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七,双圣生辰这日,长安落了场薄雪。
沈砚在太庙祭祖时,发现供案上的长明灯比往年多了一盏。灯座刻着“裴琰“二字,灯油里混着金粉,照得牌位上的字熠熠生辉。
“陛下不知道?“老祭司颤巍巍地添油,“是太皇太后吩咐的,说忠勇侯当得起这香火。“
沈砚轻抚灯座,指尖沾了点金粉。十七年了,裴琰这个名字终于不再是禁忌。他转身望向偏殿,那里新添了两块牌位——“皇考景皇帝“与“皇妣孝懿皇后“,是先帝与裴沅的灵位。
“陛下!“小禄子匆匆跑来,“边关急报!“
军报上的火漆印是周承烨的私印。沈砚展开羊皮纸,上面只有寥寥数字:「狄虏异动,疑似寻物。兄可记得金簪暗格?」
金簪...沈砚猛然想起当年太后交给他的那支莲花金簪。暗格里的“千机解“已经用在承烨身上,簪子则收在尚宫局库房。
尚宫局的锁被撬过。沈砚盯着门闩上新鲜的划痕,不动声色地按剑而入。库房里静得出奇,只有他的靴子踩在青砖上的回响。
“出来吧。“
帷幔后传来布料摩擦声。沈砚剑尖一挑,露出个瑟瑟发抖的小太监,怀里正抱着那支金簪。
“奴、奴才奉命来取...“小太监抖如筛糠。
“奉谁的命?“
“安、安乐公主...“
沈砚冷笑,剑锋抵上小太监咽喉:“公主此刻在慈宁宫陪太皇太后抄经。“他挑开对方衣领,露出锁骨处的火焰纹身——和赫连明珠一模一样!
小太监突然暴起,手中金簪直刺沈砚咽喉!电光火石间,一支羽箭破空而来,穿透刺客手腕。金簪“当啷“落地,滚到一双锦靴前。
“朕的箭法可有长进?“周承烨弯腰拾起金簪,肩头还落着边关的风雪。
沈砚收剑入鞘:“不是说后日才回?“
“抓到个有趣的舌头。“周承烨从怀中掏出卷羊皮地图,“北狄王庭在找这个。“
地图上标注着漠北各处矿藏,最醒目的是红笔圈出的“落凤坡“。沈砚心头一跳——当年镇北侯就是在此处中伏身亡。
“金簪是关键。“周承烨旋开莲花底座,“暗格里本该有张薄绢...“
话音戛然而止。金簪暗格里空空如也,只有极浅的粉末痕迹。沈砚沾了点闻闻,是麝香与冰片的味道。
“太皇太后。“双生子异口同声。
慈宁宫的地龙烧得极暖。太皇太后正在教安乐绣花,见两人进来,笑眯眯地招手:“来尝尝新做的松子糖。“
沈砚亮出金簪:“祖母,暗格里的东西...“
“在这儿呢。“老人从袖中取出块巴掌大的薄绢,“当年阿蘅缝在衣襟里带出来的。“
薄绢上是幅精细的矿脉图,落凤坡处标着个小小的凤凰标记。周承烨瞳孔骤缩:“这是...“
“漠北最大的精铁矿。“太皇太后轻抚安乐的发梢,“萧远山私铸兵器的原料,也是他勾结北狄的铁证。“
安乐懵懂地抬头:“皇祖母,那为什么...“
“为什么现在才拿出来?“老人笑着把松子糖塞进她嘴里,“因为时机未到啊。“
原来当年沈昭仪殉葬是假,携密信出逃是真。她将矿脉图藏在金簪里交给太后,自己则死在追兵箭下。而萧远山至死都不知道,他最想销毁的证据,一直就在太后发间。
“北狄新可汗蠢蠢欲动,就是因为找到了落凤坡的矿洞。“太皇太后将薄绢一分为二,“现在,该彻底了结这段恩怨了。“
沈砚接过半张薄绢,忽然发现背面还有字迹——是首诗:「双凰涅槃日,金簪重光时。欲解其中意,太庙铜钟知。」
铜钟...沈砚与周承烨对视一眼,同时想起太庙偏殿那口移开后露出暗格的铜钟。
