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她靠近,我决心

开学第二周,班主任康老师忽然宣布要调整座位。理由是光照问题,还有“方便大家相互学习”。但林熙知道,真正的原因,其实是某些“情绪的汹涌”,已经在教室里潜伏太久,需要一点物理意义上的重组。

他和江黛云,依旧是同桌。

只是,两人被调到了教室靠窗的一列。

窗户边的位置比原来多了一层变幻。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树影在他们课桌上轻轻摆动,仿佛某种细腻却不易觉察的情绪。下课时总会有微风吹过,带着操场上传来的呐喊声,夹杂午后阳光特有的微尘味道。

林熙的目光偶尔游离,就会落在她的侧脸上。

江黛云在认真读书,手里的笔缓慢转动。她总是习惯性地轻咬唇角,有时候眉头轻皱,却不发问。她不喜欢寻求帮助,也不屑展示脆弱——这是林熙从他们曾经几次短暂交谈中悟出来的。

她变了。安静得不像初见时那个带着冷光走进教室的江黛云。现在的她,更像是被时间泡过的书页,柔软但不可翻覆。

那天课间,文科小测验发下来,江黛云得了全班第一。康老师照例在讲台上表扬了她。

她低头整理试卷,露出右手食指上的一枚细细的银戒。

林熙的视线凝固了一瞬。

他记得,那枚戒指,是丛川在去年暑假买的——他们还在一起的时候。那时江黛云发了条朋友圈,只露出戒指和指间的一抹微笑。

如今,那戒指还在她的手上。

林熙不确定她还在留念,还是只是懒得摘下。

但他感受到一种近乎无法抗拒的微妙拉扯,一边是过去,一边是现在。

午后自习课,阳光斜射进来,正好落在两人之间的桌面上。

江黛云在改作业,林熙也在做题。没人说话,但空气像是被悄然升温了。他试图不去偷看她,却又止不住视线一遍遍飘过去。

忽然,她略侧过头,用极轻的声音说了一句:

“这位置,不错啊。”

林熙抬眼,看进她深色的眼瞳。

他轻轻点了点头:“嗯,光好。”

她没说话,只是唇角微微一弯。

晚自习结束后,林熙独自走在走廊上。

校园的夜风略带潮气,天色将黑未黑,操场上还有人在练短跑,发出阵阵有节奏的脚步声。教学楼的灯一盏盏灭下去,像一条逐渐隐去的光带。

他走得慢,仿佛每一步都要踩进某段记忆。

江黛云在他脑中站立的画面,越来越清晰。她不是舞台上的人,不是纸条上的名字,而是坐在他身边,每天按时翻页、书写、轻轻呼吸的存在。

她是真的靠近了。

林熙忽然意识到,这并不只是一次换座位——这是一场命运的调度。无声,却更真实。

他背着书包,走到楼梯口,回头望了望那一排靠窗的座位。

风轻轻推开了一扇窗。

——

傍晚,艺术节正式开场,同学们纷纷来到了礼堂,顿时,礼堂显得嘈杂无比。

礼堂的灯,在一瞬间全部熄灭了。

整个空间像被时间按下暂停键,所有人屏住呼吸。接着,一束明亮的聚光灯,从天花板中央缓缓扫下,落在舞台正中那个银色话筒上。

主持人声音透过音响清晰传来:“欢迎来到临江中学·冬季艺术节!今晚,让我们点燃这个属于青春的夜晚!”

掌声如海啸一般涌起,随之而来的,是一道又一道绚烂的灯光,像彩色的星星打在四面八方,照亮礼堂的每一寸角落。

林熙站在后台,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他没穿校服,而是换了一身简单的深蓝卫衣,牛仔裤和白球鞋。耳机还挂在脖子上,耳边播放着那首他今晚要唱的歌——《Perfect》,Ed Sheeran的那首,他准备清唱一段歌词,不是表演,而是——表达。

他低头看了眼自己的手掌,手心微微发汗。

「为什么选这首歌?」

他问自己,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不是为了台下尖叫。

是因为这几天,有些话,他实在没有机会讲出口。

有些人,他已经快来不及,好好说再见。

舞台上,暖场节目已经开始了。一个初三的鼓队在台上用节奏点燃气氛,鼓槌敲击的声音如心跳般扑通扑通,一下一下拍在林熙的胸口上。

他在后台黑暗的一角,抬头看着幕布上晃动的影子。

灯光掠过一张张熟悉的脸孔:

班上的副班长正在调音;高一的学妹穿着汉服在后台练习舞步;还有江黛云……他没看到她,但总觉得她应该在现场。

她会听见吗?

