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背着小世子,后面跟着母狼,沿着一条大道,向西走着。偶尔有行人经过,见了,都惊奇的回头观看。
母狼和婆婆,小世子熟悉了以后,也不用绳子,母狼自愿跟随,婆婆不在小世子身边的时候,母狼就会守护在小世子身边,好像守护自己的幼崽一样。
这一日,他们走到一条溪水边,婆婆和母狼喝了一些水,沿着溪水前行,当太阳偏西的时候,忽然遇到一片梨树林,梨树生长在溪水的两岸,树上长满了果实,婆婆摘了一个,吃了一口,梨汁清香爽口,婆婆又摘了2个扔给母狼,母狼也大口吃了起来,婆婆又弄了一小块梨汁,放到小世子嘴里,小世子也特别喜欢。
梨树林长达几百步,里面没有别的树,绿草遍地,走到梨树林的尽头,母狼在前面停了下来,回头看婆婆,婆婆紧走几步,只见山下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还有桑树、竹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有许多人们正在田里耕种劳作,他们的穿着十分朴素,面容可亲。
婆婆便放心走下山去,询问这里的人,这是哪里,他们看见婆婆,背着一个孩子,风尘仆仆,后面还跟着一只狼,都好奇走过来,并一一地回答了婆婆的问话。
婆婆知道已经远离王城,到了吴国西部边境,黑衣人应该找不到这里。
村子的族长从地里走过来,见婆婆言谈举止不像是普通人,便邀请他到自己家,做饭来招待婆婆。
婆婆对族长说;这个孩子是我的孙子,孩子父母都已经不在了,家乡那边兵荒马乱的,无法生活,想着到一个安静和平的地方,把孩子养大,没想到就来到了这里,并说了一些他不知道的事。
族长听了也很高兴,好像很长时间没见,回到家里一样。
看见婆婆抱着的小世子,也是惊奇不已,说;从没见过这么好看又神气的孩子,与这里的孩子大不相同。
婆婆说:穷人家的孩子,族长夸奖了。婆婆又问:这里一片安静祥和,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真是个好地方。
族长说;他们的妻子儿女和同乡们来到这个地方,已经好几代了,这里虽然偏僻,但也能衣食无忧,。
吃饭的时候,族长说起自己也有一个孙子,手脚麻痹一年多,都不能下床了,吃药也不见好。
婆婆对族长说;多谢族长的热情招待,我略懂一些医术,可以给孩子看看。
饭后,婆婆跟随族长来到族长孙子床前,把了把脉,然后从包裹里取出银针,找准穴位扎了几针,过了一会,眼里便有了精神,手已经可以动了,族长见了激动不已,婆婆又开了药方交给族长说;吃上几天的药,应该就能走路了。
族长一家人都给婆婆跪下磕头拜谢,婆婆赶忙扶起。
婆婆治好了族长孙子病的事,很快传遍了整个村落,都来到族长家里,打听婆婆的情况,知道婆婆逃难至此后,纷纷恳求婆婆留下来居住。
婆婆正要寻找这样远离王城,又偏僻的地方,安全的把小世子养大,于是就答应了下来。
族长说;村落东头山脚下正好有一所院子,主人已离开两年了,一直空着,如果不嫌弃,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吧。
族长领着婆婆来到院子里,只见院中一棵梧桐树高大枝叶茂密,遮住半个院子,树下面还有木桌,木椅,随着族长进去屋里,里面的各种东西,虽有些灰尘,但依然完好。
族长说;我让人打扫,打扫,再送来一些衣物。
婆婆对族长再三感谢。
婆婆和小世子住了下来,没事的时候,婆婆抱着小世子四处看看,村落北面是高山,东面是树林,南边有湖泊河流,西边是无边无际的荒原,牛羊马群处处可见。
听村里人说,过了那片荒原,爬过一座山,再往西不到60里地就是吴国西部最大的城,边城。驻守着吴国军队,守卫吴国的西部边界。
村落人家都有喂养牛和羊,纷纷送来新鲜的牛奶,婆婆可以喂养小世子了。
于是婆婆想着放走母狼,让它回到它原来生活的地方,和它的家人团聚,母狼不肯走,婆婆撵了好多次,母狼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婆婆和小世子。
村里人知道了,都称奇。
婆婆会一些医术,平常给村里的人看病,村里人都非常敬重婆婆,把婆婆当成神灵一样的人。
一晚,夜深人静时,小世子已经睡着,婆婆坐在床边,摸着小世子的脸,然后起身找出小世子那个包裹,拿出里面那半圆形十分好看的美玉,还有那把浑身乌黑,异常锋利的匕首,看了一会,收藏好,这两件放在包裹里东西,将来是知道这个孩子是谁的重要物件。
以前,婆婆曾听说过,在一百多年前,天上出现一个火球,坠落在吴国的一个山林之中,引起大火,足足烧了好几天,整个山烧了近一半。
大火着完以后,人们从灰烬中发现几块从未见过的墨石,他们交给了吴王,经过吴国天学官员的研究是罕见的墨石,吴王让人用墨石打造了一把匕首,浑身乌黑,异常锋利。
不知这把匕首是不是吴王那把墨石匕首。
如果真是这样,这件世上罕见之物,怎会在这个的孩子身上。这孩子来历定然不同寻常。
婆婆知道,这个孩子的来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这个秘密要等到孩子长大了,才能慢慢揭晓。
一个月过去了,这里的生活美好而安静,小世子也逐渐适应了下来,眼里只有婆婆,婆婆就是他的家。
秋天,黄昏,山脚下,村子东头小院。
院子里的那棵梧桐树,树枝几乎伸到屋子的上边。一只小燕子卧在枝头,正好能看到小男孩。
虽然屋里的光线明明暗暗,仍然能够清晰的看见小世子的脸。真是好看,小燕子歪着脑袋,常常看得入迷。
屋里像夜晚一样安静,当阳光即将消失的时刻,是很多生灵醒来的时候,有昆虫,当然也有不知道的东西。
最后一缕阳光照在小世子脸上的时候,小世子睁开了眼睛,眼睛好美,如同潭底的两颗钻石,透出明亮的光芒,小世子睡醒了。
可是婆婆还没回来,小燕子差点从枝头掉了下来,这如何是好呢。
小燕子从枝头飞到空中,又从空中飞到枝头。
小世子睁开圆圆的大眼睛四周看看,屋里暗暗的,静静的。感觉不到婆婆的存在,婆婆去哪里了。
这可怎么办,小燕子来回飞了好几圈,又飞到窗前看了看小世子已经爬了起来,坐在床上了,不能再犹豫了,小燕子转身飞走了。
在山上,婆婆正在采药。
小燕子箭一般的飞过去,尖叫着从婆婆头上掠过,婆婆抬起头来,那正是自己家的小燕子呀,为何叫的那么着急?
