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以多年的临床诊疗实践体会,记述具体病例或引用新闻报道的个案,对家庭用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或许能将常用药物的选择和应用之要点传授给读者。书中篇目以病人经常碰到的用药难点为重点,旨在为医生选药、病人购药提供参考意见。既可为临床医生拟方遣药当作“肘后”参谋,亦可为病人求药、购药、用药作“身边”指导。
    药学18.2万字
    5.4万人气
  • 本习题集力求科学、规范、覆盖面广、实用性强、便于学习,所以编写时要求覆盖教材的全部知识点,对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重点内容,以变换题型的方法予以强化。并按教学大纲“掌握、熟悉、了解”的不同要求,对每章各病证的题量、题型、难易程度、能力层次予以全面考虑,可帮助学生全面复习,掌握重点,顺利通过考试。题型采用目前各高等中医药院校常用的考试题型,并注意涵盖“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全部题型。习题以各章节纵向
    医药教材7.4万字
    5.4万人气
  • 《人体解剖学习题集》是与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一版)《人体解剖学》(邵水金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21年)配套的教学用书。为了帮助广大医学生学习和掌握人体解剖学知识,我们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紧扣规划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编写了这本《人体解剖学习题集》。本习题集内容包括绪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
    医药教材8.1万字
    5.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参考了国内外人工耳蜗调试相关的书籍、文章和企业手册,结合以主编作者为首的多名业界知名专家的多年调试经验和体会,对人工耳蜗产品、产品参数、调试参数、操作流程、疑难处理等进行了详细描述。同时辅以编者的调试的经典和疑难个案经验分享,以增强本书的实战指导性。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较为系统、全面地掌握的人工耳蜗调试的相关理论、规范操作和评估技术,为确保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获得良好的听力康复效果奠定坚实的基
    基础医学14.1万字
    5.4万人气
  • 会员
    《濒湖脉学》,成书于1564年,明代李时珍著。全书1卷。以歌诀形式详细论述了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27种脉象。本书对27种脉象的归纳分析,细致入微,简明扼要,后世医家极为推崇。(本书在我社电子书出版范围之内)
    中医1.2万字
    5.4万人气
  • 会员
    内容:本书介绍常见颈腰痛如颈椎病、椎间盘源性颈、腰痛,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等慢性疼痛性疾病的病因、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尤其是对于各种疾病近年来发病机制、诊疗新进展方面进行阐述。特点:本书不仅使广大从事疼痛诊疗的医务工作者了解颈、腰痛的诊疗规范,而且能够帮助医务工作者了解到该领域最新的国内外进展,有利于提高颈、腰痛的诊疗水平,成为疼痛科诊疗工作中有益的参考。
    内科学26.3万字
    5.3万人气
  • 《中医筋伤学》是中医骨伤教育的一门主干学科课程。主要培养中医骨伤专业学生具备必要的筋伤学诊断、鉴别诊断、中医系统治疗知识,必备的现代医学检查诊断知识、现代医学治疗知识。是提高中医骨伤科专业临床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本课程内容是五年制或七年制中医骨伤科本科专业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本教材图文并茂,以便学生理解。在介绍筋伤学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巩固学生的专业
    医药教材29.6万字
    5.3万人气
  • 会员
    《备急千金要方》,成书于652年,唐代孙思邈著。全书30卷,计232门,载方5300首。全书涉及医德、预防、诊断、治疗及针灸等诸方面内容,首列医学总论,提倡医德;重视妇婴,强调妇、儿科的重要性,并论述妇儿疾患的特点;预防疾病强调饮食卫生,养生提倡适当劳动;治疗经验丰富,针灸方面重视针灸并用、针药并用。(本书与集团所属出版单位业务范围相一致)
    中医52.3万字
    5.3万人气
  • 会员
    胡希恕(1898-1984),汉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胡希恕青年时拜清末进士、名医王祥徵为师学习中医,于1919年参加沈阳市政公所中医考试,获取中医士证书并个体行医,后于1931年在北京个体行医,与陈慎吾、谢海洲等老中医办学,传播中医学术。1952年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开设北京私立中医
    中医10.2万字
    5.3万人气
  • 会员
    本书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结合诸位作者丰富的临床实践,系统介绍了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发展、病理生理改变、对各系统的影响及最新研究进展。全书拟参考第一版内容,分为近20章,内容包括嘌呤与尿酸的代谢、高尿酸血症和心血管系统疾病、肾脏疾病,痛风,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男科疾病等。涉及的各相关疾病的病因、病理、生化改变及发病机制及治疗、预后等。
    综合25.6万字
    5.3万人气
  • 会员
