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收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写的一些有关波兰文学、波兰的汉学以及波中交往历史方面的论文。在波兰文学方面,有一部分论文对波兰文学史上各个时期和流派作了综合的论述,有的还将它们和中国文学作了比较研究;另一部分则对波兰文学史上各个时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以及20世纪有世界影响的文学理论家和他们的主要作品作了深入的研究和介绍,有些作品因为我已经把它们翻译成中文出版,也收进了它们的译者前言或序。文集中虽因我已撰写和出版了《密茨凯维奇传》,而没有对密茨凯维奇这位波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进行单独的论述,但该文依然突出了波兰从古到今文学发展的主要特色,对我们了解在西方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波兰文学从古到今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关于波中交往以及波兰汉学研究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的。目前已经发现的历史文献证明,早在13世纪中叶,也就是著名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之前,就有波兰人来到了今中国新疆和内蒙古一带,对那里的风土人情进行过考察。后来在17世纪中叶,波兰耶稣会传教士卜弥格来到中国,曾在当时南明王朝的朝廷里任职,不仅代表南明王朝出使过罗马教廷,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第一次出使西方国家的代表,而且他还以一生的精力,对中国的历史、政治制度、语言文字、文化习俗、地理环境、著名物产、动植物和中医等都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撰写了大量有关这些方面的著作,并在西方发表,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卜弥格不仅是波兰汉学研究的开创者,也是向西方介绍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人,我的这部论文集中收进了三篇论文,对他的生平和业绩作了详细的介绍。

除了卜弥格外,从17世纪直到20世纪上半叶和抗日战争时期,还有许多波兰友人到过中国,他们有的把当时西方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成果带到了中国,这是他们的西学东渐;有的为波中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增进了两国人民相互之间的了解,发展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参加了中国的城市和交通运输的建设;有的甚至直接参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战场上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此外,在波兰国内,一些政界和文化界的著名人物虽然没有到过中国,但对中国古老的文明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写过这些方面的著作,同时也表达了他们要和中国进行交往的热切愿望。当前,在波兰汉学研究方面最有成就的是爱德华·卡伊丹斯基。我的这本论文集中的论文也对他们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我们对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波兰和中国交往的历史和现状,会有一定的了解。

张振辉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