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文坛曙光

“《伊豆的舞女》?”

小林优花看到标题后,心想这就是今早大家都在讨论的文章?

看了开头后,凭借当编辑的敏锐性,她很快就猜到这是一篇讲男女初恋的小说。

平日里,她对这种小说兴趣寥寥,一方面是市面上的爱情小说基本都被写烂了,另一方是个人也不太爱看这种。

“开头不错,文笔很强啊……”

小林优花继续看下去,跟着主人公“我”的视角,开始一点点了解女主,也就是舞女薰子。

从发现薰子的可爱灵动,单纯善良,再到发现她的不易,还有“我”本身的内心孤独,清冷寂寞的内在。

对薰子,不难看出“我”是喜欢的,但同时“我”又压抑住了这种喜欢和好感。

或许是出于性格,又或许是出于现实的考虑。

小林优花感觉自己的心被什么东西给揪住了。

真是奇怪啊,明明也没又大起大落的情节转折,情感碰撞,但这些文字就是宛如一条缓缓流淌的溪水。

自己仿佛是一个旅人,坐在这条溪水旁边,听它低吟浅唱,然后整个人都融入了整个环境中。

“嗯……等等,没了?”

当看到一半时,小林优花发现文章竟然戛然而止!

加藤大辅说道:“现在知道为什么这一期的《野性时代》这么火了吧?”

“昨天发行,今天已经卖断了货,我估计他们这个月的销量肯定要大涨了。”

“要是我们《群像》刊登的这篇小说该多好啊。”

小林优花听出了画外音,想到刚刚加藤安排的任务,明白他是希望自己手上的那个新人作家高桥也写一篇这样的佳作。

小林优花又问道:“加藤老师,我懂了,不过为什么要是高桥桑呢?”

“他虽然也写过不错的爱情小说,不过二者风格貌似不一样啊。”

加藤大辅说道:“你还是什么都不清楚呢,小林。”

“这篇文章可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写的,《野性时代》的山田已经在准备让他参加今年的新人文学大赏了。”

“估计这会儿还准备签约呢,我们不能落后了,他们用新人,我们也得用上新人。”

小林优花讶然道:“啊?新人?”

“这小说是新人写的吗?”

这种笔力,还有这让人沉浸的文风和感觉,能是新人写出来的?

她反正是不敢信。

再看笔名:夏樱。

“夏樱……夏……”

不知为什么,她看到这个笔名时,脑子里就想起了刚刚在路上撞见的夏目英。

但很快,小林优花就自己否决掉了这个可笑的想法。

不可能,夏目英的文风、功力、笔力自己很清楚,这篇文章绝不可能出自他手。

之前夏目英能在文坛上脱颖而出,靠的是写本格推理小说才获得了关注。

而且夏目英小说里的情感描写一向很弱,很多文学评论家都这么说过。

像这样细腻的情感和文风,夏目英写不出来!

“小林!”

加藤大辅用手敲了敲桌子:“我跟你说话呢,你在想什么呢?”

小林优花赶紧坐好:“啊,是!您请说!”

加藤大辅说道:“你去跟高桥说说,能不能尽快写出一篇更有把握获奖的作品。”

“同时,我也会让其他新人作家也想想办法,无论如何都要拿到这次大奖!”

为了给大众,尤其是文部省看到日本文坛一片生机勃勃,万物竞发的景象,《群像》这几年一直在炒作新人作家,把一些笔力只有六七分的作家,全部宣传包装成八九分的大才。

这样一来,单行本和杂志的销量上去了,他的业绩也更好看了。

可眼下来了个真正的天才新人,这不等于是把繁荣的泡沫给打破了吗?

一如这个国家的经济,泡沫消失,遭殃的人可就不计其数了呀。

所以这回,他必须拼一拼。

小林优花起身说道:“是,我明白了!”

这是她手下作者冲击新人大赏最有希望的一年,要是高桥可以顺利拿奖的话,自己今后在《群像》的地位也就稳了。

而且她能感觉到,加藤大辅是真的有些危机感了,自己也得认真面对。

就在小林优花准备离开的时候,加藤大辅忽然又笑着问道:“对了,优酱,今晚我老婆出差,要不要一起出来吃个晚饭?”

小林优花一脸汗颜,整个人跟吃了过期寿司一样,连带胃里都开始一阵翻滚。

“不好意思啊,加藤老师,我还是专注一下手上的这件事吧。”

真是的,这些男人真是的……

……

与此同时,半篇《伊豆的舞女》发表出来后,立刻就在市场和文坛上引发了一股巨浪。

东京大学。

文学部的半泽俊雄在办公室看完《伊豆的舞女》后,忍不住摘掉自己的眼镜,擦了擦眼角的泪。

“老师,您没事吧?”

在他面前站着一个身材苗条,面容精致的女孩,正是宫泽雪乃。

在文章刊登出来后,宫泽雪乃就拿来给半泽俊雄看了。

半泽俊雄与她爷爷宫泽和也是故交,二人都是文坛上颇有名望的评论家。

半泽俊雄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字:“直”。

他曾公开发表过一篇论著,书名就很吓人——《日本文化是杂交品种》。

当时日本国内经济蓬勃发展,许多人开始鼓吹的所谓“日本文化纯粹论”觉得日本现在的文化都是土生土长的东西,纯粹而美好。

半泽俊雄认为就是扯淡,呼吁大家要明确一个事实:日本文化就是汉文化与本土文化杂交的产物,尤其汉文化影响最重。

这番言论出来,不被骂是不可能的,很多人说他是东方大国的走狗,要东京大学开除他,甚至还有极端分子甚至说要来给他放放血。

但半泽俊雄就是不怕,还说宁愿穿防弹衣上班也要打醒盲目自信的同胞。

这样的人,评价别人文章会是什么画风,完全不难猜到。

结果半泽俊雄的反应也很直接,和山田弘一一样,看哭了。

宫泽雪乃看他这样,不由得笑了:“原来老师也喜欢这样的青春恋爱小说啊,看不出来呢。”

半泽俊雄则说道:“雪乃,你说什么呢?我看到的可不是什么爱情,也没想到什么青春。”

“我是看到了日本文化重燃的曙光!”

在泡沫经济最繁荣的时期,日本靠着买买买在全世界刷脸,同时也让不少的洋玩意儿闯了进来。

这也影响了很多的作家,经常在书里提到和写到很多国外的东西。

比如主人公听的是爵士乐,喝的是威士忌,吃的是意大利面,各方面的行为表现都是西洋的。

日本人当时的心态,用海那边的大国的某部经典话剧里一句经典台词就能概括:

“洋玩意儿真漂亮啊!”

这就引发很多批评家和传统派文人的担忧:日本文坛会不会失去自身特色的叙事呢?

半泽俊雄就是其中担忧的人之一。

他虽然承认日本传统文化本来的原创性就不高,但好歹也算有,丢了岂不可惜?

半泽俊雄指着《伊豆的舞女》的行文,说道:“这篇作品,无论是故事背景、人物还是写作方式方法上,都是毫无疑问的日式风格。”

“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如此味道的小说了。”

半泽俊雄的目光重新落到了作者的笔名上去。

“夏樱?这名字还真是第一次见呢,不知道作者是什么样子,真想亲眼见上一见啊!”

宫泽雪乃听后,问道:“那老师,您觉得他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