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官则思

其实这些日子一直很困惑。不知为什么,快乐不起来,兴奋不起来,也不是没精神的样子。心里的事很多,好像又不知道都是什么事。

我总是想很多的原因和理由来解释这一现象。

是少年老成,还是得上了老年痴呆症?

是大磨难孕育大智慧?妄想了些。

是厚积薄发?自嘲了。

也许是可预知的未来世界的某种力量考验着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没有答案,一直没有答案。我只有马不停蹄地工作,我想起了鲁迅先生写的:工作,工作。也许一个人在困惑之中,痛苦之中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工作。

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见到了很多大师级的人物。

陈玉锟、陈锡喜、王厥轩、郑金洲……

听到了很多很多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革、班主任工作、领导艺术方面的课程。如果单纯地从名字上来看,纯理论的东西似乎没有几个人喜欢听。刚开始我也抱着这样的想法,甚至估计自己在大师的课上会打瞌睡。不管怎么样,国家级的培训是一辈子也难遇着的,怀着一颗平常心开始了自己的学员生活。

平常的开学典礼,没有太多地刺激我的神经,大家都是客客气气的。

但从第一场报告开始,我便自觉不自觉地竖起了耳朵,在教授专家沉着有力、风趣幽默的话语中寻找自己心中期待的东西。他们谈古论今、评说中外,或喜或笑,或直白或含蓄,或高或低,或一气呵成或蜻蜓点水,或隔靴搔痒或醍醐灌顶……

没有四书五经的枯燥无味,却有四书五经的深长韵味。把老子说活了,把孔子说神了,把韩非子说现实了。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论,从他们的口中出来之后,我们似乎又懂得了一代代领导人为了中国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为了共产党人的誓言而体现出的耿耿忠心。教授专家将他们长年累月搜寻的案例进行批判性的分析之后,让我看到我们自以为是的教育方法,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失去了教育的内涵。为了非教育的目的进行着无情的掠夺,把教育整得面目全非。

也许他们不觉得,可我坚定地认为他们已是我心中的大家,这就是专家和学者的风范。

社会给教育制造的难题太多了,我们给自己带的枷锁太多了,让人窒息和眩晕。

我还没有找到全部的答案,但为我曾经坚守的阵地找到了一些依稀可辨的依据。

似乎有一丝窃喜,一丝冲动,也有一丝缓解。

2007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