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定段赛规则(感谢书友的月票)

“猛听得金鼓响画角声震,唤起我破天门壮志凌云...”

铿锵有力的戏腔把尹江吵醒,睡眼朦胧的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七点。

昨天晚上他自己练习了很久,睡觉的时候都已经凌晨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他还是更习惯晚睡晚起的作息。

走出卧室,张扬正在蒸馒头,厅里桌上放着热乎的豆浆。

张雪盈素面朝天,但也有一种出水芙蓉的清雅感。

“早唔。”

张雪盈头发简单的扎起来甩在背后,一边刷牙一边含糊不清的和尹江打了个招呼。

等尹江也洗漱完毕,三人围在充满年代感的小餐桌旁边吃着早餐。

馒头又香又软,豆浆磨的不算细腻,但也香甜。

吃完早饭,张扬拿过一张纸单递过来。

“这个是我去棋院拿的,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职业定段赛的规则说明。”

尹江接过来看了一眼,是昨天晚上棋院公示信息的说明。

说明的内容不少,职业定段赛的规则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部分。

最重磅的一条消息是,华国、霓虹国、泡菜国组建了世界围棋协会,并邀请各个参与围棋赛事的国家共同组成会务组。

不过说是邀请了许多国家,其实几乎没有几个别的国家下围棋。

除此之外,还有规则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团队赛规则上。

经过三国研讨,将原有团队赛的擂台方式修改为常规对局模式。

由七局三番棋组成,各自出动七名选手进行三番棋对决,最后比拼得分。

在这种赛制下,合理的排兵布阵也成了关键。

按照以往常用的擂台规则,一旦出现一个状态火热的战神,整个赛事就会变成高手游龙。

一穿五、一穿六这种战绩无论如何都太不好看。

而且三国棋坛都讲究人才梯队建设,一个棋王带着一队菜鸟毕竟也说不过去。

尤其是眼下的三国棋坛,都对自己信心饱满。

霓虹国武宫证树、赵治寻、小林光伊多名顶级高手坐镇,队伍厚度相当可观。

虽然他们的老师木谷时在围棋赛的表现多有遗憾,但是却桃李满天下,霓虹棋坛目前的顶尖棋手多是出自他的门下。

华国则是聂老坐镇,中流砥柱有俞宾、马小春,新一代还有常浩、罗洗河。

度过了建国初期的低迷期,华国棋坛风头正盛,即使面对强盛了很久的霓虹棋坛也完全不虚。

最神秘的其实反而是泡菜国,由于国际政策原因,之前少有和这两国的交流。

不过最顶尖棋手曹熏铉在第一届应氏杯击败聂老,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虽然当时很多人都觉得是聂老轻敌,但踩着聂老的名头,曹熏铉在泡菜国还是风头无两。

随后曹熏铉还真的崛起了,不止是他,还有他的弟子李昌浩也收获了不少奖项。

这三个国家暗中都憋着一股劲,才有了这次的世界围棋协会,以及团队赛规则的变化。

不过这也只是大型世界赛事如此,各国内部赛事还是各有各的规则。

只是尹江暂时还没定段,这事离他还很遥远。

而接下来就是与他息息相关的定段赛规则了。

定段赛采用单循环赛制,根据参赛人数分为十六个小组。

每个选手与小组内对手分别进行一盘对局,胜者积一分,负者积零分。

全部对局结束后,每个小组的前四名共计64人进入淘汰赛。

淘汰赛采用双败制,第一轮获胜者进入胜者组,失败者进入败者组。

败者组中再次失败则会被淘汰,胜利者与下一轮进入败者组的选手对局,直到决出最终冠军。

另外京市棋院还会将一些有实力的对手分散到各个小组中,防止有实力的选手过早相遇而造成淘汰。

尹江简单看了看,定段赛的规则也和他前世不同。

但是对他来说影响不大,反而是平行世界各种事物发展的参差让他产生一种陌生感。

“怎么样?”张扬走过来问道。

“毫无压力。”

张扬怀疑自己早晚要被尹江气的心脏病,语重心长的说:“战术上重视敌人,战略上才能藐视敌人懂么?”

说完又看着纸单:“7号公布分组,最后前八名都可以定段,别太倒霉的话,你应该很有机会的。”

张扬坐到尹江身边,又递过几张报纸:“这次京市棋院中最闪耀的新星,只要你别淘汰赛最开始就遇到他就没问题了。”

尹江闻言看过去,是几张去年的报纸。

【古立3:1岳亮,勇夺应氏杯世界青少年围棋锦标赛冠军!】

【1994年漂亮国应氏杯世青赛,古立夺冠!】

【爆冷!古立定段失败,压力太大还是虚有其名?】

“他实力很强,今年才12岁,但棋力应该已经和职业级比肩了。”

尹江点头,这位的话的确是顶级天才了,未来的拔罐王嘛。

但那也是以后的事,定段赛真遇到只能算他倒霉。

张扬也看得出来尹江并没太当回事,心里焦急但也没什么办法。

距离定段赛没剩几天,现在无论说什么也只是平添压力而已,最后只能轻叹一口气然后希求老天爷保佑尹江能顺利定段。

“什么古立新立的,小尹一定能赢对吧?”张雪盈笑嘻嘻的凑过来。

尹江颔首:“应该的。”

虽然心里非常尊重围棋界的前辈,但是和张雪盈开开玩笑还是心安理得的。

张扬只觉得自己的心脏似乎有些莫名的抽搐感。

这两个小崽子凑到一起,还真让人折寿啊。

接下来的两天,尹江每天就和张雪盈插科打诨,只有在晚上安静的时候才自弈一局保持手感。

五月三号的时候,张雪盈早上就收拾东西回学校去了,热闹了几天的棋馆重新变得安静起来。

同为今年参加定段赛的两个小朋友,秦宁和赵卓也都每天来棋馆。

他们俩年纪相仿,棋力接近,因此经常对弈练棋。

尹江也就只是安静的坐在旁边看着,偶尔才会指出他们的一些离谱错误。

两个小朋友都惊奇的发现,尹哥的棋力似乎涨了不少,他指出的错误都清晰明了,而且完全在可以改进的范围内。

时间转瞬即逝,对于棋手来说,定段赛就像是围棋高考。

而现在,它就这样悄然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