不会是这位爷提前黑化,一心搞钱去了吧。
“黄元翔那儿来的。哈哈哈,小七姐姐,太可惜了,咱们俩都没在现场看着。”
杜依依腰间挂着鞭子走进来,看到苏小七,就一脸可惜地摇头。
苏小七更不解了。
这可是一万两银票。
黄元翔跟他们算是结了仇了,他怎么可能舍得拿出这么多银钱来给他。
面对苏小七犹如实质的眸光,沈昀倒也爽快:
“他认识到了自己身上的错误,给你我赔礼道歉用的。”
苏小七白了他一眼:“这话你自己都不信,我会信?”
我信了你的邪哦。
她信誓旦旦地表态:“你们知道吗?坏人之所以是坏人。
是因为他自己觉得自己做的事情不是坏事。
或者在他心目中根本就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利己和利他的想法。
凡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那就是值得去干的。”
没有好处的自然就是不值得干的。
平白给出一万两银子,这事儿就算黄元翔脑子里进屎了,都不一定会干。
苏小七不信,只好看向杜依依,用眼神示意她不要卖关子。
她现在就想知道。
“小七姐姐,这银票还真是那姓黄的主动,并且亲自交给沈大哥的。”
“可是为什么呀?”
这话苏小七相信,因为沈昀不可能会为了银钱而做自毁前程的事。
“我听我爹的手下说,沈大哥去了姓黄的住的那个胡同,跟他闲聊了几句。
姓黄的就痛哭流涕地跪下说他错了,然后从怀里掏出银票说认错。”
苏小七一窒,得,这话听着像是说了,但说了好像又跟没说一样。
她只好看向沈昀,径直开问:“你拿捏到他什么把柄了?”
苏小七不相信还是先前他跟赵海花的事。
相同的把柄拿来用两次,这可不是沈昀的行事风格。
沈昀简短地道:“潼川县的事他也有份。”
苏小七一下子激动起来:“什么,那这银票咱们不能要。”
这可是民脂民膏,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在他手里自然是民脂民膏,但我相信到了娘子手里,一定能妥善处理。”沈昀这话意有所指,却很强硬地说服了苏小七。
她收下了。
并且规划了怎么使用。
拿出五千两以沈昀的名义捐给益州府衙,再拿出数十万石粮食运到潼川县,送给受灾百姓。
余下的五千两拿来买庄子。
“小七姐姐,你真好,这两天我爹正在为银钱和粮食的事情闹心了。
我娘也急了,都想着动用嫁妆铺子里的粮食支援我爹了。”杜依依嘟囔着。
因为去年收成不好,今年的粮食产量也不太高。
故而很多人都不敢像以前一样大肆出售粮食,导致他们现在拿着银钱都买不着大批量的粮食。
这个时候苏小七拿出数十万石粮食,这个数目太庞大了,实在是厉害。
苏小七低下头,心道,其实她还是占了便宜的。
毕竟她的空间里种植粮食作物很快,相当是无本买卖。
不过,要是她能够再升一级就更好了。
但这几次,她跟沈昀都有过亲密接触,但都没有再升级。
想来是她的福报还积累得不够。
希望这次拿出这么多粮食和银钱出来,能够多积累一些,从而再升一级。
八月十八,陈锦娘来了,是她的儿子陈家安去接的人。
这次陈家安也来赶考了。
但因为他是与他的同窗好友一起来的,故而没与沈昀一处。
苏小七早就计划好了。
请李叔赶了庄子里的骡车出来接了陈锦娘,大家一起聚在酒楼里吃了一顿饭,算是给她接风洗尘。
吃完饭,沈昀和陈家安各自去忙活自己的事。
苏小七便带着陈锦娘回到她买下的庄子里。
将自己要开的糕点铺的计划与陈锦娘详细地说了一遍。
“加盟连锁?我有些没听懂。啥子叫加盟连锁?”陈锦娘觉得苏小七说得很厉害的样子,但是她却有些理解不了。
苏小七只好又重新解释一遍。
还拿她们两个人的合作方式打比方。
陈锦娘这才听懂了。
不过她又还是担心他们在学会了铺子里的糕点方子以后,会一脚踹开他们单干。
“这样也无所谓,反正咱们在接受他们的加盟时,会收一笔加盟费。
如果他们愿意跟着我们一起干的话,那这笔加盟费在做满十年以后会计利息返还他们。
可如果他们觉得自己学了一个皮毛,就不愿再合作的话,那敢情好,糕点他们依然可以卖。
只是不能再打‘陈锦记’的招牌,也不能享受我们新推出来的各种新糕点方子。”
陈锦娘与苏小七相识这么久,对她的为人也算有所了解,听她这么说,她自然知道,这事亏不了。
她放心了。
然后才想起问她这庄子也是她买的?
苏小七点头,告诉她这个时间节点是买庄子的最好机会。
她手头若有银钱,赶快入手才是。
陈锦娘最信她的话,听了后,连忙回去清点自家的银钱。
一盘算,居然有五千两之多。
她顿觉信心百倍,兴致勃勃地告诉苏小七。
“那成,我先让牙人打听着,到时候咱们买一处。”
陈锦娘表示自己不懂庄子上这些事,一切就托付给她了。
两人说着,便一道坐骡车去了城北的糕点铺。
陈锦娘主要是来给她们做培训的。
她在这里看到了前两天被送到绵州城里的两个小丫头。
她们十四五岁,手脚勤快,脑子聪明,十分伶俐。
跟着她学了两天,基本上就把做月饼的学会了。
赶在中秋节之前被送了回来。
府城的糕点铺这才有了源源不断的月饼卖。
也正是这波生意,在短短两天之内给新开的糕点铺创造了日销一千两的火爆生意。
除掉人工和材料,净营利一千六百两。
因为是四个人合伙的,所以这两天之内,四个人各自分了四百两。
杜依依也是爽快,看一她们来了,把账一盘,就直接把该她们的银钱给递过来了。
“这一千六百两是中秋前的盈利。
喏,这六百两是中秋节过后两天的,不过现在的生意有些回落,你们可要做好心理准备。”杜依依道。
“已经很不错了。”苏小七是真心夸赞。
别的不说,府城的钱确实比绵州城好赚。
这才四天就净盈利两千多两。
虽说有中秋节的节日加成,但这盈利的程度也足以让人乍舌了。
她相信这样下去,也就一两个月,她那庄子的本钱都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