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整理成奏折

赵辰点了点头,景婷婷的这番话说到了根源这个问题他也发现了。

“你打算怎么做?”赵辰问了一声。

景婷婷说:“咱们可以动用一部分劳动力开挖引水渠。”

“在那一片的上游区域把江水引过去,沿着所有农田走一圈以后,再从下游排入江中!”

“这样一来,一旦到了干旱时节就可以引水浇地,避免成片绝收!”

对于这个想法,赵辰觉得可行性非常高,随后他开口道:“除此以外,我觉得还可以选在固定的区域打一些机井,比如每1000亩打一口深井,一旦引水渠里面没有水,还可以通过这些深井进行浇灌!”

“我赞成赵大哥的想法。”林冰清举了一下手,随后接着道,“但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打井,全靠人下去挖,挖的太深我们也不方便打水啊。”

赵辰看着她笑了一声道:“冰清我说的是机井,不是普通的水井。”

“什么是机井啊?”林冰清疑惑的问,景婷婷眼中也充满了疑惑,她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词。

赵辰给他们简单解释了一下。

“所谓机井就是用钻机打出来的井这种井通常不会有很宽的直径,只够往里面扔一个水泵的。”

“到时候我们买一些大功率水泵,直接把水泵扔到机井下面。需要抽水的时候把水泵充上电,水自然而然就上来了,根本不需要我们额外多费心思!”

“这样好啊,只要能用电解决的,尽量都用电解决,还能节省很多的人工。”林冰清激动的说。

景婷婷也没有见过水泵,不知道水泵是什么东西,但从林冰清的表现上来看这一条绝对可行,而且可行性非常大。

“只要赵大哥觉得没有问题,那我们就可以实行。”景婷婷说。

赵辰在地图上画了几个位置:“这几个位置我着重关注过,是最容易干旱的区域,日后设计允许趋势,一定要让设计者把这几个区域铺上密集的水渠网!”

别看这一片区域地处平原,理论上都是拥有着同样的天气,但由于土质不同赵辰标定的几个位置,水土流失更为严重一些,土地根本锁不住水。

将来要是能建设好引水渠,增强一下这一片区域的植被或许还能稍微强一些。

农业区域定好以后,他们又盯上了丘陵区域。

那一片区域不用想,肯定是要种桑树的,他们还要产出一定量的蚕丝销售回现的社会,换来更多更好的设备,继续建设大汉王朝。

“除此以外,我还准备投建化肥厂和饲料厂。”

“咱们大汉王朝所有人的生活标准都在提高,对于肉类的需求也变得空前大。”

“但是咱们本地的养殖户太少,想要长期依赖进口,显然有些不现实,倒不如丰富我们本地的养殖业,在那些不适宜种地的区域多养殖一些猪牛羊鸡鸭鹅。”

“贴近水边的位置,让他们去养鱼,我可以提供养鱼的网箱技术,这样一来,我们整个大汉王朝的肉类将不会缺失!”

……

商量了整整一下午,所有区域的具体规划都已经商量完,赵辰也让景婷婷将他们商量出来的结果整理成一个奏折,准备在隔天的早会上跟所有大臣们谈一谈。

要不怎么说任何事情都要亲眼去看一看,在地图上,赵辰看到那些特殊的地形地貌或许会觉得有些特殊并不会太过在意,但是亲眼见证。过以后却能从中看到利弊。

古人那句话说的果真一点没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走过这些地区,给赵辰第一直观印象就是他对这些地区的规划心理更强了,而且也有了更清晰明确的目标。

经过几人磋商决定,最后把饲料厂和化肥厂建设在了群山环绕之中。

化肥厂关乎着种地,饲料厂关乎着养殖。

一旦这两个位置被别人攻陷,将会让整个大和王朝处于被动当中。

还不如提前先将这两个地方安插在除核心领地外最安全的位置。

这样一来就算真的有大军压境,他也没什么可害怕的。

当天晚上,景婷婷把整理好的奏折带到了赵辰的房间。

“赵大哥我都整理完了,你要不要先看一眼,心里也有个数?”

赵辰前期手来,结果奏折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要怎么说文化深厚一点确实是好事,景婷婷的字写的特别好看,就像她这个人一样,怎么看都让人感觉到眼睛很舒服。

总体来说,她把能够总结的都已经总结完了,日后的经济建设以及建设方向,她也写在了作者的最后面。

赵辰点了点头,表情非常满意。

他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景婷婷。

可能是因为在家的缘故,景婷婷穿的比较随意,也比较单薄。

赵辰看了一会儿,一时有些心猿意马。

“今天晚上留下来吧,可以吗?”他轻声问道。

景婷婷点了点头说:“当然可以,我本来就是你的女人,你有要求我当然会竭尽所能满足!”

说把她主动掀开赵辰的被子,爬上床去。

……

第2天早上,赵辰起来以后,立刻让人通知了所有官员前来开会。

最近这些天这些个官员也都没闲着,各自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忙活着。

见证了大汉王朝一步一步崛起,他们也逐渐有了归属感,也想把大汉王朝建设的更加美好。

“来吧各位,咱们先说一说今天早会的议题,这些天我在外面转了很多圈,把咱们新收来的那一部分地皮仔细看了看!”

赵辰展开地图。

“这是昨天我根据咱们这一片区域想到的一些建设意见,大家都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他把景婷婷递上来的奏折复制了几份,发给了群臣。

大臣们看到这份详细的建设意见报告,一个个赞赏有加。

“陛下曾认为这样的建设意见已经非常全面了,我们真的想不到更好的意见了。”聂龙刚站起身来,认真的说。

由他带头,其他几名大臣也跟着附和:“没错,确实没有更好的意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