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男主角让你演了!

下午,赵风华带着龚雪、殷婷如一起来到演员剧团排练厅,找到张瑞芳。

张瑞芳给殷婷如安排的表演老师是王丹凤。

王丹凤也是沪影厂的功勋演员,和张瑞芳、秦怡一起入选了文化部评选的“二十二大电影明星”。

不过,在入选“二十二大电影明星”的第二年,王丹凤出演了一部西影厂摄制的古装爱情片《桃花扇》,饰演秦淮名妓李香君,

王丹凤此时正在为参演《玉色蝴蝶》做准备,她将在这部影片中,饰演角色20岁和60岁两个阶段的形象,颇富挑战性。

教殷婷如、龚雪、赵风华三人表演,只是顺带手的事儿。

表演这件事,十分看天赋。

没天赋的人,任凭名师指点,也是榆木疙瘩不开窍;有天赋的人,只需要稍加点拨,就能找到窍门。

龚雪和殷婷如,能在80年代前期的华国影坛留下名号,肯定属于有天赋的人。

赵风华上辈子有没有表演天赋,没有尝试过这方面的工作,他自己不清楚,重生回来,积极寻求事业转机和人生突破,在学习表演这件事情上决心很大,也得到了张瑞芳、秦怡、王丹凤等老一代表演艺术家的认可,应该也算有点天赋。

三个人在王丹凤的指导下,组成了一个表演小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进步很快。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殷婷如迎来第二次试镜,这一次由龚雪为她搭戏,她们已经把女配角在《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戏份都演练了好多遍,这一次的试镜效果,比上一次明显要好上许多。

黄蜀芹在这一个星期里,去沪海戏剧学院、沪海话剧团等文艺单位,面试了不少演员,收效寥寥。

殷婷如第二次试镜,被黄蜀芹打了75分,没有达到她要求的80分,不过黄蜀芹还是决定把女配角这个角色交给殷婷如。

她能在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从对表演一窍不通,纯靠天赋试镜到60分,到对表演初勘门径,把试镜效果提高到75分,已经要比黄蜀芹这段时间面试的其他演员更有潜质。

剧组马上就要去钢铁厂体验生活,角色如果迟迟定不下来,会耽误体验生活的进度。

体验生活安排的时间是一个月,黄蜀芹决定在这期间,把表演老师也请过去,继续对殷婷如进行一对一指导,相信到电影正式开机之前,她的演技还将会有提升。

现在,整个剧组就只差男主角还没能确定人选。

黄蜀芹这一回是真的要急出白头发了,已经在向厂里打申请,想要去京城跑一趟,到京影厂、北影、中戏、京城话剧团寻摸合适的演员。

赵风华过去几天虽然主要精力放在和殷婷如、龚雪一起学习表演上,但是对剧组的筹备进度,也实时关心。

看到黄蜀芹对男主角的人选愁得不行,主动凑过来为领导解忧,毛遂自荐道:“导演,您看能不能让我试一下男主角?”

“你说什么?”黄蜀芹反问道。

“我说,您一直没有找到男主角的合适人选,能不能让我试一下?”

“你?”黄蜀芹上下打量了一番赵风华,她也是灯下黑了,虽然知道赵风华一直在积极地学习表演,却从来没有想过让他来演男主角。

现在得到提醒,以选角的眼光审视了一番赵风华,他的外形条件,没得挑!

虽然过于俊美的面容,不太符合这个时代浓眉大眼、相貌堂堂的主流审美,但是这只是小问题。

这个时代也不是没有小鲜肉,唐国墙、王伯昭(《西游记》里的小白龙),都是这个时代小鲜肉的代表。

他们能在华国影视圈立足成名,比他们的外形更胜一筹的赵风华,没道理连出境的机会都没有。

黄蜀芹之前没有考虑过赵风华,也是陷入了思维定式,认为赵风华已经是剧组地位更高的编剧,同时还是社会地位颇高的小说作家,虽然对学习表演显示出很高的兴致,但应该不是真的要抢演员的饭碗。

没想到他真的有做演员的想法。

赵风华卖力推销自己:“导演,我知道我才开始学习表演不久,演技还有很多不足,不过我作为小说的原作者,剧本的编剧,对这部戏里人物的理解,应该仅次于您,我之前在龚雪同志、殷婷如同学试镜的时候,给她们搭戏,说台词都已经能脱稿了,从剧本确定到现在,为这个角色准备了好久,您给个机会,让我试一试,行吗?”

