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种谔大捷,官家圣明

种谔没有给他机会,西夏士兵也没给这位国相机会。

宋军将士如潮水般涌入中军,营帐接连倒塌,燃烧的帷幔将西夏军的铠甲映得通红。

一刻钟后,西夏中军大营完全陷入混乱。

继而,全军皆乱!

……

完了!

……

天亮了。

梁乙埋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冲出宋人的包围的。

凉风掠过凌乱的鬓角,腰间玉珏不知何时已丢失。

机械地策马狂奔,直到副将拽住他的缰绳,才如梦初醒般勒住惊马。

“国相!”

梁乙埋木然转头,目光扫过副将,叹了一口气。

“哎!”

他觉得,自己留在那里可能更好一些。

三万人从银州出发,一路折损,到今日之后,几乎全军覆没!

他回去,怎么交代啊!

“国相……”副将望着主将涣散的眼神,喉间像是被铅块堵住。

“想说什么。”

“国相,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重整旗鼓再来……”

“重整旗鼓?”梁乙埋有气无力地看着天空。

他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重整旗鼓了。

“也许你们有吧……”

……

梁乙埋大败的消息,如同旋风一般,迅速刮到党项各军。

“什么?”

“国相全军溃败?”

首先接到消息的是正在边境磨蹭的西夏第二路军叶悖麻。

叶悖麻整个人都麻了,“梁乙埋真的这么不中用?”

“早知道我离他近点,也能支援他一些。”

但现在,“走!”

叶悖麻不磨蹭了,现在梁乙埋败了,仁多零丁败了,他还在这里磨蹭干啥?

还是给西夏留点实力吧。

第三路军。

咩讹埋在定边城下也耗了大半个月了,毫无进展。

他正在督促役夫挖掘地道,他准备挖到城中去。

“将军,急报!”中午时候,太阳正高,一个送信的骑兵快马赶到他的营帐。

“什么急报?”

咩讹埋打开信报一看,顿时如遭雷击。

“梁国相全军溃败?”

咩讹埋简直不敢相信,把送信的骑兵拉来询问,又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咩讹埋也管不着正在挖的地道了,当即撤军!

这仗打不了了。

第四路军。

嵬名阿费已经撤回西夏了,他正在边境和王韶对峙。

收到梁乙埋大败的消息,嵬名阿费当即决定再撤五十里。

宋军势大,暂避锋芒。

第五路,残军。

仁多零丁应该是少有的欣喜的人了。

本来就他一个人吃了大败仗,现在没想到国相也要跟他共患难。

“哈哈!”

他这个败军之将,有救了。

……

西夏兴庆府,皇宫。

雕花鎏金的青铜小香炉被梁太后狠狠砸向蟠龙柱,炉中未燃尽的龙涎香散落满地。

“废物!”

“废物!”

她的怒吼震得廊下铜铃嗡嗡作响,案上梁乙埋的请罪密函被她撕成碎片。

殿外传来宦官细碎的脚步声,梁太后猛地抄起案上的翡翠茶盏,“哐当”一声将其砸向雕花木门。

茶盏迸裂的脆响惊得门外众人齐刷刷跪倒。

“梁乙埋这个废物!”

要不是梁乙埋是他弟弟,他现在就把他给扒了。

一场南征,准备这么多兵粮,最后落了个这样的残破结局。

现在朝堂上反对他们的大臣,已经开始发起猖狂的进攻了。

“呼……”发泄完了,梁太后长吁一口气。

但事已至此,生气也不能解决问题。

“密令梁国相,还有咩讹埋,立即带兵回兴庆!”梁太后神情冷冽。

如果这些个逆臣不知进退,他就代天子诛了他们。

……

大宋这边。

捷报快马加鞭,从战场一路传向陕西大地。

当“种谔大破西夏军”的消息如春风般吹进各州县寨堡,原本因战事紧绷的空气瞬间被欢欣填满。

城门口,几个孩童举着自制的小彩旗来回奔跑,嘴里喊着“种将军威武”。

引得过往商贾也忍不住下马打听。

街边的墙壁上,新写的诗词墨迹未干,“铁骑踏破西夏营,捷报传来万户迎”。

……

东京,开封府。

这日正午,炽烈的阳光将东京晒得发烫。

蝉鸣声里,一道黑影自地平线疾驰而来,如离弦之箭划破凝滞的暑气。

“大捷!西北大捷!”

嘶哑的呐喊撕裂长空,惊得路边柳树上的麻雀扑棱棱炸开,沿途的路人纷纷让开。

“又有大捷啦?”茶棚里摇着蒲扇的老汉怔怔地望着疾驰而过的身影。

然后又不禁喃喃了一句,“官家威武!”

报捷快马快速穿过东京城正西的开远门,守门的士卒充满敬意地目送骑兵进城。

“大捷!”

“西北大捷!”

城中,茶肆酒坊的门帘齐刷刷掀开,食客们攥着筷子冲到街边。

挑着炊饼的老汉愣在路中央,又被人赶紧拉到路边。

“别挡道了!”

快马闪过,虽然不知是何大捷,东京城的百姓已经欢腾起来了。

“西北又大捷了!”

“大喜!”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响起来了。

“今日再闻西北大捷,合该再去樊楼大庆一番!”

“是极是极!”

……

崇政殿内檀香萦绕,赵顼正握着狼毫批阅奏章,殿外忽然传来急促脚步声。

“官家!西北大捷!”内侍高声禀报,声音里带着难掩的颤意。

“哦!”赵顼猛地抬头。

“捷报何在?”

“回禀官家,送捷报的骑兵,就在殿外。”

“快宣!”赵顼起身,迫不及待地出门迎接。

“参见官家,种将军大破西夏国相梁乙埋,特送来捷报!”

“好!好!”

“赏!”

当赵顼看到种谔在捷报中上言梁乙埋几乎全军覆没,不由放声大笑,“哈哈……”

“梁乙埋大败,西北定矣。”

赵顼一颗悬着的心也彻底放下来了。

除了他,还有王安石也彻底放下心来。

这下子,朝中也没人能拿西夏攻陕之事攻击他了。

“天佑大宋!”

……

第二日朝会。

群臣贺喜。

百官高呼“官家圣明”!

朝会过后,中枢重臣移至崇政殿,赵顼要与众人商议西北后续该当如何。

现在攻守之势完全逆转。

大宋要不要趁机攻夺西夏城寨,还是只将西夏人赶出即可。

这是一个急迫的问题。

但,包括王安石在内,尽皆上言,不可急于攻西夏。

应做万全准备,再行攻夏之事。

“官家!”

“今日臣这边收到渭源的信报,青唐吐蕃人有动静了。”枢密使文彦博给赵顼浇了最后一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