“林熙,下一个节目,你准备一下。”一个同学拍拍他肩膀。

“好。”

他声音不大,但很稳。

礼堂的座位几乎坐满了,连走廊都站着同学。空气中有彩纸和雪花喷雾的香味。观众区第一排,江黛云穿着淡灰色的针织外套坐在那里,手里拿着节目单,目光落在第11个节目。

《Perfect》——演唱者:林熙

她没告诉别人自己来了,她只是觉得,应该来看看他。

林熙的口语她早就知道了,他的语音标准得像BBC电台。

那一刻,她有点恍惚。

一个安静内敛的男生,在众人目光下竟可以如此镇定发声。

从那以后,她开始对他——在意。

而今晚,她只是坐在观众席,等他再一次发声。

林熙站在舞台侧,台口拉着厚重的深红幕布。他轻轻闭上眼睛。

「丛川说:这是你的战场吗?」

「我不知道。但我想试一次。」

他脑海里一闪而过这几天的画面:

江黛云在图书馆递给他黑水笔,轻声一句:“你还用黑水笔啊。”

她靠近桌角,和他换了座位,坐在了靠窗那侧;

姐姐林奈那天在雨夜森之屋门口说的:“你一不小心就长大了。”

他深吸一口气。

「如果不发声,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这是不是我的战场。」

他走上舞台。

掌声还没落下,他已经站在了那支银色话筒前。没有背景音乐,他低头,开口的那句歌词,是清唱,是轻声,是某种少年藏在心底很久的温柔。

“I found a love for me Darling, just dive right in and follow my lead…”

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整个礼堂。掌声慢慢停下,连主持人都不再说话。全场鸦雀无声,只有他唱,灯光追随,空气像被雪掩盖的街道,静得只有风声。

那是林熙第一次,在全校师生面前,完整地站上舞台,用英语、用旋律、用嗓音说出自己的情绪。

他唱完最后一句,站了一秒,然后鞠了一躬。

礼堂沸腾了。

但他没有等掌声落下,而是迅速转身,走向后台。

就在他走下舞台的一刻,走廊远处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是路燕的鞋声。她穿着一件深色的风衣,风衣下摆随着她走动微微摇曳。

她没有说话,只是跟他并肩走着。两人安静地离开了舞台。

礼堂后门,丛川依然站在那里,眼神依旧平静。

他忽然低声自语了一句:

“口语不错……但别忘了,这不是你的战场。”

那句话像针一样落在林熙背上,他没有回头,却在心里轻声回应:

「那就走着瞧。」

走出舞台的那一瞬间,林熙感觉自己像从一个炽热的、闪耀的梦里跌入现实。

灯光刺眼,掌声像雷,但他心底却空荡得像一座刚刚演出结束的剧院,观众离席,音响关掉,只剩他一个人站在台上,面对自己的回声。

路燕没有说话,只是站在他身侧,用一种复杂的眼神看着他。

她是知道的。她知道林熙这首歌,不只是表演。

“你……”她开口,但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林熙没有回头,他只是点了一下头,然后向后台更深处走去。

礼堂后门的光线微弱。那里站着一个人,影子和人一样瘦高,靠在墙角,不声不响,像是从空气里生出来的一样。

丛川。

林熙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准备擦肩而过。

“口语不错。”丛川忽然开口,声音平静,“你练了多久?”

