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父亲已经离去十六年。时间似河,流淌不息,却冲不淡我对他的思念。他没来得及告别,便在一场意外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的父亲,他是个外冷内热的人,不善言谈,倔强的骨子里总是透着一股冷漠,但是对母亲和我们却格外的关爱。
还记得,我正读高三的那年,课业比较重,每天晚自习都要上到很晚,而我回家的那条路不仅没有路灯还是一条坑坑洼洼未曾修缮过的煤渣路。每次我只有和同学结伴才敢回家,还要小心翼翼地生怕扎烂了车胎。
因为学习不得法压力太大,我的学习成绩下滑得越来越厉害,以至于根本无心向学,眼看着高考越来越近,我内心无法排解的郁闷就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无助地几乎想要放弃自己。
父亲在这个时候察觉了这种情况,他并没有找我谈心,只是每天放学的时候,在学校门口等着我,然后默默地陪我一起穿过那条漆黑的小路。
许多时候,在寂静漆黑的夜晚,只有他那辆旧式的单杠大二八自行车“嗒嗒”作响,在他陪伴我的那段日子,他偶尔会跟我讲起他的小时候,我的小时候,还有我们都不可预知的未来。
父亲是个被继养的孩子,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才知道的,他对于自己的身世说得云淡风轻,可身为孩子的我,似乎更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他内心对家的渴望,以及不得不勇敢生活的无奈与坚强。
我会问父亲“爸,你内心曾经难过吗?”
“难过!不过那都是以前的事了,我现在有家,还有你们,我心里有劲儿着呢。孩子,每个人都会有低谷的时候,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走,别害怕。”父亲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
他就如同一盏灯,让我豁然开朗,更点亮了我人生一段晦暗的路。高考成绩出来,我考上了大学,他去送我,遥远的路途,他却连坐票都没有舍得给自己买。
父亲是个野外地质工作者,常年在外,而那段陪伴我的高三的时光,也成了我人生里一段永恒的存在。在他离开人间的头几年,我内心的悲伤无法释怀,在大街上无意间碰到了和他有同样乡音以及体态的陌生人,我都会无法自持地潸然泪下。
再后来,我不再怨怼生命的不公,在生活的磨砺中我深刻体悟到了他离开的意义,并改掉了自己的急脾气,学会了让自己慢下来退静归真,我也因此收获了更大的成长以及家庭的幸福。是父亲把他的坚韧和勇敢默默地传递给了我,他就像一座灯塔,为我指明了方向,让我拥有了无限的力量。
十六年后的今天,我又一次来到这片静谧的公墓。在他碑前驻足,心中充满对他赋予我生命的感恩。轻轻抚摸着冰凉的墓碑,我低声喃说:“爸爸,又是一年清明节,在这样的日子里,特别想念您!您的音容笑貌和那温暖而坚定的话语,依旧深深刻在我的记忆里……”
言语间,我仿佛看到他微笑的样子,在春风中对我缓缓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