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小说过稿和电影筹备

投递给《人民文学》的中篇小说《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是赵风华的原创。

赵风华上辈子虽然没有正儿八经的写过作品,但是看过的杂志、小说,字数加起来得有几个亿!

阅读量非常大。

只是没有转过写作的弯儿,只把看书当做一个爱好,没想过把它发展成为兼职。

重生回来,决定把写作当做他打破局面的手段,抄写第一篇小说的过程中,就已经发现了庞大阅读量的好处。

不仅是重生后加强的记忆力,让上辈子的阅读量,转化成为他的灵(抄)感(袭)宝库。

庞大的阅读量还加强了他的基本写作素养。

那篇《赤橙黄绿青蓝紫》,放在1979年这个时间点,已经很出色,但是放在拥有几十年超前见识的赵风华眼中,就还有许多可以改得更好的地方。

所以,赵风华抄写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并不是一字不改的照抄原文,在抄写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令小说在行文、立意等方面,都要比原文更胜一筹。

这也是他一个新人作者,第一篇投稿,就能顺利的在《收获》过稿的原因之一。

倒不是说赵风华的写作水平,比原作者更高。

而是原作者没有今后十几年的超前见识,写作的过程中难免有一些时代局限性。

赵风华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能看到更远更好的风景。

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从一首歌曲,改写成一篇小说,更是在超前见识指导下的结果。

这种行为放在后世,叫做“蹭热度”。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作为影响了一个时代的经典歌曲,后来入选了中X部组织的《庆祝建国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名录,虽然因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几十年后被年轻人遗忘,但是在80年代,绝对称得上神曲。

在流量时代,《同桌的你》、《栀子花开》、《后来》都能被改编成电影。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为什么不能?

小说的内容,讲的是几位大学生,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在友情、爱情、学业、理想之间遭遇的种种烦恼,最后自然是拔高调门,要为国家的四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篇小说,实事求是的讲,距离成为名著,还差了些意思。

如果单论小说内容,能否在《人民文学》这样的国内文学最高殿堂上面发表,也在两可之间。

不过加上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热度,情况就不同了。

余毅飞的一审很痛快地便给了通过,兴冲冲地递交给副主编,卖力推荐:“这篇小说的文笔虽然稍微差了一些,但是立意非常符合当下改革的时代需求,还和引得万民传唱的热门歌曲形成了联动,这位作者很有可能就是那首歌的演唱者,另外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和在上一期《收获》发表过小说的那个‘风华’是同一个人,是一位很有潜力的作者。”

副主编四五十岁的年纪,不过思想并不守旧,要不然《人民文学》也不会成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先锋文学”等一系列文学流派的发轫地和重要推手。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篇小说,如果硬要归个流派,应该属于“青春文学”,因为小说内容主要讲的是年轻人青春成长过程中的那些事儿。

和“改革文学”勉强也能沾上点边儿,因为涉及到一些改革浪潮下年轻人的困惑与思想转变的内容。

发表在《人民文学》上,可能在文学界掀不起什么波澜,但也不会拖杂志整体格调的后腿。

副主编二审也给了通过,稿子递交到主编那里进行三审。

《人民文学》的第一任主编是茅盾,就是后来捐出25万稿酬设立“茅盾文学奖”的那个茅盾。

历任主编中,名家不断。

沪影厂正在改编剧本的《青春万岁》的作者王孟,后来也曾担任过《人民文学》的主编,然后从《人民文学》主编的位置上调任文H部部长。

现任主编李季,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在任期间特别注重文学的民族性和大众化。

诗人总是充满浪漫主义情怀,所以对《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样有别于当下文坛主流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的另类小说,没有什么偏见。

思考再三,也给了通过的意见。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过稿,余毅飞十分兴奋,因为这是他入职《人民文学》编辑部以来过稿的第一部中篇小说。

按照当下的惯例,余毅飞应该写一封过稿信,寄给远在沪海的赵风华,借助信件建立联系。

不过,在沪影厂文学部编剧室任职的赵风华,为了方便联系,在投稿信中留了文学部的电话。

余毅飞向副主编请示过之后,用《人民文学》编辑部的电话,给沪影厂文学部打了过去。

现在打电话可没有后来那么便利,尤其是长途电话,这通电话先要从《人民文学》编辑部叫到京城的电话局,再从京城电话局接通沪海电话局,沪海电话局再转接到沪影厂文学部。

沪影厂文学部的电话座机安装在主任办公室里,接电话的自然是鲁彦周。

“你好,这里是《人民文学》编辑部,请问是沪影厂文学部吗?”

“是,请问你找谁?”

“我找编辑室的赵风华同志。”

“找小赵?我能问一下,你找他什么事吗?”

