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一次见面

黄蜀芹向龚雪发出试镜邀请之后,又把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祭红》的拷贝接过来,反复看了几遍,对龚雪的形象和表演进行了进一步了解。

龚雪的形象当然没的说,能在几十年后都让后世的影迷读者念念不忘,她的外形是能超越时代局限的那种美。

而且,她的美,男女通杀,男人喜欢,女人也喜欢。

黄蜀芹同为女人,就很喜欢。

因为,龚雪的江南女子婉约文秀的形象,没有攻击性,谁看了都是四个字——赏心悦目。

现在看到她本人,黄蜀芹也是眼前一亮。

对面的金肇渠也觉得冬日的沪海,仿佛吹来了一缕春风。

黄蜀芹站起身,热情地迎上去,说道:“你好,你好,龚雪同志你好,我是《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导演,我姓黄,这是我们的副导演金肇渠同志,欢迎你来,快过节了让你跑这一趟,真是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龚雪笑着回道,“我还得谢谢导演您的邀请,我家里是沪海的,本来就打算回来探亲,有了您的邀请,我还能多请几天假。”

“哈哈,公私两便,挺好,挺好。”黄蜀芹拉着龚雪的手,又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番,点头说道:“你这是刚到吧,舟车劳顿,应该挺累的,我先带你去招待所安顿下,好好休息一下,调整好状态,再说试镜的事情。”

黄蜀芹看到龚雪,单从形象上就已经认定她能演好《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女主角,不过试镜肯定还要试一下,流程总得走。

“住招待所方便吗?如果不方便的话,我可以住在家里。”

“方便,方便,麻烦你这么远过来试镜,别的我们提供不了,吃好住好这些基本问题,肯定得照顾好。”

龚雪家住在HP区,距离沪影厂所在的XH区有一段距离,家里的居住条件也就那样,哥哥姐姐虽然已经结婚搬出去了,但是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回家住只能和妹妹挤在一张床上。

招待所的条件虽然也一般,远比不上后世的四星、五星级酒店,正常来说龚雪要住双人间,不过比住在家里,还是要宽松一些。

而且,她住在沪影厂的招待所,属于因公出差,不过试镜过没过,住一天就有一天的出差补助,一天1块钱,不多,但是她在总政话剧团的工资每个月才36块。

龚雪现在还属于文艺兵,也是人民子弟兵,从道德觉悟上讲,不应该占国家的便宜,但是在规则范围之内,让自己过得好一点,无可厚非。

黄蜀芹拉着她去招待所办理入住手续,路上问道:“咱们这部戏改编自同名小说,那篇小说发表在去年第六期的《收获》上,你看过没有?”

龚雪点头说道:“我看过,当时就挺喜欢的,收到您的试镜邀请之后,又把那本期刊借出来看了一遍。”

“你看过,对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就最好了,你要试镜的是女主角解净,咱们戏的剧本已经发表在第一期的《电影新作》上,这是我们厂创办的杂志,招待所里可以提供借阅,等会儿你借一本,熟悉一下剧本。”

“好的。”

“你的试镜暂时安排在明天下午,因为我要通知咱们这部戏的编剧,一起来参加,咱们这部戏的编剧,也是小说的原作者,他元旦的时候写了一首歌,叫《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不知道你听过没有?”

“听过,我听过,这位编剧能写小说,还能写歌,这么有才华吗?”

“何止呀,那首歌还是他唱的呢,他还会弹手风琴,据说还会弹吉他,就是这么多才多艺,所以沪海电视台举办春节文艺晚会,把他借调过去了,这些天正忙着排练呢,平时不在厂里,所以需要专门去通知他,来参加你的试镜——对了,其实会邀请你来试镜,还是他的推荐呢。”

“哦?他推荐我来的?他认识我吗?”