    本书首先概述了皮肤表观生理结构与生理功能,在此基础上,根据皮肤结构分布,由表及里介绍了皮肤微生态、皮肤表面脂质、表皮、真皮的组成、特性、生理功能以及与皮肤表观症状(如干燥、敏感、痤疮等)的关系;最后对表皮、真皮中都存在的皮肤两大调节系统——皮肤免疫系统、皮肤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行了阐述。本书探讨了皮肤表观症状与皮肤生理之间的关系,总结归纳了解决皮肤表观症状的途径和方法,为开发功效原料以及解决皮肤表观症
    综合21.7万字
    5.3万人气
  • 会员
    共分两章,第一部分介绍脉学起源、形成、脉名与脉象的分类、分部诊法、诊脉方法及注意事项、特殊脉象的临床意义等;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各种脉的脉象歌、主病歌以及脉象阐释、相类脉、脉象主证等,内容浅显,易于背诵和记忆,书中博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以及诸医家脉学专著之精辟论述,详加注释,作为登堂入室之阶梯,对于有志学习中医之士不无裨益。
    中医8.4万字
    5.3万人气
  • 会员
    系统地介绍了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社区获得性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耐药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特发性肺纤维化、慢性呼吸衰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变应性鼻炎15个中医肺系病学科的优势病种的范围、术语和定义、流行病学、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其中治疗中的中成药用药方案一项总括了同一疾病中不同证型的辨证要点、治法、中成药,
    临床理论9.1万字
    5.3万人气
  • 会员
    张志远先生年已97,是我国著名中医学者,从事教学与临床工作70余年,阅历宏富,被誉为“活字典”,日有所感,夜有所记,文辞畅雅,拔新领异,九百余条,皆系心血结晶,极可珍视,有重要价值。笔记简洁精当,内容包括包括医友经验、先父经验、师长经验、个人经验、古贤经验、个人验方、名家验方、经典探求等,反映了张志远先生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学术思想,有较高的临床指导价值,深富教益。
    中医18.1万字
    5.3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作为丛书中的一个分册,秉承该丛书的编写原则,着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强调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用性,内容丰富。第一章至第四章,分别介绍颈部组织胚胎发育及大体解剖、颈部间隙影像学解剖和检查方法、病理学基础等,使读者能了解颈部病变的基础知识。第五章至第十二章,以颈部间隙为主题,全面阐述每个颈部间隙的各种病变,涵盖了疾病基础知识、病理基础、影像学表现和典型病例、相应疾病影像学
    外科学26.4万字
    5.3万人气
  • 本教材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眼科学》基础上修订而成。全书分为总论、各论和附录三部分。总论为眼科学基础知识介绍;各论为眼科疾病;附录为眼部常见肿瘤、常见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防盲治盲、眼科相关正常值、眼科常用方剂名录(方剂前序号与正文方剂肩码对应)和歌诀等。
    医药教材23万字
    5.3万人气
  • 会员
    《陈士铎外科集验良方》一书是以陈士铎《洞天奥旨》内容为主,辅以陈氏其他几本著作,将其中外科部分提炼集结而成。全书共收录外科方证837个,书中以证带方,并附加减、方解、笔者按、临证参考、验案选要,层次分明、选料精当,读来令人不忍释卷。全书精选历代名家医案数百例,并附外科验方近千个,兼顾临床实用与学术研究,适合广大中医药行业从业者及中医药爱好者阅读。作者简介:王海鸥,男,1983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
    中医26.5万字
    5.3万人气
  • 会员
    《本草求原》二十七卷,附《奇病症治》一卷,清代赵其光编,为清代规模较大的本草学著作。全书载中草药九百余种,良方、单方数万,还特别增加了岭南地区民间常用中草药几十种,将草药与中药统一编排,按部分类,条理清晰,内容丰富。此次整理以清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远安堂刻本为底本。
    中医29.9万字
    5.3万人气
  • 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近年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同时我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中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中医医疗的模式,也已开始布局人工智能在中医药中的各项应用。本教材为首次编撰的对中医药诊疗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进行人工智能处理分析的专业教材,也是作为“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基础课“中医信息与人工智能”的配套教材。目前已有开设本专业的院校18所,联合其他院校编写,
    医药教材20.7万字
    5.3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以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为蓝本,采用七字歌诀形式,概括了中医内科学所载病证文精要。歌诀后有证候特征、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则治法及分证论治,对歌诀所述病证进行充分地解释说明,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书中另附有方剂组成索引,以利于前后互参,学用方便。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适用于中医药专业学生参考使用。
    中医7.5万字
    5.2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