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文武朝争

东突厥一直是唐朝初期最有威胁和破坏力的邻居,武德年间更是频繁袭扰中原,而对于李世民来说,“渭水之盟”的耻辱若是不报,恐怕觉都睡不安稳。

于公于私,李世民都要打这场战。

派李靖统兵出征,李世民有想过能胜,甚至想过能灭掉东突厥,但是还能活捉颉利可汗,这就是额外的惊喜了。

庆贺!大喜之事必然要庆贺!

只是李靖大军还未返回,颉利可汗也还在押送过来的路上,即便是要办宴席庆祝,也得等正主到了再说。

而且大战胜利后,还有非常多的事情,包括对大军的犒赏,怎么控制打下来的疆域,还有对西域各国接下来的政策,都需要皇帝亲自拍板。

眼下这个情形,“朝参礼”是进行不了了,李承乾只能乖乖在旁边站着,看着自家父皇大声下旨,召集内阁和六部进宫,而母后则是默不作声的带着宫女们离开。

后宫不得干政,长孙皇后在这一点上非常注意分寸。

李世民下完旨,抬脚就要往两仪殿走去,眼角撇到边上的李承乾,心思微动:“太子也一起过来听政!”

要说李世民对李承乾这个儿子,早期也确实很看重,刚登基就立了太子,还请了名师教导学业,更是早早就让参朝听政,因此现在“开小会”叫上他,倒也不奇怪。

李承乾也没多想,跟在李世民后面就走,却没有注意到身后刚过来的,一群穿着皇子皇女服饰的小家伙里,正有一双满是嫉妒的眼睛紧紧盯着自己。

--------------

到两仪殿的时候,重臣们已经在殿里恭候了,趁着大臣对李世民行礼的时候,李承乾赶紧站到文臣队伍的最前面,左右看了看,见身后有一根大柱子,果断往后退了一小步。

李世民在上首坐定,尚书仆射房玄龄就上前一步,将过来路上匆忙想出来的想法,大致说了下。

结果李世民还未置可否,就听到一阵怒吼:“房玄龄你欺人太甚!将士们提着脑袋跟突厥人血拼,朝廷就这么对待他们吗?那些突厥崽子杀我大唐百姓的时候,可没手软过!”

又有一中年男子上前一步阻拦:“程将军,非是房相不愿意赏赐将士,实在是连连天灾,朝廷真没钱了啊!”

“放NN的屁!”

“你!!!”

“我也觉得房相此言不妥,朝廷再困难,也不能就此寒了将士们的心吧!”又有一个穿着盔甲的将军出列。

很好,符合对朝堂争斗的刻板印象。

李承乾把脑袋往回又缩了缩,争吵的原因,无非就是文臣希望少封赏些,把银钱尽量用在治理民生上,而程咬金等武将自然不答应,想要为将士争取更多的封赏。

历史课本上的名人们,就在自己面前唾沫横飞,毫无形象,李承乾只安安静静的依靠在柱子后面看戏,丝毫不打算参合进去,没见皇帝都不管吗?

不仅不管,还抱着那份捷报,自顾自一脸微笑的看着,只是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几番争吵下来,程咬金怒目圆睁,眼瞅着就要动手,杜如晦眼疾手快,冲着皇帝大声喊到:“陛下!臣等此番建言绝无二心,恳请陛下定夺!”

恍惚间听到有人在喊自己,李世民总算是回过神来,见众人吵得也差不多了,先是叫停已经脱了靴子的程咬金,然后又命户部尚书戴胄捡回笏板,扫视一遍,问道:“太子呢?跑哪去了?”

听到皇帝点名喊自己,知道躲不下去了,李承乾赶紧从柱子后面绕出来:“儿臣在!”

李世民发问:“太子怎么看?”

猛然被皇帝这么发问,李承乾脑子也是有些懵,不过想到让皇帝让自己来旁听,本就是为了锻炼自己,此番询问,并不是真想问自己的看法,应该只是想考校一下。

不过看了看刚刚还乱成一团,现在假装老神在在的文武大臣,李承乾却很是头疼,对于这个问题,不管偏向文武哪方,都容易让朝臣误会自己的政治偏向,若是就此卷入朝堂斗争中,必然会严重影响跑路计划。

不回答是不行的,不过也不能正面回答。

仔细想了想,李承乾还是决定换个思路:“儿臣以为程将军的话很是在理,但毕竟户部确实没钱,这也是实情,所以得先挣钱,才能给将士们赏赐。”

李世民本也没想着从自己这个不过十多岁儿子口里问出什么有用的建议,不过听这么一说,倒是起了几分挑逗的兴趣,继续追问:“那朝廷该怎么挣钱呢?”

“儿臣前些日子出宫的时候,偶然间听到路上有两名游侠打扮的人交谈,据说是东海以北,有一座岛屿,岛屿之上有银山,儿臣就想,若是此事当真,届时派军挖出银子来,朝廷不就有钱赏赐将士、填充国库了吗?”

哗!!!

此话一出,殿内气氛瞬间就变了,一道道或震惊、或怀疑的目光扫视而来,皇帝李世民用犀利的眼神望着自己,语气却很是平静:“哦?当真?”

“当真!”

李承乾丝毫不惧,反正自己也没说假话,小日子的石见银山储量的确非常庞大。

“那两游侠何在?”

李承乾故作遗憾:“请父皇恕罪,当时行人众多,儿臣只听到这么几句,再想派人去找的时候,这两人已经不见踪影了。”

李世民很是失望,皱着眉头不死心的追问:“东海以北?叫什么岛?”

“似乎是叫什么扶桑?岛上有一国,名叫倭国。”

这个时候岛国应该是叫倭国,自称“扶桑之地”,也就是自吹是中原神话里凤凰栖息之处,如今算算时间,应该刚刚派出“遣唐使”,准备来大唐捞一笔。

而大唐这边,却对倭国并没有什么了解,因此在倭国使者故作谦卑的姿态下,给出了不少好东西,还教了他们许多文化制度,却万万没有想到,养出了一条白眼狼,也为后世留下了祸根。

如果能趁着现在使使绊子,让大唐雄心勃勃的目光关注到岛国,或许就不一样了。

如今弱小的岛国,绝对承受不住大唐的注视。

皇帝李世民听到儿子这番话,也很是诧异,原本听说太子昨日下午似乎沉迷游侠传记,担心小小年纪的他荒废学业,所以打算借着朝争,敲打敲打这小子,免得忘了自己身份。

不过却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一个惊喜,那翻看游记的举动,难道是打算找银山的线索?

朕错怪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