林熙顿了一下,仍然没回头,只是淡淡地回答:“从初中开始。”

“那你坚持挺久的。”丛川转头,看着林熙的背影,忽然补了一句,“但别忘了,这不是你的战场。”

林熙停住脚步。

他像被谁推了一把,心底那根神经猛地绷紧。

“什么意思?”他转过身,眼里没有怒意,却透着不解与一点点愠色。

“你是那种人吗?”丛川慢慢走近,眼神幽深,像深水里看不清底的倒影,“上台唱情歌、博掌声、赢目光的人。你确定?”

林熙没有立刻回答。

空气像结了冰,四周安静得能听见灯光轻微的嗡鸣声。他的指尖有点发冷,但脑子却异常清醒。

他想起自己站在聚光灯下唱的那段旋律,想起全场的安静与掌声,也想起——江黛云安静地坐在观众席前排,她没有笑,却一直看着他。

那种目光,不是惊艳,不是欢呼,而是……沉稳的肯定。

“你怎么知道我不是那种人?”林熙轻声说。

丛川眉毛动了一下,似乎没想到他会这么说。

“你觉得我在抢你的光?你觉得我在舞台上多唱一首歌,就成了炫耀?”林熙说着,语调平稳,却像压着火。

“我选这首歌,不是为了战场。”

他顿了一下,抬头盯着丛川的眼睛:

“是为了我自己。”

这一句话,像石头落进湖里,砸起一圈圈涟漪,悄悄荡开来。

丛川没有再说话。他的眼神像裂开一丝缝隙,露出一种短暂的、模糊的动摇。但下一秒,那缝隙就又闭合了。

他靠着墙,双手插兜,转头看向礼堂门口,嘴角几乎不可察地弯了一下:

“你挺像我以前的样子。”他说。

林熙没有理会,转身离开。

他一步步穿过后台的长廊,推开门,走向操场。

空气冰冷,呼吸时带着白雾,风把他的卫衣吹得鼓起。他走了一会儿,然后抬头看天。天上没有月亮,星星稀稀落落。但那种深夜的辽阔感却让他忽然冷静下来。

而就在他离开后台后不久,江黛云从另一侧缓缓走来。

她坐在最后一排,没有人注意她起身,没有人看见她在掌声中走向礼堂侧门。

她看到林熙与丛川站在那扇昏黄的门下,一言不发。

她听到那句:

“别忘了……这不是你的战场。”

然后,她看见林熙回头,说:

“我选这首歌,不是为了战场,是为了我自己。”

她心底像被轻轻敲了一下。

没有震撼的鼓点,没有汹涌的情绪,只有一种淡淡的、暖色的光,缓缓渗出。

她想起那天图书馆的雨,想起他接过黑水笔时眼里的沉默。

这个人,是真的有话想说。只是,没人愿意听。

直到他站上舞台。

她嘴角微微上扬,悄悄地,轻声自语:

“你终于说出来了。”

而远处的林熙,在风中站了一会儿,忽然转头看向楼群。天台上的灯还亮着,像一个出口。

他慢慢走过去,脑子里是一片空白——但心底却越来越明亮。

“You look perfect tonight”

林熙没在礼堂停留,而是径直走了出去。

风很轻,像一只猫,蹭过楼宇之间的栏杆,又悄悄滑过天台的边缘。

林熙坐在天台边缘的矮墙上,脚悬着,背靠水泥。整个临江市第三中学的夜色就在他眼前铺开,星星点点的路灯串联成一幅微光地图,远处的教学楼玻璃还映着零碎的彩灯——那是礼堂里还未收拾完的演出余光。

他的风衣被吹得鼓起一角,像随时会被风带走一样轻。

忽然,天台的门被轻轻推开了。

不是风吹开的那种“咔哒”,而是那种带着一点迟疑的,有人站在门后,犹豫了一秒,最终还是走进来的声音。

林熙没有回头。他不知道是谁,但也没有惊讶。

直到,他听到一串熟悉的脚步声。

那是一种“你没法不认出来”的声音,像雨后碎石小路上的轻落,落在心口。他听过一次,就再也没忘。

江黛云。

“你唱完了就跑,还挺酷的。”她的声音轻,带点哑。

林熙终于回头。

她穿着校外那件淡卡其色的大衣,头发披下来,微卷,被风撩起一些。她站在天台门口,没有立刻走近,而是望着他,眼神温和,却不躲避。

“我也没想到你会来。”林熙平静地说。

“我一直在礼堂。”她走过来,脚步不快,“一整场都在。”

“你什么时候来的?”

