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你们的腰杆挺直,寡人的腰杆才能挺直【求追读】

约么一刻钟,李建成与颉利可汗再次于便桥会面。

李建成依旧傲立于马上,颉利却有些慌乱急迫。

“唐国太子,还不让你的人撤回去?真要等我所部兵马全部碾压过去吗?”

颉利怒道。

李建成轻笑不语,远远看向突利可汗的方向。

“哼!速速退兵,铁尔罕所部战马、铠甲、兵器尽归唐军,这是本汗的底线,真以为本汗无法节制突利?”

颉利紧咬牙关,一字一句道。

他确实有办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只要让出足够多的利益,突利必会心动。

“成交,明日按约定行事,本太子不希望再生是非!”

李建成见好就收。

钱财毕竟是身外之物,不能得寸进尺把颉利逼急了。

况且,唐军大胜,已是意外之喜。

缴获的马匹铠甲兵器,也值不少钱。

“可!”

颉利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勒马而还。

“叮叮叮!”

不多时,唐军鸣金收兵。

“哈哈,殿下,这仗打得痛快,我大唐四万天兵力战突厥二十万骑兵而大胜,可喜可贺可歌可泣,足以载入史册!”

李艺朗声大笑道。

初听此话没什么问题,细听之却话里有话。

突厥确实有二十万大军,但参加战斗的只有四万余骑兵。

唐军这边也是如此,总兵力四万余,真正参加战斗的是李靖部两万五千人马。

李艺在给自己争功,也在给手下将士争功。

唐军的军功分上阵、中阵、下阵。

也便是对战敌军人数多于己方,等于己方,少于己方。

除此之外,还要进一步划分,杀伤俘虏敌军十分之四为上获,杀伤俘虏敌军十分之二为中获,杀伤俘虏敌军十分之一为下获。

故而,唐军军功为九等,分别为上阵上获,上阵中获,上阵下获,中阵上获以此类推。

不过!

这种叙功方式,能保证参与战斗的将士人人有功,可也要面对一个现实问题,一场战斗中不可能每个人作用相同,总要有先有后,有带头的,有跟随的,如此给予相同的功劳,便不是公平,而是不公平。

故而,于九等功之外,还有个人特殊功劳,即为跳荡功。

凡临阵对寇,矢石未交,先锋挺入,贼徒因而破者为跳荡。

随后者或有突出表现者,可分为先锋一等,先锋二等,先锋三等。

朝廷对这种重大立功者有名额限定,我方击败敌军不超过万人,立跳荡者不能超过十人,击败敌军超过万人,每超一千人增加跳荡功一人,先锋一等二十人,先锋二等四十人,先锋三等六十人。

拿本次渭河之战来说,如果朝廷方面认定,我方参战将士四万,突厥方参战四万,杀伤敌军两万。

军功只能为中阵上获,立跳荡功者四十人,先锋一等六百二十人,先锋二等一千两百四十人,先锋三等一千八百六十人。

而如果朝廷方面认定,突厥总兵力为二十万,那便是上阵下获。立跳荡功者增加五倍,先锋功也是如此。

这个官方认证非常重要,因为在上阵中立下跳荡功,普通士兵可一跃晋升为骑都尉或宁远将军等从五品甚至正五品的散官。

每年可以领到一百六石至两百石禄米,四十三贯年俸,还有二十四人的课力。

对于普通士卒来说,绝对是一步登天!

“然也!药师总管和子延郡王,以四万大唐儿郎力破敌军二十万,本太子亲眼所见毋庸置疑!”

李建成以官方身份,认定此战为上阵下获。

那么,侥幸活命的唐军将士,大部分都能获得个人特殊功劳。

在场的几位文官,唐俭、郑元璹等人,无有异议。

方才的大战,他们亲眼目睹,将士们完全配得上此等功劳。

“谢殿下体恤某等武夫!”

李靖与李艺异口同声道。

“汝等值得!”

李建成扶起二位主帅,发自内心的感激。

“将士们伤亡情况如何?”

李元嘉急问。

“回宋王,伤亡情况还在统计,但…不会少于万人,另外,六位总管皆身中数创,已送回长安医治。”

李靖行长揖礼回道。

李元嘉赶紧将李靖扶起,认真道:“李公,莫要于某弯腰行礼。至尊,太子及寡人能将腰杆挺直,皆因汝等忠臣良将为其扶腰做胆,诸君是我们李家的底气所在!以后李公与李郡王见寡人可免礼,因为只有你们的腰杆挺直,我李家的腰杆才能挺得直!”

李元嘉此话说完,李靖和李艺甚至包括李建成、唐俭、郑元璹都微微愣神片刻。

而后,李靖和李艺再次行礼。

漂亮话他们听的不少,但从李元嘉口中说出,就很真挚让人热血冲头,恨不得再列阵于渭水河畔,与敌军冲杀几个回合。

“宋王过誉,某等既为唐臣,便要为大唐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又行礼,下不为例!”

“喏!”

李靖和李艺起身,腰杆比方才挺的更直。

李建成用力揉了揉李元嘉的头,问道:“对了,十一郎,方才为何未见二郎,汝是不是弄错了?”

李元嘉也很诧异,方才突厥军中为何没见秦王?甚至尉迟恭、程咬金、侯君集等猛将也不在。

这没有道理啊!

李二借兵南下逼宫,结果自己不在,不对劲很不对劲。

“是不是弄错了?”

李建成又问。

“不会,莫非二兄还有何后手?”

李元嘉嘀咕道。

“不可能,方才两军对战时,是二郎最好的机会,如今战事已了,突厥也无力发动第二轮进攻,难道他还能以小股部队偷袭长安城?这完全没可能,二郎也不会傻到此等地步。”

李建成摇头道。

众人表示认同,那么李世民到底去哪了?到底要干什么?

“嗖!”

就在这时,一支箭矢向李建成射来。

李建成与旁边的李元嘉,都没有任何反应。

“太子小心!”

李艺到底是练家子,用力将李建成推开。

“噗!”

箭矢插进不远处的黄土之中。

“保护太子!保护太子!”

郑元璹大呼疾呼。

“东北方向,去拿人!”

李艺立刻带人追了过去。

一刻钟后。

李艺带着一具尸体返回。

“殿下,是名死士,待我等将要追上之时,自行了结了。”

李艺话落,在场所有武将请罪道:“罪臣护主不周,甘领责罚。”

李建成赶紧扶起众将。

“某无碍,此事与诸君无关,某已知何人所为。快速速起身!方才十一郎说得没错,诸君腰杆挺直,我李家的腰杆才能挺直。”

“谢殿下恕罪之恩!”

众人都没追问行刺者何人,因为心里明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