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派遣证

赵风华把装有糖果和瓜子的纸包,递给殷婷如。

殷婷如接过来,放到周老师办公桌上,笑着说道:“老师,我在学校这几年多亏了您的悉心教导,这次能去拍电影,也多亏您帮我和学校疏通,真是要谢谢您。”

“哎呀,你和我这么客气做什么?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周老师看着桌上的那两个纸包,脸上的笑容果然更加真挚,关心地问道:“你现在电影拍完了,接下来怎么打算?你没有参加实习,接下来的工作分配可是要受影响的。”

“多谢您的关心。”殷婷如笑着回道:“我这次过来就是要处理工作的事情,我当初饰演上电影角色的时候,沪影厂说可以把我要过去,现在沪影厂的演员剧团,已经给我开好了接收证明,让我来学校拿派遣证。”

殷婷如说着话,把装着接收证明的信封递给周老师,周老师把信封打开,取出接收证明,确认了一遍,欣喜道:“这就太好了!沪影厂可是个不错的单位,做演员也要比当音乐老师有前途,你有好前程,老师也为你高兴。”

“谢谢老师,派遣证我应该找哪个部门办理?”

“这个工作好像归学生处管,学生处的办公室在二楼,我带你过去问一下吧。”周老师作势要起身。

殷婷如连忙伸手拦道:“不用了,老师,我自己过去就行,不麻烦您了。”

周老师闻言,又坐了回去,说道:“那行吧,如果有问题,你再过来找我。”

“好的,老师再见!”殷婷如很正式的躬身道别。

一直站在旁边没吭声的赵风华,也跟着说了一句:“老师再见。”

周老师早就注意到了赵风华,忙着和殷婷如说话,没顾上问他是谁,见他说话,才迟疑问道:“这位同学是?”

殷婷如这才想起来介绍赵风华,“啊!他是我刚拍完的这部电影里的同事,叫赵风华,也是沪影厂的职工,就是他帮我把接收证明送过来的。”

周老师上下打量了赵风华一番,疑惑道:“小赵同志,我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你?怎么感觉这么眼熟呢?”

“周老师,我可是第一次见您,如果之前见过面的话,我肯定会记忆很深刻。”赵风华笑着回道。

“老师,你觉得他眼熟,应该是在电视上看过他,他参加了沪海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那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就是他唱的。”殷婷如帮周老师解惑道。

“对对对,是是是,你这么一说,我就想起来了,小赵表演的那个节目,我在电视上看过不止一回呢!原来你是沪影厂的演员,我一直以为你是哪个歌舞团的专业歌手呢!”周老师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对赵风华的态度变得更加热情。

“您过奖了,我的歌唱得哪有那么专业。”赵风华谦虚了一下,又解释道:“我不是演员,我在沪影厂文学部编辑室工作。”

“对,他是编剧,我们拍的这部电影就是他写的剧本,另外他还是个小说作家,那个剧本就是根据他自己写的小说改编的,不过他虽然不是演员,却在我们拍的这部电影里演了男主角,还有,他除了写了那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还写了一首《长江之歌》。”殷婷如继续介绍道。

“哎呀,小赵你这么多才多艺呀,真是太有才华了!《长江之歌》也是你写的?那广播里播放的演唱者,是不是婷如你?我就觉得对这首歌的歌手的声音,有点熟悉。”

“是,这首歌本来是我们在沪海钢铁厂的三八妇女节文艺汇演上表演的,是我和我们拍的这部电影的女主角一起唱的女声二重唱,后来钢铁厂请我们把这首歌录了一遍,放在厂里的广播上播放,不知道怎么就传播出去了。”殷婷如解释道。

“我教了你这么长时间,对你的声音还是很熟悉的,一听就听出来这首歌是你唱的了,只是没敢确定,我只知道你去拍电影了,哪想到还唱了一首这么好的歌!”周老师感慨了一回。

“好了,不耽误你办正事了,你赶紧去学生处办理派遣证的事情吧,小赵同志回见,希望你能写出更多更好的歌曲!”周老师没再多留他俩闲聊。

殷婷如和赵风华这才又一次告辞出来。

办公室里,和周老师一起办公的其他几位老师,等他俩出去,才七嘴八舌唠起嗑来。

“周老师,这就是你们班那位去拍电影的学生呀,长得确实挺像电影明星的。”

“陪着她的那个小赵同志更像电影明星,没想到竟然是编剧,还是小说作家,还会写歌唱歌,哎呀,看看人家再看看咱,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呐。”

“嗳,你们说他俩真的只是一起拍电影的同事吗?依我看,他俩的关系肯定没这么简单!”

