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任人唯亲

朔方。

李世民盯着飞鹞传书,心情很差。

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竟真的被那小獠儿收入通文馆了!

说好的忠诚呢?

李世民感觉脸有点疼!

还有,那小獠儿竟能提出生产力,这种新颖的概念。

甚至还能量化国力!

“辅机,汝也看看。”

李世民将书信递去。

片刻后,长孙无忌道:“大王不必介怀,房公杜公等只是暂时委身于此,大王一旦归长安,汝等必辅佐之!”

李世民点点头,又道:“辅机可知朔方生产力多少?”

“…臣不知。”

长孙无忌脸红道。

“也罢,武德犁与筒车,速命人制之!”

李世民将两张图纸递去。

“喏!”

长孙无忌道。

“老十一啊老十一,房杜二人二兄先借汝用之。待寡人归长安之时,往日许之诺言定会兑现。”

……

千秋殿。

李渊与李建成就谁出使林邑一事,吵得不可开交。

李渊想让颜师古去,毕竟是自己好基友。

而李建成举荐郑元璹去。

父子二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李元嘉这个当事人,倒是乐得清闲。

“舅父也想去?”

“瑞奴能拿下使臣之职吗?”

宇文士及激动道。

“舅父可知至尊与太子争的是什么?”

“中书省控制权!”

颜师古为正五品上的中书舍人,虽是近臣,但官职太低了。

如果将此事办成,李渊便可顺理成章的提拔至中书令之职。

这种造福万民的大功劳,连升几级是绝对没问题的。

而李建成举荐郑元璹,也是觊觎中书令的位置。

事成后,郑元璹便可从从三品鸿胪寺卿,升任至正三品中书令!

唐廷原中书令李世民北去朔方,封德彝罢官问斩,中书令一职空缺。

拿到中书令,便相当于控制中书省。

“然也!至尊想让颜公去,凭此功升任中书令,大兄让郑公去也是如此。舅父为代理侍中,掌门下省诸事,至尊与大兄不会同意舅父出使林邑的。”

“唉…某倒是没想着升官,只想名垂史册,裴公也是这个心思。”

“舅父,表兄崇嗣还赋闲在家吧?”

“然也!瑞奴想拉一把那不成器的犬子?”

“有好差事,当然紧着自家人先来。”

李元嘉理所应当道。

宇文士及很是激动,点头应下。

宇文崇嗣虽不是宇文士及嫡出,但也是亲儿子,若能仕于李元嘉门下,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大外甥甚好呀,有好差事真可着自家人先来!

“老十一,占城稻是你发现的,你有何建议!”

李渊一字一句道。

臭竖子,最好想清楚再说话!

与此同时,颜师古眼神恳切的看向李元嘉。

“十一郎,大兄也想听听汝的意见。”

李建成也开口道。

与此同时,郑元璹看向李元嘉,表情很紧张。

双方争执不下,只能把难题甩给李元嘉。

虽然他的意见不重要,但却能给双方一个非常不错的借口。

李元嘉熟悉占城稻,他举荐的人,一定更为合适吧?

“某就知道,阿耶大兄争执不下,最后会把皮球推给我。”

李元嘉小声嘀咕道。

此时,李元嘉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咳咳,我说阿耶大兄呀,此去林邑取粮种事关重大,一人为使恐难以成事,何不让郑公颜公同去?郑公精于外交,颜公才思敏捷,二者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大事可成,归来后再令二公于江南推广粮种,更优者与之重赏,如何?”

李元嘉看似两不得罪的提议,实则暗藏玄机。

李渊和李建成争的是什么?

中书令之位!

而李元嘉给出更合适的竞争方式,取回粮种不算什么,谁种的好谁推广的好,才配得上此职位。

如此一来,既能解李渊和李建成的争执,又能最大限度榨取郑颜二人的能力。

李渊和李建成立刻明白李元嘉的用意,并认为可行。

此方法与己与国,都很不错。

“朕认为可行,太子意下如何?”

李渊道。

“臣悉听陛下安排。”

李建成道。

“既如此,事情便这么定了,师古与德芳立刻组建使团,择日出发林邑,务必取粮种而归!”

李渊拍板道。

“喏!臣鸿胪寺卿德芳/臣中书舍人师古,必不负陛下太子韩王所托,取粮种而归!”

郑元璹颜师古异口同声道。

事情定下,李渊与太子先后离开千秋殿。

郑元璹与颜师古却未离开,来至李元嘉身前道谢。

“郑公,颜公何来道谢一说?汝等是为国办事造福万民,寡人为大唐亲王,应感谢二位臣公才是。”

李元嘉反谢道。

“韩王大义,臣佩服之至!”

郑元璹道。

“韩王日后若有所用,开口便是。”

颜师古笑道。

“既如此,寡人还真有一事相求。”

李元嘉直言不讳道。

“韩王但说无妨。”

二人异口同声道。

“寡人表兄宇文崇嗣尚赋闲于家中,若能有幸入使团,并以此入仕,寡人感激不尽。”

李元嘉道。

“韩王说的哪里话,宇文公家的小郎,定为人中龙凤,若能入使团必有大用,郑公觉得呢?”

颜师古问道。

“然也然也!某毫无异议。”

郑元璹大点其头。

“那便多谢郑公颜公照扶犬子矣。”

宇文士及复又道谢。

……

傍晚,千秋殿膳厅。

“菜好喽!”

李元嘉招呼一声。

小桌子小凳子冰冰等端着饭食而来。

今日份菜系,糖醋排骨、糖醋大虾、糖醋鱼等等,多为女士菜。

显然,李元嘉在讨好宇文昭仪,免得晚上耳朵受罪。

一同进餐的九江公主、李婉顺、寿光县主、宇文修多罗也跟着借大光!

“呜呼~好香香呀!虾还能这么做?鱼还能这么烧?十一弟好棒,女兄好爱呀!”

九江公主的肢体语言很是夸张,连连赞叹道。

“多多不表扬下兄长?”

李元嘉笑问道。

“兄长逸群之才,烹庖之技尤绝,珍味盈盘,甘馥沁心,堪称绝伦!”

宇文修多罗挺直腰肢,红着小脸夸赞道。

李元嘉听爽了,还不忘挖苦九江公主一句:“汝看看人家怎么夸人,好好学学。”

“切~多多莫装啦,儿家知汝的小心思,速吃速吃!”

九江公主无所谓道。

这时,宇文士及怒斥道:

“竖子!还傻愣着干嘛呢?赶紧谢过大王!若不是大王提携,汝这不成器的,不知何时才能入仕。”

宇文崇嗣为庶出,宇文士及的爵位轮不到他世袭,若走恩荫入仕,也得通过有司考核。

“舅父言重了,什么谢不谢的,都自家兄弟,表兄先入少府监谋个职,而后跟使团去林邑,回来再谈升迁之事。”

李元嘉安排道。

“汝个竖子,还在发愣!”

宇文士及怒道。

宇文崇嗣岁十六,比岁八的李元嘉差太多太多。

“布衣…”

还处于恍惚中的宇文崇嗣,赶紧行稽首礼。

“还称布衣?!”

宇文士及气道。

“臣崇嗣谢大王恩赐!”

宇文崇嗣诚惶诚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