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赵顼抬出个“天下苍生”
- 我是宋神宗,先坑自己人
- 爱做梦的机器人
- 2087字
- 2025-06-18 23:53:45
“为何?”
御座之上,赵顼生冷地问道。
这个世界就很奇怪,很多事情上都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但到了经商,怎么就是只许百姓赚钱,不许朝廷下海。
我不理解!
我不明白!
“官家。”
“汉时董仲舒曾言,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此上天之理,而亦太古之道,天子之所宜法以为制,大夫之所当循以为行也。”
“安石之言,重利轻义。昔日桑弘羊欺汉武帝,以利为利也,乃害仁义、乱人伦而坏风俗,亦不可胜言矣!”
……
司马光旁征博引,滔滔不绝说了一通,意思就是朝廷这样经商是不对的,是不符合道义的。
从根本上说就是不符合儒家理念。
用现代时髦的话讲,你王安石的均输政策,就是政治不正确!
“司马光,说得好啊!”
“说得好啊!”
司马光说完,朝中许多大臣皆是躁动了起来,特别是那些反对变法的大臣。
虽然无声,但心里的赞美已经直接挂到了脸上。
赵顼又看向了王安石。
王安石沉静了一下,抬眼迎着周围众人审视的目光,“司马翰林所言,看似体恤民情,实则困于旧制,乱于古制。”
殿内空气有些凝固。
王安石踱步转身,指向殿外:“何为仁义?空谈礼乐经文,任由豪强兼并土地,百姓卖儿鬻女?”
“让耕者有其食,织者有其衣,这才是真正之仁义!”
“均输法非与民争利,而是取不仁之利,补天下万民之不足。”
“实为真正之仁义。”
“王相此言差矣!”司马光开始反驳。
“朝廷若贪商贾之利、夺百姓之财,看似充盈国库,实则是竭泽而渔!民心一失,社稷根基动摇。”
“国家当务农桑、节用,不当言利!”
见赵顼眉头微蹙,王安石趋前半步,“昔商鞅变法,秦人谤之;孝文改制,鲜卑怨之。”
“然变法非为一时之利,乃为万世开太平。”
“好了!”赵顼拦住了王安石和司马光。
“朕既然让王相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让王相主持变法,那此事就王相来做。”
“至于桑弘羊之论,不必再提!”赵顼看向了司马光。
“这好与坏,就由天下苍生来评判。”
赵顼抬出个“天下苍生”,将所谓“董仲舒”“仁义”之流,统统扫了下去。
……
司马光带着失落下了朝,王安石则是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了。
朝中诸多大臣,则是左右迷茫。
“罢了!”
“先走着看!”富弼叹息一声。
这风暴吹起来了,后面怎样,走着瞧好了,若有倾覆之威,他这个老宰相,再出来保驾护航。
曾公亮也摇着头出了垂拱殿。
……
王安石行均输法,先从江南东路、江南西路、淮南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两浙路开始。
这是大宋的最富庶的“东南六路”。
王安石一纸命令,六路发运使齐奔汴京,听从王安石的安排。
同时,在汴京城中,王安石成立了均输物资信息沟通部门,总揽均属物资的调动。
一切看起来都不错,差的就是资金了。
王安石进宫朝着赵顼询要,赵顼直接从内藏库中拨付了一百万缗。
不过,这钱是要还的。
这是内库的钱,是赵顼小金库的钱。
赵顼让王安石最好三年内就还上。
听到赵顼让他还钱,王安石反而特别满意。
如果他不赚钱,哪里来的三年还钱,官家此言,就是支持了他的“徒贵就贱”赚差价了。
给完钱,赵顼就让王安石自己去操心,定期汇报即可。
……
“官家,大名府的新军抵达南郊兵营了。”王安石离开后,皇城司都指挥使冯得盛闪进迩英殿向赵顼报告。
“好!”
“准备一下,下午朕要去看看。”赵顼等着新军依旧很久。
去年他们是河北难民,东京的官爷容不得他们。
现在他们是大名新军,披坚执锐,朝堂上没有人再敢跳出来嚷嚷。
在东京城南郊,赵顼给这些新军也建了一座新的军营,按照设计,能容纳两万人。
……
“这长长的铜管,是什么?”
“恐怕是什么了不得的武器。”
新军南郊军营中,五千新军士兵正在校场上围观着四门铜炮,这东西他们以前从未见过。
四门铜炮也是刚刚从火炮院运输过来的,跟着的还有十几个工匠。
他们是负责操弄这四门铜炮。
下午时候,赵顼抵达南郊新军军营。
“参见陛下!”
“陛下万岁!”
新军在校场上列队欢迎。
喊出的口号也是提前安排好的,不过为了彰显皇帝的威严,并没有使用“官家”这一称呼。
“诸位将士,一路奔波,甚是辛苦了!”赵顼看着眼前这五千新军,心中满意。
这个操蛋的世界,没有武力,真是不放心。
“为官家效命!”这里的口号,又稍微亲近了些。
赵顼立在校场的高台之上,看着这些士兵,拿起一些简易的铁皮喇叭。
然后开始他的演讲!
没错,赵顼要开始演讲了!
这种套路,后世好用,现在更好用!
“去年,河北地震,黄河泛滥,朕夙夜难寐……”
“百官欲在河北招募壮丁,充入厢军……”
“朕不喜……”
“河北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朕想着,如此壮士,为何要入厢军?”
“今时,契丹依旧虎视眈眈,西夏祸乱西北,禁军独木难支!”
“正是河北健儿为国效命之时……”
“朕何不在此招壮士,建新军。”
……
“陛下万岁!”
“官家万岁!”
赵顼滔滔不绝,讲完之后,校场上响起了震天的呼喊声。
新军士兵们都知道,他们本来就应该被安置在东京的,不过百官阻拦,以他们为河北灾民为由,将他们拒之门外。
官家无奈,才将他们放在大名府。
演讲之后,赵顼在高台上亲自给新军授奖。
一共一百名优秀兵将,依次上台,赵顼给他们准备了奖牌和奖品,以表彰他们这大半年的训练成绩。
这种野套路也是新军从来没见过的。
不管台上还是台下,所有将士皆是心潮澎湃,有种可以立即为赵顼赴死的冲动。
“很好!”赵顼也是心中暗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