“你一上台的时候。”

林熙轻轻点头,没有说话。风继续吹,仿佛他们对话也只是空气的一部分,偶尔掠过楼顶,像一首低调的歌。

“那首歌……挺好听的。”江黛云靠在他旁边的矮墙上,双手抱臂,望向远处的操场。

“谢谢。”林熙声音更低,“其实早就想唱。”

“但你没唱。”

“因为……我觉得没必要。”

江黛云转头看着他,眼神干净,带着一丝隐隐的探究。

林熙低下头,用指节敲了敲膝盖,轻声道:“直到这几天发生的事,我才知道,我不是不想唱——是我太怕没人听。”

江黛云没说话,风里只有他最后那几个字,在空气中浮沉。

“但今天我唱了。”林熙抬头,眼神里有点倔强的光,“不是为了给谁看,也不是为了对抗谁。”

他顿了顿,“只是……不想再让自己后悔。”

江黛云看着他,那一刻,她想起了图书馆里那只断墨的黑水笔。

那时候他坐在阳光里,眉眼低垂,像在收拾一个没有人注意的世界。

“我以为你很安静。”她忽然说,“像那种不争不抢,也没那么在意的人。”

“我以前是。”

“现在不是了?”

林熙笑了笑,没有回答。

他的目光投向操场,夜风吹得他睫毛轻轻颤了两下。

沉默了一会儿,江黛云轻声说:“你知道吗,你今天的发音……很标准。”

林熙偏头看她,没太懂她为什么忽然说这个。

“我以前看过你在英语角。”她笑了笑,语气很淡,“你练口语的时候,嘴型特别认真。”

林熙有些意外,但嘴角还是弯了一下。

“那你为什么从来没跟我说话?”

江黛云轻轻耸肩,“你一直都不太看我。”

林熙的笑意慢慢敛下去,他低下头,像突然意识到什么。

“我以为……你和丛川,关系很深。”

江黛云没有回答。

天台陷入安静。只有夜风在走动,像一个无形的旁观者,轻轻包围他们。

过了一会儿,江黛云才说:

“我以前也以为,我喜欢那种光芒万丈的人。”

林熙没说话,只是看她。

“但有一天我发现,有些光,是悄悄照到人心里的。”她转头望着他,目光透亮,“它不刺眼,不张扬,却让人站得稳。”

她顿了顿,轻声道:“我今天,看到了。”

林熙像被风刮了一下心。

那一刻,他好像终于明白,自己登上那个舞台,从人海中说出那个“我”,不是为了改变谁的看法,而是为了让某些沉默的人,知道——他也在发光。

风更大了一点,江黛云忽然捋了一下头发,往后一靠,眼睛眯着看远处。

“别感动太早啊,我只是实话实说。”

林熙轻笑,“我不敢感动,怕你下一句又损我。”

“哈,那你挺了解我的。”她嘴角一弯,“不过也没损你几次吧?”

“你只是没说出口。”林熙反击。

他们对视了一眼,笑声在夜风中散开,像薄雾。

这笑容,不是轻浮的,也不是浪漫的,而是一种终于可以安稳说话的感觉——像冬夜里捧着一杯热奶茶,没说什么重要的,但心已经暖了。

而就在这份温暖里,林熙忽然抬头,望向夜空。

他轻声说了一句,仿佛只说给自己听:

“我想……不再退后了。”

江黛云没有回应,只是安静地看着他。

然后,悄悄地,点了点头。

礼堂的灯光终于熄了。

主持人还在后台收拾话筒,工作人员抱着几捆缆线打着哈欠,学生会的女生穿着便装、踩着小白鞋匆匆离场,连最后一束舞台光也被“啪”地一声拉掉,只剩下天花板上的冷灯还留着最后一丝亮。

