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个小时后,安安坐在外文社的办公桌前。
和同事们一起汇报完图书版权竞标会的中标情况后,安安第一时间来到明姨办公室看望明姨,十几天不见真的有些想念。
明姨收下安安的礼物表示感谢,下个星期外文社要为明姨举办答谢欢送会,感谢明姨在外文社工作的这些年对图书翻译编撰做出的杰出贡献。
一忙又到了下班的点儿,安安收拾好办公桌,拖着旅行箱回家。
十几天没在家,先跑去窗台看看那几盆多肉,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那么俏皮可爱。房间内的一切都没变。
打开留声机,音乐声缓缓流淌,安安收拾完旅行箱又把屋里的七七八八擦拭一遍才坐下来休息。
一天没吃东西了,正打算点个外卖,门铃响了,打开房门,一束粉色玫瑰,一个外卖包。外卖包里面装着各色水果和一碗鸡汤馄饨两只生煎。
此时的家俊正坐在纽约的家里办公,他了解安安的生活习惯。
安安吃完馄饨和生煎坐在沙发上,拿起家俊上飞机前送她的那本书《华尔街的日常》读起来。
家俊是个不折不扣的商人,商人追求的永远是利益。包括与人的交往。安安一边读书一边想。
不想让自己想太多,安安合上书上床休息,明天还有一大堆工作等着自己。
第二天早起洗漱完毕,安安摘下无名指上逸洋送的鸽子蛋钻戒,和那枚祖母绿宝石戒指放在一起收起来。
提前半小时来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安安能够感受到为什么明姨总是比别人上班早的原因。好的管理者犹如早起的鸟儿,必须具备提前感知捕捉事物的能力。
打开邮箱读邮件是每天必做的工作。读完邮件开始翻译作品,边翻译边校对边润色,是安安对自己的要求。
午休时喝一杯咖啡就算吃过午餐了。晚上打算下班后请明姨吃饭。有很多问题和想法想听听明姨的建议。
和明姨坐到餐桌前,安安欲言又止,还是品尝美食吧。忙了一天工作,如果吃饭时还带着无聊的问题和想法,岂不辜负了享受美食的快乐。
安安突然觉得自己成熟了。工作之内的事可以多请教明姨。工作之外的私事说白了只属于自己。安安不想把自己对感情的困惑裸露在任何人面前。
明姨将自己的一生放在男女情感之外选择不婚,其实就是解决感情困惑最好的答案。
吃完饭告别明姨,安安独自散步回公寓。泡完澡敷个面膜,整个人立刻放松下来。打开留声机一边听音乐一边继续读《华尔街的日常》。今晚只有音乐和书籍。
人之所以迷茫,是因为没有找到自我。安安目前的迷茫来自于同时和两个男人交往带来的不确定性。
遇见家俊之前,逸洋之于安安两小无猜青梅竹马。遇见家俊之后,逸洋之于安安兰因絮果道阻且长。
安安不明白家俊哪里强过逸洋。每天一束粉色玫瑰渐渐的渐渐的渐渐的终将会凋零,犹如那一千多封邮件一样,不过是自我感动的电子垃圾。
安安与逸洋的渐行渐远已成为不可回眸的过往,再也回不去了。与家俊若即若离的新鲜刺激像行走在遥不可及的未来,更像未知无解的谜团。
最美好的时光难道不是独处时的自由自在和无忧无虑吗。安安一点点开悟。男人反而更像个包袱,背在身上太重,不如扔掉。
熄灯睡觉,明天又将是崭新的一天。
外文社为明姨举办了答谢欢送会,明姨正式宣布退休。安安接棒明姨成为外文社新一任的翻译部总编。安安职业生涯步入新的高度,面对新的开始新的挑战,安安信心满满。
再也不能睡懒觉卡着点来到工作岗位了,安安命令自己上任后的第一事就是每天早晨提前半小时来到办公室。
安安逐条对照之前明姨邮箱发给自己的日常工作内容,先把大框架理出来,细节部分通过日后逐步熟悉工作后再做进一步的整理。
十几天的磨合,安安很快掌握了工作流程,对工作内容也熟记于心。下一步的工作重心是了解如何加强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目前业务上联系最多的是项目部和发行部。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安安已经能十分熟练的处理各项工作内容了,日常工作被梳理的井井有条,翻译部的工作在安安的带领下开展的有声有色。
每天早出晚归,安安在忙碌的工作中一点点充实着自己,不但收获了上级和同事们的认同,更重要的是重新找到了自我。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安安不再将身心迷离在感情琐事上,不再为过往以及未来的不确定而担忧,只关注眼前的自己。
当一个人学会只关注自己时,说明这个人在阅尽繁华历尽千帆之后,看淡了对他人的期待。
自己内心对情感的认识发生的巨大变化,也许是不经意间深受明姨的潜移默化吧,安安常常想念明姨。
坐在办公室里,仍能感受到明姨的气息——书柜里陈列着明姨参与翻译编撰过的书籍,那些书籍是明姨在业界取得的成就更是激励安安前行的力量。
退休后的明姨回了老家上海,业余时光除了休闲旅行,偶尔会在互联网上和粉丝互动,不再翻译任何作品,江湖从此再无明姨,明姨只是一个传说。
明姨的人生在安安心中无疑是个传奇。
安安第一部作品的翻译报酬加上一个月工资,安安转账给家俊,谢谢他在美国对自己的照顾和购买礼物时的垫支。安安不想欠人情,但是家俊不肯收。
逸洋还是逸洋,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常驻实验室,安安不想打扰他,有追求的人总归是充实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家俊告诉安安下个月回国。安安无言以对。
所有的相见不如默默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