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文明(3)
- 幕后黑手:我创造科学怪谈
- 秋日萧瑟
- 2023字
- 2025-06-29 00:42:09
张明凡退出贴吧,打开浏览器,搜索“占尼契手稿”。
“没有…”
确实搜到一些栏目,就是一点进去就是404。
“妈呀…”
张明凡突然有一种站在历史的交叉口的感觉。
那滚滚洪流正铺天盖地而来。
晃晃脑子,把那种历史中的震悚感摇走。
他比谁都明白,反正自己就一小小民众,真有大事也轮不上自己。
平常谈论的那些,他心中都是半信半疑,浅信可以,你让他内心从此真信了,他不是傻瓜。
但是这次…
好像来真的了。
虽然照样还是和他没什么关系,但是那种震悚感让他感觉自己好像一个宇航员在太空中看着地球那样。
从来就没真正了解过地球。
那种说不上来的震惊感、宏大感一下子把他激的精神。
张明凡吞咽着的唾沫打开b站。
他记得B站上面有人讲过不少关于魔法的,肯定也有这副手稿的讲解。
没了。
都没了。
张明凡扯下耳机,躺在床上看着上铺的床板,不知在想些什么。
白头大区,耶鲁大学。
一个有些秃头的中年男子带领着一副全副武装的执行队闯了进来。
“你们不能这么干,你们应该先下达通知!”
一个教授拦住了在校园中横冲直撞的执行队。
“现在是夜晚,学生们需要休息。”
“抱歉。”中年男子说着抱歉,但是却毫无抱歉的意思他从包里掏出一张证件,“我想,校长应该收到通知了,这是我的证件。”
看着那张证件,教授也说不出话来了,不论是真是假,但是对方的部队是货真价实的,起码自己肯定拦不住。现在对方说已经通知过校长,还拿出了证件,自己也算是有台阶下了。
看着面色难看的教授让开。
秃头中原男子面色不动。
指挥着执行队迅速前进。
来往的学生们看着,也不敢有什么动作,毕竟对方的执行队抄的是真家伙。
更别说那种高级防弹衣还有夜视仪。
学生们纷纷让开道路,只是还有些止不住的窃窃私语。
猜测他们到底是来干什么的?
有人泄露大区机密。
还是说某一位教授做出了重大科研发现。
图书馆。
一些学生还在这里进行着翻找资料,或者是干些别的事。
年老的图书管理员在前台翻阅着古老书籍。
“砰”的一声,图书馆的大门被打开了。
图书管理员站起来,下意识就要斥责。
然后就看见一支全副武装的执行队,极为规整的小跑了进来。
图书管理员心脏狂跳。
默默的坐了回去。
看着架势,绝对是真的。
只是难道图书馆里藏了什么绝密资料不成?
很快,执行队迅速的包围了一个书架。
持着木仓背对着书架,围的水泄不通。
眼神紧紧盯着那些好奇的学生们。
似乎只要他们敢过来,他们就敢开。
踏踏踏皮鞋踏在光滑地板上的有力声音传来。
秃顶中年男子看向畏畏缩缩的图书管理员,掏出那本证件。
“你好,我需要借阅占尼契手稿。”
说着也没等图书管理员点头,径直走到被部队包围的书架前。
部队让开一条缝隙。
秃顶中年男子似乎早有准备,看都没看便迅速抽出一部枯黄的书籍。
打开,翻了两眼,眼中满是满意。
旁边一个全副武装的男子迅速凑了上来,打开一只手提箱。
这只手提箱不比其他的手提箱,其他手提箱都是内部空间巨大,只有一层壳子,这只手提箱除了中间的一点空档之外,其他地方全是实体。
秃顶中年男子郑重其事的把手稿放进手提箱的空档之中。
然后,手摸向手提箱中一个实体的地方。
咔啪一声,一个漆黑的盖子落了下来,上面带着密码锁。
秃头中年男子迅速把盖子合上,正好能遮住那处空缺。
然后又是一层盖子。
连续盖了3层之后,才把手提箱合上。
然后掏出一串钥匙挨个插进手提箱四处的锁孔中进行机械锁。
最后,将它放进了一个周围部队抬过来的大铁箱里。
上完锁,输完密码,测了瞳孔之后。
秃顶中年男子才终于露出笑容。
“非常抱歉,各位先生、小姐们。”
头顶中年男子说的彬彬有礼,脸上保持着平易近人的笑容。
他一直跟在大铁箱的后面走到门口的时候,他转头对着站起来的图书管理员说道。
“非常抱歉,先生,关于图书馆大门的修理钱,我们会出资的。”
说着,他略微侧头,“请各位绅士小姐继续刚才的活动,就当我们没有来过。”
然后毫不犹豫的踏出了图书馆。
校长办公室,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不住的擦拭着头上的汗珠。
翻阅着自己之前为了维护古籍的完好性,所特意制造的占尼契的复印件、抄写本。
时不时对着电脑上的图片看两眼。
老议长接到电话,从电话里听到了耶鲁大学发生的一切。
“嗯,好,我知道了。”
“根据情报,还有一些复印件和手抄本,很好很好。”
放下电话,老议长眼中全是波澜。
他拿起桌子上的文件。
全是一些珍贵的古董文稿,上面无一例外,全部提及了失落的文明。
失落的城市。
还有部分看不懂文字的古代手稿。
火土
一些研究过占尼契手稿的人纷纷被传唤。
一些在颤音和快脚上做那种古老文明的流量视频的博主也被传讯。
还有部分和尚道士也被传唤。
捉迷区的喇嘛们接到电话,要紧急安排将收藏供奉的古象熊大藏经全部整理并等待专人来接收。
各种描述,史前的宗教经文。
类似于《古象雄大藏经》的书籍。
那些古老典籍所收藏的地点、收藏家都接到通知,将会有专人安排来转运。
有名的收藏家接到了电话,没名气的也接到了电话。
一些从没炫耀过自己收藏了某某书籍,仅仅是自己收藏翻阅的收藏家这时才发现,国家机器的庞大力量。
原本就吵得愈发激烈的去南极洲的名额变得更加激烈。
甚至院士们亲自下场,考察他们的真材实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