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故事梗概

初次拒绝:程小雨在高一时察觉到同学林远的暗恋,但因未达到自己内心对“纯粹喜欢“的标准而委婉拒绝,却在看到林远与别的女生互动时产生微妙失落感。

情感困惑:面对另一个男生周子阳若有似无的好感表达,程小雨困惑于现实中难以找到如文学作品般全身心投入的纯粹感情。

网络相遇:程小雨在网上认识了一直坚持每日报备行踪的“星辰“,这种规律性的关怀让她产生了安全感与好感,但拒绝视频的要求埋下隐患。

价值观碰撞:程小雨的“感情洁癖“与同桌陈悦及周围同学随意的恋爱观形成鲜明对比,让她在群体中感到孤独但坚持自我。

真相揭露:当“星辰“终于发来照片要求见面时,程小雨震惊发现对方竟是被自己拒绝过的林远,陷入信任危机与自我怀疑。

自我坚持:尽管周围环境充满诱惑与压力,程小雨最终选择坚持自己的感情标准,明白真正的感情洁癖是对自己内心的诚实。

本次写作重点围绕程小雨面对林远的初次表白和拒绝后的心理变化,以及她与网友“星辰“建立联系并逐渐产生好感的过程,同时展现她与周围同学在感情观上的冲突与自我坚持。

第一章节

高一开学第三周的周四,程小雨在整理书包时发现了一张折叠成心形的纸条。她的手指微微颤抖,心脏在胸腔里跳得厉害,像是要冲破某种无形的束缚。她没有立即打开,而是将它塞进了语文课本的夹层里。

“小雨,放学后等等我好吗?我有话想对你说。“林远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青春期男生特有的那种故作镇定。

程小雨转过身,看到林远站在教室后门,阳光从他背后照进来,给他整个人镀上了一层毛茸茸的金边。他的手指不安地摩挲着校服下摆,喉结上下滚动。

“好。“她听见自己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放学铃声响起后,教室里的人很快走光。程小雨慢吞吞地收拾着书包,余光瞥见林远在走廊上来回踱步。她的心跳得更快了,手心渗出细密的汗珠。

“那个...“林远走进教室,坐在她前排的椅子上,转身面对她,“你应该看到纸条了吧?“

程小雨点点头,从书本里取出那张心形纸条,小心翼翼地展开。上面用蓝色水笔工整地写着:“程小雨,我喜欢你。不是开玩笑的那种喜欢,是认真的。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先从朋友做起。——林远“

她抬头,对上林远期待的眼神。那双眼睛亮晶晶的,像是盛满了星星。程小雨感到一阵眩晕,她知道自己应该说些什么。

“林远,我...“她深吸一口气,“我觉得你人很好,但是我们还不了解彼此...“

林远眼中的星星似乎暗淡了一些:“没关系,我们可以慢慢了解。“

“不,我的意思是...“程小雨咬了咬下唇,“我现在不想谈恋爱。“

教室里安静得可怕。林远低下头,盯着自己的球鞋看了很久,然后抬起头,挤出一个笑容:“我明白了。抱歉打扰你了。“

他起身离开,背影在夕阳下被拉得很长。程小雨坐在原地,感到一种奇怪的失落感。她拒绝他是因为真的没有达到那种“心动“的标准,还是因为她害怕这种突如其来的情感?

第二天,林远像往常一样来上学,只是不再主动和她说话。程小雨偷偷观察他,发现他课间总是和班上的文艺委员刘萱在一起。刘萱长发飘飘,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是班上公认的班花。

一周后的体育课上,程小雨因为生理期请假,坐在操场边的树荫下看书。远处,林远和刘萱在跑道上并肩慢跑,刘萱不知说了什么,林远突然大笑起来,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那个动作如此自然,如此亲密,程小雨感到胸口一阵刺痛。

“怎么,吃醋了?“同桌陈悦不知何时站在她身后,顺着她的目光看去。

“胡说什么。“程小雨合上书,“我只是在看他们跑步。“

陈悦在她身边坐下,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听说林远和刘萱在一起了。你拒绝他之后,他第二天就给刘萱写了情书。“

程小雨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啊。“陈悦眨眨眼,“他之前明明喜欢你,转头就去追别人,这不是很渣吗?“

程小雨摇摇头:“我拒绝了他,他当然有权利喜欢别人。“但说这话时,她心里那种微妙的不适感却挥之不去。

那天晚上,程小雨在日记本上写道:“为什么看到他和其他女生在一起,我会感到不舒服?明明我对他没有那种'非他不可'的感觉。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占有欲吗?但占有欲和真正的喜欢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时间如流水,转眼到了高二。文理分班后,程小雨选择了文科班,林远和刘萱则去了理科班。偶尔在走廊或食堂遇见,他们也只是点头示意,再无更多交流。

一个普通的周三下午,程小雨在图书馆自习时,对面的男生周子阳递来一张纸条:“能借我一支笔吗?我的没水了。“

程小雨从笔袋里取出一支备用笔递给他,注意到他接过笔时手指有意无意地擦过她的指尖。她抬头,对上他带着笑意的眼睛。

“谢谢。“周子阳说,声音低沉,“我是三班的周子阳。“

“程小雨,二班。“她简短地回答,然后低头继续做题。

接下来的几周,程小雨总能在图书馆、食堂甚至放学路上“偶遇“周子阳。他每次都会找各种借口和她搭话,有时是问作业,有时是讨论最近看的书。他的态度若即若离,既不过分热情,又不显得疏远。