“他说看过你演的那部《祭红》,认为你的形象和咱们这部戏的女主角很相符,外表文弱秀气,内心很坚强有志气。”

“啊,是这样啊,这位编剧,是叫风华吗?这是他的真名,还是笔名?”

“是他的真名,他叫风华,不过姓赵,赵风华。”

“那我得多谢谢赵风华老师的推荐呢。”

“哈哈哈,你要谢他,明天见了他的面再当面感谢他吧。”

有黄蜀芹亲自领着,龚雪在沪影厂招待所办理入住很顺利,按照惯例被分到一个双人间,不过另外一个床位上没有人入住,相当于她一个人住一间房。

沪影厂今年拍摄指标增加,同时开工的剧组有好几个,招待所已经不太够用,不过现在临近春节,大部分借调来的人都返乡过春节去了,春节过后会再聚集过来。

所以,龚雪也只有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才能住得这么宽松。

她把行李放在房间,没顾得收拾,先向黄蜀芹请示道:“导演,我想先回家看一下,不会耽误明天下午的试镜的,您看可以吗?”

“可以,可以,回来了当然要回家看一看,那你先忙,我回去了,我平常就在筹备办公室,你有事只管去找我。”

“好的,那您慢走。”

黄蜀芹挥手离开。

龚雪收拾了一下行李,把从京城带给父母、妹妹,还有哥姐家孩子的礼物取出来带上,下来坐公交,晃晃悠悠将近一个小时,回到了她在HP区的家。

龚雪的父亲是服装公司的美工,母亲在机关上班,在沪海属于正常的普通家庭,住房条件,和赵风华家差不多。

她到家的时候,父母还在上班,不过比她小了好几岁,正在读中专的妹妹龚莹,已经放寒假在家,看到她回来非常高兴。

姐妹两个虽然年龄相差了五六岁,不过感情很好,龚雪下乡插队之前,一直帮助父母照顾妹妹。

龚雪1970年初中毕业之后,主动申请下乡,在赣省农村待了两年多,因为脚受伤,才得以返回沪海治疗,养伤期间,她报考了文艺兵,从此走上文艺道路。

过去十年间,龚雪只有在沪海养伤的那段时间,得以和家人团聚,入伍做了文艺兵,后来又调入总政话剧团之后,一年只有一次探亲假,有的时候团里演出任务繁重,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

上一次她回沪海探亲,已经是一年多将近两年前的事情了。

姐妹两个虽然一直保持着通信,但是这么长时间没见面,自然有很多话说。

当然,主要是二十来岁的妹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龚雪一边和妹妹说着话,一边手脚麻利地收拾了一下房间。

又找出家里的副食本,和自己攒的肉票,出去买了些肉菜,回来炒了两个菜,饭菜做好,父母正好下班回来,看到她回来了,自然也都喜出望外。

龚雪一边帮母亲抹着眼泪,一边说道:“我本来只有三天假期,正好收到沪影厂的试镜邀请,所以才能向团里申请到十天假期,提前回来,过完春节也不用再像之前那样赶着走,能多住几天,不过我这次可能没法住在家里,要住在沪影厂的招待所。

“如果试镜顺利,能被借调过来拍电影的话,那至少能在沪海待半年,虽然有拍摄任务要忙,不过都在沪海,总比在团里的时候更方便回来看你和爸爸。”

“好好好。”龚母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连声应好。

龚父要维持严父形象,坐在椅子上看着她们母女说话,不过眼睛里也有对四个子女中,唯一一个不能留在身边的的疼惜。

哥哥姐姐住得比较远,这个时候也来不及招呼他们了,只能一家四口坐下吃饭。

龚雪炒的两个菜,是一个红烧肉一条清蒸鲈鱼,简单而丰盛。

这样两个菜即便放在三四十年后,上桌招待亲朋也不寒酸,更不用说1980年的当下。

龚家经济条件虽然不富裕,但是平常只有双职工供养一个中专生,这个时候中专生也有生活补贴,不过,像这样丰盛的饭菜,也只有周末哥哥姐姐带孩子回来的时候,龚母才舍得做。

龚雪在京城的总政话剧团,平常都是吃食堂,饭菜标准也很一般。

她之前给长影厂拍了一部《祭红》,虽然没有片酬,但是拍摄期间每天都有补助,再加上团里的工资,算是好几个月都拿双份钱,攒得钱和肉票比以往多一些,好不容易回来探望父母,自然舍得花费。