黄蜀芹这才恍然,“你小子早就对这个角色有想法!”

“要不然我那么积极地学习表演做什么?如果您能找到更加合适的人选,我肯定会继续学习,以待将来,现在您不是一直没找到男主角的合适人选嘛,您让我试一试,万一能行,也省得您为这件事情发愁上火了。”

“那......就让你试一试吧!”

“谢谢您,谢谢您,我能不能把龚雪同志、殷婷如同学叫过来帮我搭搭戏,她们两个是男主角在戏中对手戏最多的角色。”

“可以,你去叫人吧。”

赵风华屁颠儿颠儿把龚雪和殷婷如叫到《赤橙黄绿青蓝紫》筹备办公室,路上她俩听说赵风华要试镜男主角,也都大感惊讶。

殷婷如还没有正式入行,不懂电影剧组的门道,龚雪已经拍过一部电影,对剧组中各个职位的地位,有所了解。

当下的华国电影界,导演、制片主任、编剧,是一个剧组的三巨头。

赵风华都已经是署名编剧了,怎么还会想着自降身份做演员?

不过,过去几天,赵风华和她们两个一起学习表演,表现出的勤奋,不比她们差,如果他真能做了这部戏的男主角,有了之前的磨合,后面的合作一定会更加顺利。

赵风华的试镜很顺利。

就像他说的那样,他刚开始学习表演不久,演技还很稚嫩,不过靠着对人物的深刻理解,还是让试镜效果达到了70多分。

在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赵风华就成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有力候选。

黄蜀芹没有确定就让他演,还是拿着厂里的介绍信,去京城跑了一趟。

赵风华这边,则和龚雪、殷婷如,以及已经确定的其他演员,先行来到已经被确定为《赤橙黄绿青蓝紫》外景地的沪海钢铁厂,体验生活。

《赤橙黄绿青蓝紫》讲的是钢铁厂卡车车队的故事,几个主要角色都是卡车司机,这就要求演员也得学会开车。

还是开卡车。

这对龚雪、殷婷如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为这个时候的东风卡车,方向盘没有助力系统,想要转动方向盘,得有一膀子力气。

好在她们两个都不是娇娇女,都是在广阔天地间接受过多年劳动锻炼的人,外荣内刚,有一股拼劲儿。

既然角色要求她们要会开卡车,再苦再难她们也要把开车学会。

这个时候,赵风华的又一项特长体现了出来,他上辈子会开车,这一次不用怎么学,很快就掌握了驾驶东风卡车的技巧。

又先进带动后进,主动承担起教导龚雪、殷婷如开车的职责。

沪海钢铁厂对被选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外景地很支持,专门委派了驾驶老师,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驾校,司机基本上都是师傅带徒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沪海钢铁厂委派的驾驶老师,自己的驾驶技术很高超,却不懂怎么教人。

教学的效果还没有赵风华好。

黄蜀芹一个星期之后才从京城回来,没有带回来人。

她在京城的各大文艺单位,倒是找到了两个适合饰演《赤橙黄绿青蓝紫》男主角的演员,不过人家的演出任务也很重。

1980年,华国已经进入到文艺事业百花齐放的鼎盛时期,不只是沪影厂在提高电影产量,其他兄弟单位也都在想方设法为国家的文艺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能担任电影男主角的演员,肯定都是各家文艺单位的骨干力量,都很抢手。

黄蜀芹此时在华国电影圈还声名不显,那些不缺演出机会的演员,对她执导的第一部电影,难免会信心不足。

黄蜀芹本来想回来,通过沪影厂的关系,再向被她看重的那两位演员发出邀请,没想到来到剧组体验生活的现场一看,赵风华经过切实的生活体验,身上的男主角气质愈发浓重。

为了不喧宾夺主,赵风华故意几天不刮胡子,头发也不再精心打理,任凭它乱蓬蓬的炸毛,让自己过于俊美的颜值不再那么凸显,更符合卡车司机的形象。

黄蜀芹看到他这么卖力,再想到自己在京城求爷爷告奶奶地与演员沟通的心酸过程,心中一横,索性把这个男主角,就让赵风华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