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国内市场机构投资者的ESG投资实践
ESG投资理念的推广,也为国内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融资行为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的金融机构近年来在ESG领域的投资热情显著高涨,这一趋势不仅响应了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也是国内绿色金融政策推动与市场内生需求增长的共同产物。2020~2021年,泛ESG基金的规模显著增长,且其中绿色、环保、碳中和等主题的占比较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也公开表示,将在积极倡导ESG投资中起到更积极的带头作用。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绿色金融与ESG投资发展的政策。2021年以来,监管部门统一了绿色债券项目支持目录,将“双碳”政策写入“十四五”规划,并出台了“双碳”顶层设计和碳达峰行动方案。自2006年沪深交易所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中要求上市公司定期评估公司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开始,监管层陆续出台文件确立ESG信息披露的基本框架(陈骁和张明,2022)。
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中国已成为亚太地区第二大可持续投资市场,未来30年,中国对绿色低碳投资的累计需求预计将达到487万亿元。细分来看,2022年,中国是全球发行绿色债券最多的国家。中国在可持续投资领域展现出强劲势头,根据相关报告,中国在亚洲可持续基金资产中占比超过67%,并在2023年第三季度新推出的可持续基金中占据近四成。尽管欧洲领先,中国依然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可持续投资市场,特别是在资产管理规模上保持高比例。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成为全球领先发行国,绿色债券累计发行量及ESG产品资金流入均显著增长。[10]在ESG基金中,固定收益类产品表现突出,市场上的ESG主题指数基金数量及管理总额亦呈现上升趋势。同时,众多国内金融机构已将ESG纳入管理体系,推动ESG产品多样化,[11]提升了行业对ESG的关注和实践水平,标志着中国在可持续金融发展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实基金)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十家基金管理公司之一,也是国内较早投入ESG研究和践行ESG投资的公募基金,于2018年加入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并于2018年至2019年陆续成为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联署支持机构、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联署投资机构,于2019年10月加入亚洲公司治理协会(ACGA),积极践行ESG理念。
全面ESG整合、公司参与和尽责管理、可持续主题投资是嘉实基金践行可持续投资的三大方式,嘉实基金将对财务有重大影响的关键ESG风险和机遇纳入基本面研究和投资决策流程中,通过投票和公司沟通等渠道积极参与公司ESG管理,推出可持续投资主题产品并进行影响力投资。为了提升投资成效,嘉实基金在环境(E)、社会(S)和治理(G)维度确定了8个议题,23个重点关注事项,研制了一套ESG评分体系,致力于识别中国上市公司所面临的ESG风险和机遇,为投资者提供客观的ESG投资参考。负向筛选是嘉实基金常用的投资策略之一,通过将自有ESG评分体系运用到投资流程中,在投资池筛选阶段将某些争议性业务、公司、行业排除在投资组合之外,进而起到“排雷”的效果,并在投资过程中持续进行投资组合和持仓ESG的风险分析和监控,提前预知所持基金的ESG风险,以便及时进行调整,降低投资意外。
2019年11月,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嘉实基金定制的“中证嘉实沪深300ESG领先指数”正式发布,反映沪深300样本股中ESG评分较高、表现较好的100只股票的整体表现。2019年1月,嘉实基金被全球责任投资独立研究(IRRI)评选为“可持续和责任投资”全球前50家最佳资产管理公司;2020年,嘉实基金ESG整合案例入围联合国负责任投资原则组织2020 PRI Awards,其2020 PRI Transparency Report(透明度报告)中衡量公司层面ESG管理水平的“战略与治理”模块获PRI全球最高等级A+评定。
[1] 资料来源:新浪财经,ESG的国际发展简史,详见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3-11-09/doc-imztzksn4333187.shtml.
[2] 资料来源: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Alliance,“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Review 2020”,详见http://www.gsi-alliance.org/wp-content/uploads/2021/08/GSIR-20201.pdf.
[3] 资料来源: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Trends Resport 2020,详见https://www.gsi-alliance.org/trends-report-2020/.
[4] 资料来源:UN PRI官网,详见https://www.unpri.org.
[5] 资料来源:Swisscanto官网,详见https://www.swisscanto.com/ch/de.html.
[6] 资料来源:Parnassus官网,详见https://www.parnassus.com/subscribe.
[7] 资料来源:Global Sustainable Investment Review 2022,详见https://www.gsi-alliance.org/members-resources/gsir2022/.
[8] 资料来源:https://www.gpif.go.jp/en/.
[9] 资料来源:https://www.gpif.go.jp/en/.
[10] 资料来源:摩根资产管理全球可持续投资主管吴兰君和摩根资产管理中国ESG业务总监张大川发布《中国的可持续投资之路:如今身在何处,未来奔向何方?》,详见https://www.cifm.com/sy/sybanner/202311/P020231115540648659637.pdf.
[11] 资料来源:中金ESG手册(5):金融机构ESG投资,详见https://mp.weixin.qq.com/s/fwmsTo2L8-ODfWsf28by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