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调兵遣将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道君皇帝自登基以来,自以为四海升平,官民乐业,古来帝皇不过如此。

便将朝政尽付蔡京、杨戬、童贯、高俅等内外诸相公,自己日日饮酒高歌,吟诗作画,端的富贵逍遥。

这一日道君皇帝游览一番艮岳回来,突然意兴大发,就想将眼中所见美景,付诸笔端。兴冲冲往睿思殿而来。身前十数个内侍开路,身后两队殿卫班直相随。

两个内侍打开殿门,躬身立于门旁。道君皇帝一步跨入,扫了一眼,整个儿笑脸僵住,身后内侍准备进来伺候。

“滚出去!”道君一声怒吼,吓得众人慌忙后退,掩上了门。内侍们在门外竖着耳朵听里面动静,只听得“乒乒乓乓”一阵乱响,似乎是官家将什么东西砸了。

内侍们想进又不敢进,只在殿外面跪了一地,低声呼唤“官家保重龙体”。

“宣杨戬、蔡京、童贯、高俅,睿思殿见驾。”良久殿内传来冷冰冰的一道旨令。

为首的内侍供奉官轻轻舒了口气,应了声“遵旨”,朝身后一努嘴,四个小黄门飞也似的去请四位相公。

等蔡京到睿思殿时,只听得里面天子雷霆大怒,训斥之声,不绝于耳。

内侍为他打开殿门,他不紧不慢跨入室内。只见杨戬、童贯、高俅三人匍匐于地,大气都不敢出。

他一抬头就看到墙壁和屏风上的文字,心里一咯噔,立刻寻思起对策来。

“臣参见官家。”

蔡京行了一礼,眼观鼻鼻关心,对其他的都仿若未见。

“朕是什么官家?朕是昏君!你们都是佞臣!朕昏庸无道!朕是亡国之君!”

道君皇帝自认为德配尧舜,被人闯入禁中留字羞辱,被他视为奇耻大辱。一腔怒火,不知如何发泄。

“官家息怒!”

蔡京不慌不忙说道:“无知刁民反贼之语何足道哉?官家是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岂能为刁民之故,辱及国家宰辅重臣?”

道君皇帝愣了一下,沉声道:“依爱卿之见,此事该当如何?”

“反贼冒犯君颜,辱及君父,罪在不赦,当夷其三族。禁卫不查,至贼人直驱禁中,斩首示众。”

道君皇帝,沉吟良久,冷声道:“便依爱卿所奏,将今日值守禁卫全部枭首示众,武松、阮小七、花荣、石秀,发下海捕文书,责令限期缉拿归案,夷三族,遇赦不赦。”

说罢冷眼瞧了地上跪着的三位宠臣,道:“都起来罢,谁能为朕缉拿这四个贼子归案?”

高俅先谢了皇恩,奏道:“臣已命禁军八十万都教头丘岳,副都教头周昂领马步军一千五百人,会同东平府兵马都监东平前往阳谷县讨贼。不日将有捷报传来。”

道君皇帝颜色稍霁,点了点头,“你们说如今四海升平,这伙子反贼为何好生生的日子不过,定要造反呢?”

杨戬出班奏道:“官家,人心哪有知足的时候呢?不过是些无君无父的妄人罢了,不值得官家为此伤怀。”

高俅也忙着附和,“是了,那武松原本是个泼皮,蒙朝廷隆恩,先任都头,后升县尉,不思报效,反而造反。此等悖逆人伦之人,当真禽兽不如。”

童贯亦不落人后,“此等草寇,藓芥之疾,天兵到处,便入积雪消融,不足为虑。官家且放宽心。”

四个奸臣你一言我一语,直把那赵官家哄得转怒为喜。与四人一起写了几副字,又做了一回画,四人看了一时又是谀词如潮。

不过一抬眼望见武松等四人留字,道君皇帝笑容顿时凝固,心情转瞬又跌至谷底,遂将笔墨投掷于地,起驾往内苑而去。

杨戬见了,忙吩咐内侍道:“来人将屏风拉出去烧了,再来几个人将墙壁铲了。”

直到宫门落钥,杨戬、童贯两个内臣留宿于禁苑,自不必提,蔡京与高俅一道出宫去了。

“多谢太师回护。此番讨贼成功定然有厚礼奉谢。”高俅拱手。

蔡京住了脚,眯着老迈混浊的细眼,看着高俅,“高太尉以为此番必胜么?”

高俅愕然,“丘岳枪棒无双,周昂亦是一时猛将,所领一千五百兵马皆是禁军精锐,有何不胜之理?”

蔡京哂笑道:“老夫不知兵,但知未虑胜先虑败的道理。万一事有不谐,高太尉要如何向官家交待?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啊。”

说罢蔡京慢悠悠继续往前走,高俅立在原地,面露思索之色。

高俅满腹心事的回了府,独坐与厅中默默思索,不觉夜色已深。老都管进来将灯点上,轻声说道:“太尉该歇息了。”

“唔。去将党世英兄弟叫来。”

“是。”老都管出了门,吩咐仆役去请党世英兄弟,又进来服侍高俅吃茶。

约莫半个时辰,党世英兄弟闻太尉深夜见召,本自忐忑,进来先告罪道:“我们兄弟于城外埋伏,并不见武松人影,有负太尉所托,望乞恕罪。”

“罢了,怪不得你二人,武松那厮自去了。你们明日再选五千精兵,也往阳谷去吧。记得除恶务尽,必不能让武松一家老小走脱一个。”

二人心头一喜,齐齐抱拳,“得令。”

二人去后,高俅心内稍安,他已经尽可能高看武松一眼了,一个县尉若是七千精兵还不能胜,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阳谷县中,自武松去后,李助便一直整军备战。

他先将武大夫妻、芸娘、景娘二人送到祝家庄居住,以免为人所趁。

一方面加紧练兵,准备物资粮秣,一方面召回探马营人马,派出探马日夜不停打探东京方向消息。

接到探马营回报,丘岳、周昂领一千五百兵马已到东平府后,便在在祝家庄召集所有统领商议御敌事宜。

李助高居首座,手持武松兵符印信,发号施令:

“白虎营统领栾廷玉,副统领马麟领一千弓箭手于庄外设伏,一待敌人进入埋伏,万箭齐发,不许追击。”

二人拱手接令。

“朱雀营统领扈三娘,副统领扈成,领一千人马,出庄十里迎敌,如遇敌军,许败不许胜,将敌人引入埋伏,算你二人大功一件。”

扈三娘拱手接令,扈成稍显踌躇,接令慢了片刻。

李助大喝一声,道:“大战在即,竟敢怠慢吾之军令,执法军曹何在?”

“在!”两名亲兵出席拱手。

“解了这厮的武器,押入大牢,等主公回来之后议处。”

扈成被反押了双手,大喊,“我无罪!我等世代良民,岂可从贼造反?妹子,李世叔,你们不怕祸连九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