一家四口吃完饭,碗筷交给龚父清洗,龚母拉着龚雪,龚莹也贴在一边,母女三人说话。

龚雪把自己的打算和母亲提了提,“相比起在团里,我更想拍电影,当初报考文艺兵之前,我就在沪影厂接受过培训,虽然那一次没有试镜成功拿到角色,但是没有那一次正规的培训,我后来报考文艺兵也不会那么顺利,更不可能那么快就从部队文工团调到总政话剧团去。

“之前团里一直不允许我借调出来拍电影,长影厂因为和团里有关系,才开了口子让我去演《祭红》,可惜我经验不足,演得不够好,长影厂有把我调过去的想法,不过后来却没有了动静。

“不过,相比起调去长影厂,我肯定更想调到沪影厂来,这次被沪影厂邀请来试镜,对我来说是个好机会,我会尽量争取能留下来,那样就可以离家近,能多回来看看你和爸了。”

“要是能调回来,自然是最好了!”龚母说道,“你外公那边在文艺界有点关系,我回头让他问一问,看能不能和沪影厂的领导联系上,也帮你使使劲儿。”

龚雪没有矫情拒绝母亲的好意。

总政话剧团虽然和沪影厂都属于文艺战线的单位,但是分属两个不同的系统,本来调岗就很困难,更不用说在当下这种形势下,她想调到沪影厂,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

当天晚上,龚雪和妹妹在一个床上对付了一宿,第二天上午回到沪影厂招待所,为下午的试镜做准备。

昨天回家的时候,她在招待所借了一本《电影新作》,找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剧本,认真翻阅了一遍。

小说和剧本,虽然同属文学范畴,但是表现的形式差别很大。

对有经验的演员来说,看剧本,能对饰演的角色有更加直接而深刻的理解。

龚雪在总政话剧团做了几年话剧演员,又已经拍了一部电影,虽然演技还略显稚嫩,但是不算完全没有经验。

中午拿着招待所发放的餐券,去沪影厂食堂吃饭的时候,碰到了黄蜀芹,便凑在一起吃饭,期间仔细询问了一些她执导这部电影的创作理念。

这样做其实算作弊,不过《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女主角,目前只有龚雪一个试镜演员,黄蜀芹也因为她的形象,对她有了初步认可,试镜主要是检验她的演技和镜头表现力,向她透露一些创作理念,能帮她更好地理解角色。

吃完午饭,龚雪回到招待所,午睡了半个小时,养足了精神,以最好的状态面对下午的试镜。

下午两点钟,龚雪准时来到《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筹备办公室,见办公室里已经坐了五个人,导演黄蜀芹和副导演金肇渠是已经见过面的,另外三个人,两个年纪在四十来岁,一个年纪二十出头。

龚雪猜测里面肯定有编剧赵风华,第一个排除了那个二十来岁,长相俊秀的年轻人,她想象中的小说作家、编剧、歌曲作者,不是他这样的。

这个年轻人看着,更像是电影的男主角。

龚雪率先笑着向大家打招呼,“大家好,我是龚雪,来参加试镜,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黄蜀芹向她介绍在座诸人:“这位是咱们这部戏的制作主任陈荣轩陈主任,这位是摄影师单联国同志,这位是副导演金肇渠同志,昨天你已经见过了,这位是编剧赵风华同志,也是小说的原作者。”

龚雪一一向大家点头示意,当看向赵风华的时候,表情十分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