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离乡

“今天!我们汇聚于此!共同庆祝,元星纪4533年的毕业生们,完成了长达十年的基础教育,正式踏上社会道路!”

校长转过身,从衣服兜里掏出一瓶小药剂,往眼睛里滴了几滴。

“让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恭喜4533级毕业生们!你们,毕业啦!”

“芜湖!”

一大片的校服腾空飞起,欢呼声不绝于耳。

“这里还有二十八位毕业生,他们以优异的成绩,成功的得到了大学的请帖,是学校近三年以来,考入大学人数最多的一批!所以,经学校领导们研究决定,将以每年一千元的激励金,资助他们直到大学毕业!”

“恭喜你们!”

星游晓接过校长亲自递过来的银行卡,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恨不得现在仰天长啸一声,把脑子里那些激情澎湃的诗词大念一场!

好在星游晓现在年纪大了,也懂了很多事情,知道什么时候该怎样才是正确的。

“mua!”

邹尔文狠狠亲了一口银行卡,在里面可是整整一千块钱,自己家逢年过节买肉买菜做大餐也不过花个几十块钱,一千块钱的大餐,邹尔文根本都没法想象出来!

“这玩意这么小一张,居然这么值钱!”

回到家,邹尔文立马就迫不及待的和自己的母亲分享起来。

“妈,你这就有所不知了!这叫银行卡,里面有一个电子芯片,只要到专门的银行里去,就可以找工作人员把里面的数据兑换成现金!”

“而且!校长还说我们是近三年来最厉害数量最多的一代!很多同学脸都被夸红了!”

“真的吗?哎呦,我儿真是出息了!今天晚上我把排骨拿出来,好好犒劳一下你们俩!”

“谢谢妈!爱你!”

与喋喋不休的邹尔文不同,星游晓则是默默回到房间里,将银行卡递给母亲道:“妈,这是学校发的奖励金,可以买好多好多药呢。校长还偷偷的每年多给我五百,这些钱可以找个好大夫,认认真真的给你看一看病情。”。

星妈摇了摇头,将银行卡推回道:“还有几天,你们就要去大学报道了。学校离得那么远,到那边人生地不熟的,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你自己留着,省着点花。”。

“更何况,这是人家校长资助你们上学的钱,我怎么好意思用呢。”

“我没事妈,到那边我可以找活干,我这个年纪已经是成年人了,很多事情我都可以做,可以一边上学一边打工。”

“上学那么费脑子,你自己留着平日里也可以轻松些,妈这病一时半会好不了,这点钱也起不到作用,还不如留给你好好读书。”

星游晓沉默片刻,小声道:“妈……我以后一定会赚大钱,带你去城市里的大医院,把你的病治好!”。

“好,妈等着你。”

星妈摸了摸星游晓的脑袋,眼神里满是心疼和无奈。

……

五天后,学校派人来催促两人收拾行李,由学校出钱,找来大巴车送考上大学的毕业生们前往火车站。

“星姨!妈!走啦!”

“路上注意安全,有什么事就打电话,我有空就去学校回电话给你!”

“知道了妈!回去吧!别送了!”

相比邹尔文母子的离别谈话,星游晓母子俩就显得很平淡,只是轻轻的挥手告别。

“坐好坐好!都上来没?”

“点完名了,都到齐了,走吧。”

大巴车发动引擎,在轰鸣声中,星游晓看着熟悉的家乡和乡亲们一点点变小,直至消失不见。

“怎么了?舍不得?”邹尔文打趣道。

“你舍得?”

“当然舍不得,但又不是不回来了,据说,城市里的大学还有暑假寒假什么的,一次性就放好几个月呢!什么都不用干,就是纯玩!到时候我带点城里的特产,再回来看老妈她们!”

前方座位的同班同学转过身来插嘴道:“而且,你们想想,去年4529那批大学生他们回来,村长和校长他们举办那个篝火晚会,哇塞!”。

“听说最近有个大户给咱们村里投资,种那个什么叶酸茶,是城里头很火的商品!”

“没准到时候回来,村里就焕然一新,他们肯定会给我们举办一个规模更大更好的篝火晚会!”

热闹的讨论暂时打散了这群走出大山的孩子们内心的担忧,对于未来的美好幻想,让他们对于家乡以及亲人的离别伤感淡了不少。

“滴滴!”

大巴车停在火车站大门口,星游晓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走下车,和邹尔文等人一起迈向火车站。

这么多年以来,这还是星游晓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学校和村几乎是连在一起的,平日里上下学只需要走一段十几分钟的大路,来来回回就是星游晓十几年来的日常。

邹尔文的心里同样也不好受,看着校长笑着走上大巴车,最后一个亲近的人也离开了他们。踏上这辆火车后,他们就得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和一群陌生人打交道,还要生活很长一段时间。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A1523号列车已经开始检票,请旅客朋友们抓紧时间检票上车……”

星游晓站起身,故作轻松的对着邹尔文说道:“我的车到了,我走咯!”。

“拜拜!”

因为成绩相差太过悬殊,邹尔文虽然也考上了大学,却是一所位于城市郊区的二流大学。

反观星游晓,虽然体测没过,但其优异的成绩还是被不少高校看好。此次前去首都参加天荣学院的面试,就算没过,同样位于首都的几所顶尖大学也早已经给星游晓发出了请帖,供星游晓随意选择。

“放假了早点回来啊!我等你!”

星游晓回头看向邹尔文,狠狠地点头回应。但两人的这简短交流马上就被人打断,在检票员的催促下,星游晓只好拖着行李快走向候车台。

“5车厢21座,就是这里。”

星游晓放好行李,紧张的坐在位置上,就像是等待上课的学生一样,眼神迷茫的看着窗外的人山人海。

像星游晓家乡这样的地方,内外交通不便,又是深山老林。能考上大学的人已经是百里挑一,想要一个能考进首都的,更是好几届都找不到一个。

邹尔文虽然考得差,但好歹考上同一个学校的也有好几个同学,他们之间还可以互相作伴,有个照应。

“哎哎哎!走过了!这里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