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在沈阳不治身亡。临终时,他未能指定继承人,留下了一个悬而未决的王位问题。这可把大家给难住了。要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这王位继承人问题,一下子就成了当时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大事。
说起这继承人,努尔哈赤原本很看好自己的长子褚英。褚英跟随着努尔哈赤东征西讨,在开创基业的道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功可谓是赫赫有名。
但话说回来,褚英虽说英勇善战,作战相当勇猛,可他这人有个大毛病,心胸狭小得就像针鼻儿似的,还特别固执己见,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还不算完,他还老是欺压自个的兄弟,规定自己的弟弟们要是有什么事,得先向他报告,得到他的同意才可以去做。更过分的是,褚英还总是拉拢其他的部将,想自己单干,搞个独立王国,想自立山头。
努尔哈赤知道这些事以后,大发雷霆,对褚英进行了严厉的申斥。褚英根本就不当回事,一点悔过的态度都没有,最后没办法,努尔哈赤只能狠狠心,把他给处死了。
褚英这一死,努尔哈赤就让自己的次子代善来辅佐自己。代善为人特别宽厚,处理事情的能力也比较突出,看着还挺靠谱的。可谁能想到,后来他和大妃乌拉那拉氏传出了一段绯闻,这两人的关系不干不净。努尔哈赤一听说这事儿,气得火冒三丈!但毕竟他年纪大了,精力也有限,也只能对这两人稍微惩处了一下,就没再深究这件事。打这以后,努尔哈赤就把这继承人问题先搁到一边儿,一直到死前,都没把最终的人选给确定下来。
要论当时的实力,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还有皇太极,都是王位的有力争夺者。这四个人分别掌管了满洲八旗中的五旗,皇太极掌正黄、镶黄两旗,是这里头势力最大的,也最得人心。
努尔哈赤因为乱伦的绯闻把代善给申斥了,这一来,代善就失去了部族里的信任。阿敏虽说也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可在征战的过程中,犯了屠城劫掠的大错,这在当时可是大罪过。
莽古尔泰是皇太极的五兄,可脾气暴躁得像头狮子一样,居然还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名声臭大街了。这么一比较,皇太极这时候继承王位,那可真是众望所归。
可谁能想到,这时候半道杀出个程咬金,这人就是和代善有不正当关系的大妃乌拉那拉氏。乌拉那拉氏有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这三个儿子在当时也分别掌管着正白旗、镶红旗和镶白旗。虽说他们当时年纪都还小,可乌拉那拉氏心里怕,怕自己一失势,儿子们将来没好果子吃。于是,她就盘算着让自己的儿子多尔衮继位。
努尔哈赤临终那会,只有乌拉那拉氏在旁边伺候着。等努尔哈赤一咽气,乌拉那拉氏就立马假传遗嘱,说:“多尔衮继位,代善辅政。”这话刚一说完,好家伙,众人群情激愤,一下子就炸开了锅。代善心里有鬼,吓得赶紧闭上了嘴,不敢吭声。皇太极这帮人可不是吃素的,他带着其他人带头闹起来,大声叫嚷着反对多尔衮继位。为什么呢?毕竟当时多尔衮才只有十四岁,年纪实在是太小了。
皇太极鬼精鬼精的,他使了个手段,把努尔哈赤的近侍找过来,让这近侍作证说,当时努尔哈赤临死的时候留下遗言,让大妃乌拉那拉氏为他殉葬。
说罢,皇太极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宣布了这件“遗言”,说完就逼迫乌拉那拉氏给努尔哈赤殉葬。这真是“群狼扑弱虎”,结果这乌拉那拉氏在努尔哈赤死后还不到一天,就被逼迫得没办法,上吊自杀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被皇太极用弓弦给勒死的),就这么为努尔哈赤殉葬了,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在那无人照看。
按理来说,满族当时虽说有殉葬的习俗,可这也有俩条件。一是得是自己特别宠爱的妃子,二是得是没有幼子需要抚养的。先不管这遗言是真是假,就光说这乌拉那拉氏,她有三个幼子需要照顾,就不符合第二个条件。可这权力的争夺残酷得很,自己势单力薄的,根本没法反抗,最后也只能被牺牲掉。
乌拉那拉氏这事解决之后,皇太极在一众人的拥护下,顺顺利利地登上了王位。已经开始懂事的阿济格、多尔衮,还有还懵懵懂懂的年幼弟弟多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母亲被人逼死。
后来多尔衮做出无耻盗嫂的事,大概也有几分报复的成分在里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