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皇太极猝死之谜

大清崇德八年(1643)八月九日,皇太极像往常一样,忙碌了一整天。他在赏赐外藩蒙古客人、为后妃公主挑选缎匹和财物的喜庆氛围中度过,到处都欢天喜地的,一点都看不出皇太极有病的样子。

可谁能想到,到了晚上亥刻,51岁的皇太极正稳稳当当地端坐在盛京清宁宫东一间寝宫的南炕上,突然就没了气息,这可太让人意外了,一下子就有好多人犯嘀咕,皇太极之死也就成了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

关于皇太极之死的说法众多,有人说,皇太极是被庄妃和多尔衮合谋害死的。说这两人早就好上了,那天晚上正在偷偷约会,巧就巧在让皇太极给发现了。这两人一害怕,临时起意,就把皇太极给害死了。

还有人说,他是累死的;也有人讲,他是死于脑溢血。更有人在传奇小说里说,皇太极造了太多“孽”,说不定是遭人刺杀而死。

这么多说法,到底哪一个更接近真相呢?结合皇太极的实际情况来看,他突然暴毙,极有可能是由下面三重因素一块儿导致的。

第一重因素:情感因素。

古代的帝王,三宫六院是很平常的事。不过呢,帝王也有真感情。像光武帝刘秀和阴丽华,唐玄宗和杨贵妃,隋文帝和独孤皇后,都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爱情佳话。皇太极和海兰珠,也算是一对传奇恋人!

海兰珠来自蒙古科尔沁草原,26岁的时候,嫁给了43岁的皇太极。这两人,那真叫一个琴瑟和鸣,形影不离。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以后,海兰珠就被册封为宸妃、东宫大福晋,地位仅次于中宫皇后。而且,她的居所还被赐名为关雎宫,这得多受宠啊!

可好景不长,海兰珠因为痛失爱子,整个人就变得精神抑郁,心情也不好了,身体状况直线下降。

崇德六年九月的时候,皇太极正远在松锦之战的前线,突然接到宸妃病危的信。皇上肯定是心急火燎,马不停蹄地就往盛京赶。听说,他日夜兼程,六天就累死六匹战马。

但让人难过的是,还是没见着宸妃最后一面。皇太极悲伤到了极点,在恸哭中都昏迷过去了。等醒过来以后,整天茶饭不思,寝食俱废。

在宸妃办丧事的那段日子里,所有的娱乐活动都停了。同年春节,都不举行朝贺了,宴会啥的也一律停止,就连收降洪承畴、祖大寿等明朝将领的宴会,他都没心思参加。

一个身经百战的老皇帝,对自己的爱妃这么深情执着,在历史上那可真不多见。

宸妃突然这么一走,对皇太极的精神打击可太大了。他50岁的时候,就感叹自己身体不行了,还说“山峻则崩,木高则折,年富则衰,此乃天特贻朕以忧也。”从这话里,就能听出他对自己的身体有多担心。

其实,皇太极的健康问题,早在锦州围城的时候,就已经露出了苗头。这第二重因素,就得说战争对身体的过度消耗了。

按《清史稿》里记载,崇德五年,锦州围城刚开始,皇太极就病了。七月的时候,“上幸安山温泉”。

打仗正关键的时候,皇上还有心思去泡温泉?这里头,另据《清太宗实录》里说,是因为“圣躬违和”。

那皇太极这身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崇德六年(1641年)七月,松锦之战打到了关键时刻,清军被明军给反扑了,战场形势不好。八月上旬,前线求救,可这时候的皇太极身体出状况了,鼻子“噗噗”地大量流血,止都止不住。这鼻血就是他去安山疗养的原因。

皇太极十一日接到紧急增援的消息,可因为身体不对劲,出兵的日子就只能往后拖。到十四号,他心里十分着急,拖着带病的身体,还是得出发。

这一路走下来,他就一直流着鼻血,严重的时候只能用碗接着。白天黑夜连着赶,走了500多里,到八月十九号,才到了松山附近。皇太极决定实行围锦打援的策略,要跟明军决一死战。

皇太极一到前线,片刻都没休息。从八月二十号开始打,一直打到二十六号,这战争的强度,不是一般的大!

松锦之战前前后后,愣是打了两年多。可真正的关键会战,就是上面说的这一周,短短几天,明军就损失了五万多兵力。

《清太宗实录》里都记着:“是役也,计斩敌众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明军死者甚众,所弃马匹、甲胄以数万计。”这足以看出,战争强度有多大!

皇太极作为一军之主,啥事儿都得操心,精神一直高度紧张,对身体的消耗可不是一星半点儿。

到九月十三号,皇太极又收到海兰珠病危的信儿。这之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路,日夜兼程六天。失去爱妃的痛苦,加上鼻血这毛病,皇太极从这以后,身体是一病接着一病,状况是越来越差。

从崇德七年十月到崇德八年八月,《清太宗实录》里写着,这期间他好几次因为“圣躬违和”大赦天下。

其中四月初一,因为“圣躬违和”,他连着两天向盛京及境内各寺庙祷告,还施了不少白金,这在朝鲜史书里也有记载。

崇德七年之后,明清之间来到了最后的关键时期,皇太极为国事那是日夜操劳,加上年纪也大了,又碰上丧妃之痛,身体里的火“噌噌”往上冒,头晕目眩的,病情加重。这样一来,引发中风,突然就没了,那也是很有可能的事儿啊。

不过呢,这推论到底有没有依据呢?

第三种因素:疾病突发的罪魁祸首。

据《清史稿》记载:“上仪表奇伟,聪睿绝伦,颜若渥丹寒而不慓。”从这能看出来,皇太极身子骨比较胖,这是中年人发福的常见样子。

按现在医学分析,高血压这病,多发的人群,一是年纪大的;二就是生活方式不健康、长得胖的;还有就是长期处在嘈杂环境里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嘈杂环境会让人交感神经兴奋,身体就释放茶酚胺类物质,这样一来,心跳就快了,外面的血管就收缩了,时间长了,很可能就得了高血压。

再瞧瞧皇太极,首先,他身体是真胖;其次,据相关资料显示,清朝人平均寿命在47岁左右,皇太极死的时候52岁了,妥妥算老年人了;最后,他死前正赶上明清较量的关键时期,一直劳累,精神高度紧张。

这么看来,各种得高血压的条件,皇太极都占全了,所以很可能诱发高血压。

按现代医学分析,高血压可是中风的主要原因。皇太极老是流鼻血,极有可能就是高血压闹的。据医学上说,高血压一级二级一般不会流鼻血,要是三级以上,就可能流鼻血。

如果真是这样,皇太极可不是自然死亡,而是多种因素加一块儿导致的。情感上的刺激、高强度的战争,再加上高血压发作,最后引发脑溢血,就这么突然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