“他绝对对你有意思。“陈悦信誓旦旦地说,“男生都这样,先试探,看你的反应。“

程小雨皱眉:“但我不喜欢这种暧昧不清的方式。如果喜欢一个人,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

“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有'感情洁癖'啊?“陈悦笑道,“现在大家都这样,先暧昧着,感觉对了就在一起,感觉不对就撤,多轻松。“

“这不是洁癖,这是基本要求。“程小雨反驳,“感情这么随便吗?难道不应该认真对待吗?“

陈悦耸耸肩:“你这种想法在我们这代人里简直是个异类。现在谁还谈那种'一生只爱一个人'的恋爱啊?太老土了。“

程小雨没有回答。

心理描写“我也不是想一生只爱一个人,但我觉得达不到真正喜欢的点,不是那个对的人,为什么要浪费彼此的时间,难道只是好奇心驱使尝试一下吗?”

她想起父母离婚前无休止的争吵,想起父亲离开时说的那句“我对你妈妈已经没有爱情了“。也许陈悦是对的,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她想象中的那种纯粹感情。

那天晚上,程小雨在一个小众文学论坛上发了一篇帖子:《这个时代还有纯粹的爱情吗?》

第二天早上,她收到一条私信。ID叫“星辰“的用户写道:“看到你的帖子很有共鸣。我也相信纯粹的感情存在,只是需要耐心等待和对的人。“

程小雨犹豫了一下,回复道:“但等待的过程太孤独了。周围的人都觉得这种坚持很可笑。“

出乎意料的是,“星辰“很快回复:“不可笑。珍贵的东西本来就不容易被理解。“

就这样,程小雨和“星辰“开始了频繁的线上交流。他们聊文学,聊音乐,聊各自对感情的看法。“星辰“告诉她,他是一名大学生,学计算机的,但热爱文学。他每天都会向程小雨报备自己的行程:起床、上课、吃饭、自习、睡觉...这种规律性给了程小雨一种奇怪的安全感。

一个月后的深夜,“星辰“突然发来消息:“小雨,我想我可能喜欢上你了。“

程小雨盯着屏幕,心跳加速。她打字:“但我们甚至没见过面,连对方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

“星辰“回复:“我喜欢的是你的思想和灵魂。外表当然重要,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视频。“

程小雨犹豫了。她喜欢和“星辰“聊天的感觉,但一想到要面对摄像头,看到真实的对方,她就感到一阵恐慌。最终她回复:“再等等好吗?我还没准备好。“

“好,我等你。““星辰“的回答让她松了一口气。

第二天课间,陈悦凑过来:“你最近老是盯着手机傻笑,该不会是网恋了吧?“

程小雨把手机锁屏:“只是交了个网友。“

“网友?“陈悦瞪大眼睛,“你连人家是男是女、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就聊得这么欢?这也太危险了吧!“

“我们聊得很投缘。“程小雨辩解道,“而且他每天都向我报备行踪,很真诚。“

陈悦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天啊程小雨,你拒绝现实中的帅哥,却对一个虚拟人物动心?你这'感情洁癖'也太双标了吧?“

程小雨愣住了。陈悦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她头上。她一直以为自己坚持的是纯粹的感情标准,但现在看来,这种坚持是否只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借口?

那天晚上,“星辰“照例发来晚安消息。程小雨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很久,最终回复:“我们能交换照片吗?“

消息发出去后,她的心跳得厉害。几分钟后,“星辰“回复:“当然。但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你曾经拒绝过的人换了一种方式重新接近你,你会给他机会吗?“

程小雨的手指僵在屏幕上方。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她颤抖着打字:“什么意思?“

对方发来一张照片。程小雨点开,映入眼帘的是林远熟悉的脸。照片里的他站在大学校门口,比高中时成熟了许多,但那双眼睛依然明亮如星。

“对不起,我骗了你。““星辰“——不,林远发来消息,“我只是想了解真正的你。高中时我被拒绝得太突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

程小雨感到一阵天旋地转。她扔下手机,冲到洗手间用冷水洗脸。镜子里的女孩脸色苍白,眼中满是震惊和困惑。她一直引以为傲的“感情洁癖“,她坚持的纯粹感情标准,在这一刻显得如此可笑。

回到房间,手机上已经有十几条未读消息。最后一条写着:“我知道你现在可能很生气,但我对你的感情是真的。这两年来,我从未真正放下过你。“

程小雨没有回复。她打开窗户,让夜风吹散脸上的热度。远处,城市的灯火如同星辰般闪烁。她突然明白,真正的感情洁癖也许不是对外在形式的苛求,而是对自己内心的尊重和城市。

她拿起手机,删掉了所有与“星辰“的聊天记录,然后给林远发了一条消息:“谢谢你的喜欢。但我需要时间想清楚,什么是真正的纯粹的喜欢。“

发完这条消息,程小雨关掉手机,在日记本上写下:“感情洁癖不是拒绝所有不完美的关系,而是在混乱中保持自我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