“是这样,他有一篇小说投递到我们编辑部,现在已经通过审核,有些事情需要和作者通知沟通一下。”

“哦,是这样,小赵现在不在编剧室,正在开会,请你半个小时之后再打过来,我通知他他来接听电话。”

鲁彦周已经从赵风华口中提前得知他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改写成小说,投递给《人民文学》的事情,所以接到这个电话没有感到惊讶。

赵风华现在正在开的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剧组筹备会议。

元旦之前,《赤橙黄绿青蓝紫》获得今年沪影厂第一季度的拍摄指标,赵风华以实习编剧临时工的身份,被特批拥有独立署名编剧的权利,独自担任这部电影的编剧。

导演委派的是黄蜀芹。

黄蜀芹今年已经四十岁,嗡嗡嗡之前毕业于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进入沪影厂已经十几年,还没有获得过独立执导一部电影的机会。

这部《赤橙黄绿青蓝紫》将成为她的导演处@女作。

黄蜀芹属于第四代导演,作品有《青春万岁》,后来转型做电视剧导演,拍过《围城》、《啼笑因缘》。

她自己没有获得过金鸡、百花、华表这样的电影类导演奖,不过凭借《围城》获得过电视剧飞天奖的优秀导演奖。

她有个儿子叫郑大圣,子承母业也做到了导演,后来获得过金鸡奖最佳导演。

黄蜀芹虽然和赵风华在年龄上差了十几岁,在沪影厂的资历也有差距,但却是新人导演和新人编剧的组合,谁也不要嫌弃谁。

《赤橙黄绿青蓝紫》这就算是正式立项,不过拍摄资金要等到春节之后才能拨付到位,预计将在3月份开机。

前面这两个月,就是电影的筹备期,用于组建团队,挑选演员,勘察外景等。

所以元旦之后,赵风华就不再在文学部编剧室坐班,而是和黄蜀芹一起大会小会不停的开。

赵风华虽然是第一次做编剧,不过上辈子做道具师的时候,参加过不少沪影厂的拍摄任务,对此时电影制片厂一部电影从立项到开机再到拍摄完成的过程很熟悉。

黄蜀芹虽然是第一次独立担当导演,但是之前做了多年副导演,去年刚协助谢老拍摄了《啊,摇篮》。

原本的时间线上,她今年会继续在谢老执导的影片《天云山传奇》剧组中担任副导演,明年才能获得独立执导的机会。

现在因为赵风华,黄蜀芹独立执导的时间被提前了一年。

科班出身的她,能力还是很不错的,赵风华在和她的合作中,能在她的身上学到不少东西。

接到鲁彦周通知的时候,赵风华正在和黄蜀芹商量演员选拔的事情。

赵风华作为小说原作者,和编剧,对演员的选择没有决定权,但是有建议权。

听说是《人民文学》编辑部找,黄蜀芹痛快放人,还笑着说道:“小赵,你这是要在《人民文学》发表文章了?”

赵风华谦虚笑道:“侥幸!侥幸!”

来到文学部主任办公室,等到余毅飞再次拨打过来的空档,鲁彦周说道:“小赵,你写东西的速度这么快?上一篇小说才发表两个多月,现在又有一篇小说要发表了。”

赵风华陪笑道:“实话和师父您说,我还有另外一篇小说已经在《收获》过稿,预计能发表在今年的第二期上。”

“嚯!”鲁彦周惊叹道:“这么短的时间完成两篇小说,已经很让人高看了,没想到你还写了第三篇?”

“我现在正在准备写我的第一部长篇!”在鲁彦周面前,赵风华就不藏着掖着了。

在小说这个文学类别中,长篇无疑站在鄙视链的最高点。

甚至有种认识——只有短篇、中篇作品,只能称为作者,只有创作出长篇小说的才能被称为作家!

鲁彦周也是一位作家,自然知道长篇小说对一位作者的重要性——他从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至今,创作历程已经走过二十多年,发表的都是中短篇小说、剧本、散文,个人第一部长篇小说还在筹备之中。

听到赵风华这样说,只能暗叹一声“后生可畏”。

余毅飞的第二通电话准时拨过来,为了避免出现纰漏,仍然是鲁彦周接听,然后才把话筒递给赵风华。

赵风华接过话筒,说道:“您好,我是赵风华!”

“赵风华同志您好,我是《人民文学》编辑部的余毅飞,我这里确认一下,您是《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作者,是吗?”

“是的!”

“我想再确认一下,去年第六期《收获》杂志上那篇《赤橙黄绿青蓝紫》,也是您的作品吗?”

“是的!”

“我还想确认一下,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作词作曲演唱者,也是您吗?”

“是的!”

“真的?我非常喜欢这首歌,您这篇小说写得也很好,已经三审通过,不过有些细节还需要修改一下,请问您有时间来我们编辑部改稿吗?”

“不好意思,我刚刚接到厂里的拍摄任务,接下来要担任一部电影的编剧,抽不出时间去京城改稿。”

“这样啊,那只能我们把修改意见和小说原稿给您邮寄过去,您修改完成之后再寄过来,这样改稿的时间会拖得长一点。”

“只能这样,给您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这都是我应该做的,那今天我们先沟通到这里,您改稿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疑问,嫌写信慢的话,也可以给我打电话,咱们随时保持联系。”

“好的。”

赵风华没有像少妇白笔下的阿奇那样,贪图改稿的补贴和能住招待所的便利。

他现在成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正印编剧,在影片筹备和拍摄期间,按照规定也可以住在沪影厂的招待所,而且因为编剧的地位比较高,能够和导演一样享受单间待遇。

家里正好可以趁他住招待所的这段时间,完成内部改造,在房间里隔出一个卫生间。

赵风华虽然已经把目标瞄向厂里修建的沪影新村,还会鼓动母亲谈丹琴也不再发扬风格,尽可能地在沪影新村争取分配住房,不过家里那套已经住了三十多年,按照上辈子的轨迹赵风华还将再住四十多年的老房子,也不会放弃。

别看那套老房子只有三十来个平米,几十年后也能价值两三百万!

主要还是个念想!

赵风华上辈子在那套房子里住了七十多年,已经有感情了。

重生回来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也不能忘本!

关键是也要给父母留一条后路,如果谈丹琴争取沪影新村的住房不顺利,还有那套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