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reface

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是书籍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丰富多彩而有意义的人生,应该伴随着读书而发展。然而人生匆匆,要遍阅古今中外的杂文和随笔佳作,既不现实,也不经济。在一切讲求快节奏的今天,每个人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知识。为了帮助广大读者朋友寻找到一种最省时而且最有效的方式,去阅读那些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许多人都从中得到过特别启迪的作品,我们在参考诸多名家推荐的必读书目的基础上,组织编撰了本书。

全书分为“杂文篇”和“随笔篇”两部分,收录了中外价值最高、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

杂文是文学殿堂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文体,它的形式灵活,可以抒情、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具有应用性强的鲜明特点。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思想性强、艺术性佳的杂文,不仅可以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思辨能力,获得艺术熏陶,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和完美,而且还可以掌握和使用这一文体,使之成为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好助手。历史与现实的观照,文学与生活的冲突,社会与文化的动荡,均在这些嬉笑怒骂而又才情横溢的文字间有所展现,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杂文是一面明亮的镜子,它可以折射出人间万象、生活百态,让人在纷繁芜杂的生活里依然能看清人情世故,在思想争鸣的时代里仍有属于自己的清晰的思想和行为。

随笔灵巧自然,在随意中创造美。或叙事,或议论,或抒情,随性而出,随心而走,随感而发,随意而就,匠心独具,灵巧而不失严谨。书中所选的作品均出自大家之手,这些作品或讴歌自然,或剖析社会,或赞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其优美文辞的背后,总是蕴蓄着深刻的自然或社会哲理,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们,以其洞幽入微的观察力、超凡尘世的秉性、细腻激扬的情愫,凭借生花的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这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佳作,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而且还感染和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们,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和艺术上的熏陶。

值得一提的是,在编排方式上,我们以崭新的思路,精心设计出一本图文并茂,融文学性、美学性、鉴赏性、典藏性于一炉的彩图版读本,突破了图书市场上同类图书纯文字型的单调平板的窠臼。在体例上,本书通过“入选理由”、“作者简介”、“名篇原文”、“作品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从中汲取丰富的人生营养。“入选理由”点明每篇作品的独特之处,让读者在阅读前对作品有个初步的认识。“作者简介”以简练的文字对作者的生平、文学成就和影响等作了扼要的介绍,使读者对作者有一个清晰概括的了解。“名篇原文”为了保持原文风貌,其中个别用字和当今现代汉语语法不统一的现象,我们都没有改动,以带给读者原汁原味的佳作享受,同时我们还富有创意地为每篇文章配置了契合文意、形象精美的图片,以文带图、以图衬文、图文相映,帮助读者从美学、现实、立体的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在给读者视觉上愉悦享受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作品赏析”以凝练的文字,对写作背景、语言特色、创作技巧、思想哲理等进行了精当到位的解析和点评。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使读者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