暮色降临时,双生子跪在太庙铜钟前。钟内壁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全是景和十四年枉死的将士。最上方是两个并排的名字:「裴琰沈蘅」,周围画着心形花纹。
“原来如此...“周承烨轻触刻痕,“父亲与沈昭仪...“
“是恋人。“太皇太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当年阿蘅假死出宫,就是为了给镇北侯府报信。“老人眼中泛起泪光,“可惜两人最终都...“
沈砚抚过那些名字,忽然摸到个凸起的铜钉。用力一按,钟内弹出个暗格,里面是把生锈的钥匙和封泛黄的信。
信是裴琰笔迹:「若有人见此信,请将钥匙交予吾儿。落凤坡矿洞深处,藏着萧家通敌的铁证。吾与阿蘅虽死无憾,只愿沉冤得雪...」
钥匙上缠着褪色的红绳,与当年裴琰束发的一模一样。周承烨攥紧钥匙,青铜剑在鞘中嗡鸣。
“我去。“他斩钉截铁,“这次该我了。“
沈砚摇头:“双圣不可同时离京。“
“那就微服私访。“周承烨眨眼,“就像我们小时候计划的那样。“
太皇太后突然咳嗽起来,帕子上点点猩红。沈砚连忙扶住她,却听老人低声道:“傻孩子,你们以为...哀家为何选在此时交出密图?“
御医诊脉后脸色凝重。沈砚看着老太医颤抖的白胡子,突然想起十七年前那个雪夜,孙思邈也是这样为太后把脉。
“油尽灯枯。“老太医跪地哽咽,“太皇太后她...怕是熬不过这个冬天...“
安乐“哇“地哭出声来。周承烨一拳砸在柱子上,震得铜钟嗡嗡作响。唯有太皇太后自己神色平静:“够了,哀家活得够久了。“
她招手让双生子近前,枯瘦的手指抚过两人面庞:“记住,落凤坡的矿洞要炸毁,但证据要带回来...萧家虽灭,朝中还有余党...“
“孙儿明白。“沈砚握住老人颤抖的手,“您放心...“
“最后一件事。“太皇太后从枕下取出个锦囊,“等哀家走了再打开。“
那夜,慈宁宫的灯亮到天明。沈砚和周承烨轮流守在榻前,听老人断断续续讲那些尘封的往事——沈昭仪如何女扮男装混入军营,裴琰怎样在雪夜送她翡翠耳坠,太后又是如何用假死药救下阿蘅...
“她本该活下来的。“太皇太后望着帐顶,“都怪哀家疏忽,让萧远山发现了端倪...“
五更鼓响时,老人突然精神起来,非要安乐为她梳妆。当朝阳第一缕光照进窗棂,她戴着那支莲花金簪,永远闭上了眼睛。
锦囊里是半块虎符和封信:「吾孙亲启:哀家去后,速离长安。萧家余孽必趁机作乱,可引蛇出洞...」
丧钟响彻九重城阙。沈砚站在漫天飞雪中,看着宫人们换上白灯笼。周承烨不知何时立在他身侧,肩头积雪半寸厚。
“三日后发丧。“沈砚轻声道,“我们明早就走。“
一支羽箭突然破空而来,钉在两人之间的柱子上。箭尾绑着张字条:「欲知金簪全貌,今夜子时落凤坡」。
字迹娟秀,像是女子所书。沈砚与周承烨对视一眼,同时想起赫连明珠死前那句“你永远...“——她没说完的,或许正是这个秘密。
当夜,一队黑衣骑士悄然离宫。为首的两人披着粗布斗篷,腰间却挂着青铜剑与银锁。风雪中,隐约传来铜铃般的轻笑:
“皇兄,这次我可要跑快点。“
“赌什么?“
“就赌...谁先抓到那条漏网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