林熙拎着外套,走廊一片昏黄,像泡在老电影里。

他耳朵里还回荡着自己唱的《Perfect》的尾音,那些英文词句和掌声没来得及收进心里,现在正一点点涌上来,混着风,敲在他心门上。

他低头理着吉他袋的拉链,刚拉到一半,忽然听到身后有鞋底踏在瓷砖上的轻响。

回头。

又是江黛云。

她没穿外套,白衬衫领口松了点,校徽斜斜别着,头发有些乱,大概是风吹的,也可能是她刚刚跑了两步。

“你还没走?”林熙惊讶地问。

她摇头,“我在等你啊。”

语气自然,就像说“我刚吃了晚饭”一样自然,没留一点情绪的多余缝隙。

林熙愣了一下,耳根忽然有点发热。

“等我干嘛?”他笑着问,语气有点虚伪地轻松。

江黛云低头,把垂在脸边的头发别到耳后,“没啊,对了,那首歌我之前有在Spotify听过”

“《Perfect》。”

她点点头。

“你听英文歌?”

“我听很多。”她笑了笑,然后补了一句,“不过你唱得更清楚一点。”

林熙被这句话戳中了什么。他知道自己口语不错,是因为从小喜欢模仿BBC和CNN的主播讲话,也偷偷在厕所对着镜子练过音标和嘴型——但这些从没人知道。也没人在乎。

现在她知道了,还夸他清楚。

他忽然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

“你唱歌的时候,眼睛没怎么看人。”江黛云又说。

林熙眨了下眼,“我怕忘词。”

“怎么感觉你整首歌看着的方向,正好是我那边。”她说这话的时候语气轻得几乎像一阵风,“你不会是……故意的吧?”

林熙一下子不知道该接什么。

他不是没想过她注意自己,但他没想到她会这样说——不是调侃,不是故作深沉的客气,而是清清浅浅地,像一滴水落在干净的镜面上。

“也许是你坐在聚光灯下。”他干巴巴地补一句。

“我坐在最后一排,哪来的聚光灯。”

两人相视,江黛云笑了,林熙也笑了。

“你真的很会唱。”她轻轻说,“而且……我从没听过哪个男生唱英文歌唱得这么让人心动。”

林熙轻咳了一下,假装拉拉背包,“谢谢夸奖。”

“你以前一直这么低调干嘛?”她忽然问。

“可能是怕唱得不好。”

“但你唱得很好。”

“嗯。”

“那以后还能听你唱吗?”

林熙抬头,阳光一样的眼神望进来,他愣了一下,然后点头。

江黛云望着他,眼睛笑成一条线,然后轻轻叹了口气。

“好晚了。”她说。

“我送你回宿舍吧。”

“别。”她摆摆手,“我想在操场上再走一圈。”

林熙看着她,“现在?十点了。”

“你不是还没走吗?”她歪头一笑,“我想走两步,你就当是陪我回宿舍路上绕远点。”

林熙没说话,轻轻点头。

两人就这样一起走下台阶,穿过教学楼的夹道,脚步踏在枯叶上,发出咔咔的声音。操场的灯还开着几盏,风轻轻地吹过草坪,像有人在远处低声说话。

他们谁也没说什么,只是安静地走着。

走到体育馆外,江黛云忽然停下来,站在路灯下,回头看着林熙。

“今晚……谢谢你。”

“嗯?”

“我其实……这几天很乱。”她的语气忽然低下来,“关于丛川,还有你。”

林熙的眼神一凝,没说话。

江黛云轻轻说:“但刚才你唱歌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答案其实早就在我心里了。”

林熙望着她,心跳得有点快。

“你知道我在等谁唱这首歌吗?”

“谁?”

她看着他,目光干净却带点大胆。

“你。”

林熙一时说不出话,风吹过他的发梢,像点燃了什么。

他们就站在风中,彼此对望,一动不动。

这一刻,没有跌宕的剧情,有的只是——她终于不再等他开口,而是自己走了过来,站到了他的世界里。

这一次,林熙没有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