“不简单又怎么样?小赵同志是多才多艺,我们婷如也不差了,他俩在一起,‘郎才女貌’这四个字就具象化了。”周老师帮自己的学生说话。

于是办公室里针对“郎才女貌”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殷婷如和赵风华不知道他们走后,给周老师办公室里留下了聊天的话题,他俩按照周老师的指点,来到办公室二楼,找到学生处的办公室,敲门进去。

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同志接待了他俩,问道:“你们有什么事?”

殷婷如笑着问道:“老师好,我过来是想问一下,派遣证是在这里办理吗?”

“派遣证是我们学生处统一办理,不过现在还没到正式发放的时候,具体发放时间,你们等通知,好吧!”接待员打了个小小的官腔。

赵风华这时从口袋里掏出一包香烟打开,抽出一根递过去,满脸堆笑道:“同志,请抽烟。”

接待员没有推辞,接过香烟叼在嘴里,正要从口袋里摸火柴,赵风华已经把拆开的那包香烟放在他的办公桌上,取出火柴划燃,给他点上烟。

接待员吧嗒吧嗒吸了两口,吐出一片烟雾。

殷婷如这才说道:“老师,我知道派遣证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发放,不过我这里有个特殊情况,我因为被沪影厂借调过去拍电影,耽误了实习,不过沪影厂那边已经和教育厅协调好,把我要过去,这是接收证明。”

说着话,把接收证明从信封里掏出来,递了过去。

“原来你就是那个去拍电影的同学啊,我听说过这件事。”接待员恍然道,“你这确实属于特殊情况,不过有接收证明就好办了。”

接收员把接收证明接过去,确认了一下,点头说道:“没问题,上面其实已经针对你的情况,下发了一份通知,现在有了这份接收证明,你的工作派遣问题,就可以特事特办了。”

“请问,派遣证什么时候能够下发,接收单位那边说,她只要有派遣证,现在就可以去报道了。”赵风华问道。

“这个嘛,应该是和这一届毕业生的派遣证一起下发吧。”接待员又打起官腔。

赵风华从口袋里掏出准备好的另外一包香烟,压在桌上那包已经拆开的上面,往接待员的方向推了推,满脸堆笑道:“您也说了,她的情况特殊,可以特事特办,您看能不能先把她的派遣证发下来?”

“这个嘛......”接待员一开始没注意,吸了两口烟,才觉察出赵风华让给他的这支烟的不同,瞄了一眼办公桌上的烟盒,见上面写着红塔山三个字。

接待员是个老烟枪,不过平常自己吸的都是沪海本地产的浦江牌,一毛七一包,他一天抽一包,一个月的烟钱就要五块一毛钱,他现在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六,烟钱就要花掉七分之一,惹得爱人非常不满。

他已经在考虑要不要换成一毛三一包的勇士牌,或者更便宜的八分钱一包的生产牌了。

红塔山牌,刚刚被授予著名商标称号,现在属于高档香烟,最好的一包要7块钱,一包能抵得上接待员一个半月的烟钱。

赵风华一下子拿出两包,看他的动作,是要送给自己?

送礼?

接待员心头猛然一跳,他还没有收过礼呢,更不用说这么贵重的礼!

眼睛有点不知所措地四下扫视。

赵风华见状,把他放在办公桌上的接收证明拿起来,盖在那两包香烟上,推到他面前,笑吟吟说道:“有接收证明,她的派遣证没有任何问题,和大家一起发也是发,提前发几天,还能避免她到时候再来麻烦您一次,您看能不能行个方便?”

“这个嘛......”接待员沉吟了一下,拉开抽屉,把那张接收证明和两包香烟一起放进去,起身说道:“你们稍等一下,我去帮你们跟处长说一声,看能不能通融。”

赵风华笑着说道:“让您费心了。”

接待员敲开学生处处长的小办公室的房门,进去没一会儿,就拿着一张派遣证,笑容满面地出来,说道:“我把情况和处长说了,处长说咱们学校好不容易出了一位电影演员,应该支持你的工作,就把你的派遣证提前开出来了,你收好。”

殷婷如连忙把派遣证接过来,看了一遍,见抬头一行加粗字体“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

下面一行是接收单位名称,这张派遣证上写的是“沪海电影演员剧团”。

再下面的内容是“根据国家制定的1980年高等学校毕业生调配计划,现派遣沪海第四师范学校毕业生殷婷如(女)到你处报到。”

最下面是“主管高校毕业生调配部门公章”,以及开具派遣证的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