婆婆看看天色已晚,急忙往家跑。
屋里空荡荡没有一点声音,静的吓人,偶尔有一莫名的轻微响动,让人感觉房间里有什么东西,有什么隐形的东西在身边,心里感到没有理由的害怕,当人们听到看到一些奇怪的东西,不能用已有的认知解释的时候,就会害怕。
小世子同样也会害怕。
小世子坐在床上等了一会,还是不见婆婆的人和声音,便爬到桌子上,把头贴近窗户看看院子里,也没有婆婆的身影。
然后又爬回床上,从床上向地下看感觉好高,小世子试探几次,一不小心掉下床来,这是他第一次自己下床,很疼,很委屈,毕竟他还不到一岁。
小世子没有哭,他还不会走路,但是他会爬行,像个小动物一样爬行,还会思考,虽然只有小动物的智商。
小世子看见屋门缝隙有亮光,爬到门里边,试图用手扒开屋门。
小世子想,如果我从门缝下面扒开,然后就能钻出去了,婆婆可能就在院子里,他觉得这是他唯一能做到。
小世子这么想,也这么做了,开始用小手扒地,地很硬,手很软,拔了好长时间,才扒开一点土,手指也破了,疼的不行,也没力气了。
由于没有成功,小世子突然感觉无比委屈,没忍住,哭了起来,泪水再也停不住了,泪水伴着哭声流了一身。
不知啥时候,小世子哭累了,竟躺在门里地上睡去了。
婆婆跑回来的时候,打开屋门一瞬间,婆婆惊呆了。
小世子像一只小狗一样卷曲着身体窝在地上。
婆婆连忙抱起小世子,搂进怀里,身上已冰凉冰凉。
小世子醒过来了,看见正是自己要找的婆婆,顿时委屈极了,又放声大哭,连枝头上的小燕子都要流泪了。
婆婆看着小世子满是泥血的小手,心里一阵子疼痛,也哭了起来,哭声惊到村里人,好多人都纷纷赶来,围在屋门口外面看。
只见婆婆坐在地上,一只手怀里搂着小世子,一只手不停地捶胸,哭得像个孩子,小世子却不哭了,正像个大人一样用小泥手给婆婆擦眼泪,弄了婆婆的脸都花了。
村里人见了又是惊奇又是难过,也都忍不住掉下泪来,这孩子和别的孩子真是不一样。
村里人对小世子都充满好奇,有人说曾见过这孩子一次,逗他玩时,也不言笑,呆呆的,除了歪着脑袋,瞪着大眼睛看着你,没有发现与其他孩子多么不同。
可是一个连走路都还不会的孩子,他怎么会想到,如果从门口下面扒个洞就能爬出去找婆婆了呢。
从那天开始,婆婆不敢把小世子独自留在家里,婆婆去田地里采药,就把小世子放在一棵从远处能看得见的大树下。
大树挨着就是一大树挨着就是一条河,因水涨的特别高,河水离大树很近了。
小世子坐在那里,时间长了,正是无聊的时候,河边冒出一个小青蛙,趴在岸边哇哇叫,小世子很好奇。
开始是看,后来趴着看,再后来就爬过去,靠近小青蛙,用手去抓它时,身体顺着岸边斜坡滑了下去。
小世子害怕了,喊婆婆已经来不及了,滑进水里时,抓住岸边的一簇青草,才没有被河水冲走,但身体的一半已掉进水里,他想哭又不敢哭,害怕一哭,就抓不住草叶,被河水冲走。
婆婆回头看不见小世子,吓坏了,紧跑回来一看,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水很急,岸边又滑,不敢下水救,又不敢大喊,怕吓坏了小世子,一松手,被河水淹没。
婆婆冲田地里的人摆手,所有人都来了,但都不敢救,怕万一失手,小世子被河水冲走。
最后大家下水,手拉手们组成一个人墙,婆婆才敢过去抱住小世子,因为担心过度,手脚不听使唤,婆婆和小世子同时翻进了水里,大家都吓坏了。
婆婆从水里站起来时抱着小世子,浑身都湿透了,然后一步一步走上了岸,许多人紧张过度都哭了。
小世子得救了。
这是婆婆生平最狼狈最尴尬的一次,空有一身本领,不敢施展。
当一个人开始有了担心的时候,他就开始变得越来越弱。
后来村里人谈起这件事,更多的惊讶是小世子怎么知道在滑入河里的一瞬间,抓住了水草,小世子的命是大家救的,同样也是他自己救了自己。
一个连走路都走不稳的孩子,在危急性命那一刻,本能抓住了那棵救命水草。
婆婆把这个救过小世子的水草挖回家里,种在花盆里,放在屋里桌子上,当神灵一样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