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印刷术(求推荐票!)

张良和范增听后很震惊。

以竹子为原料,制作过程简单,那这岂不是神物?

他们立马就明白了这小小一张纸有多大的价值。

因为用来书写文字的一般只有竹简,布帛和羊皮等材料,而这些东西又非常贵,导致能学习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仅限于富贵人家。

哪怕孔子率先开办私塾,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局面,也仅限于打破。

无法从根本解决教育普及这一问题。

但如果这纸能够被推广,那学习文字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让更多平民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这东西要论价值的话,恐怕也就仅次于仓颉造出来的字了,能不是神物?

张良和范增眼神中对项羽那个崇拜啊,简直和小迷弟看到了自己爱豆一般。

项羽此时只想说一句:别迷恋我,我只是个传说,还是二十一世纪的。

“咳咳,其实我还知道一物,和这纸配合起来使用堪称完美。”

项羽说罢就拿出了自己佩戴的印章,蘸上墨水,印在了纸上。

随即,“项王之印”四字清晰的出现在了纸上。

说实话,张良和范增完全没理解这波操作。

“大王,这印章本来就是用来印字的,这样做有何特殊意义?”

范增开口问道,神情有点疑惑。

“亚父,书写与印字谁更方便?”

“那自然是印字了。”

“若是我将所有文字都一个个刻印在章上或木块上,想写什么句子时,先拿来印章事先排好,再以纸印上。”

“如此,亚父以为如何?”

“这……这样一来,岂不是可以省去大量写书或抄书的时间?”

范增今天接受的信息量有点大,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两样东西确实是有点冲击到他了。

“不光如此,若是以大王的方法印书,不仅效率大大提高,写出来的字也整齐美观。”

一旁的张良开口道。

“子房说得对,我将此术称为印刷术。”

“印刷时,只要我事先用刻好的模印排好句子,便可快速印书,还不限本数。”

项羽说起这印刷术时,语气中还是有几分骄傲的。

毕竟这是华夏先人的智慧结晶,影响之深远,不必多说。

“子房,往后印刷术和造纸术,便由你来推广吧。”项羽对张良说道。

“臣领命。”

……

与此同时,齐地。

“田都,我劝你早早投降与我,否则迟早取你项上人头!”

两军阵前,田荣向田都叫嚣道。

“田荣,你我同为宗亲,何故侵犯与我?!”

田都开口质问田荣。

“既然你我同为宗亲,我又是你的长辈,为何不将你手中的封地交于我?”

田荣说罢大笑,表情甚是猖狂。

“呸,吾乃齐王,受义帝勒封,让我将封地交于你,怕不是痴人说梦。”田都怒道。

“田都你怕是满口胡言,说什么义帝所封,其实还不是项羽一手安排。

他项羽能凭着手中军队要挟义帝,我田荣却不怕这一点!既然你不听我劝降,那便两军开战吧!”

“众将士听我号令,冲锋!”

田荣的军队率先发起进攻。

田都原本便是将军,深诲用兵之道,还整合了胶东王田市的部队。

但即便如此,他的军队对上田荣还是败多赢少。

无他,只因为双方军队的数量差距过大。

随着战争的进行,田都的军队渐渐处于劣势。

田都眼看情况不对,连忙让军队后撤,据守城池。

而田荣也立即命令士兵进行攻城。

就这样一个月打下来,田都连丢了十数城,防守的战线不断地往后拉。

远在自己都城即墨的临江王田市听了战报后,那叫一个忧愁。

自己一半的军队都交给了田都,结果他打成这样,如今近三分之一的齐地都成为田荣的囊中之物。

要再这样下去,估计自几不仅临江王的封位不保,小命也要交代在自己叔父手里。

这仗打来打去最终受害最深的,却是齐地的老百姓,几乎大部分的青壮男子都被拉去充了军。

甚至还有这样的情况,同一户人家的儿子分别被田都和田荣征召,然后在战场上相遇。

因此说,齐地的老百姓是恨透了田家之人。

你田家自家同室操戈就算了,还逼着平常百姓也手足相残,能不恨吗。

紧邻齐地的赵地,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

张耳和陈馀两人正打的水深火热,同样也是在百姓中大量征兵,今日你占我一城,明日我占你一城。

这两人军前对阵时都喊话说,不是你死便是我亡,昔日的刎颈之交,变成了如今不共戴天之仇。

远在巴蜀的萧何就聪明的多。

他将秦朝时流放的犯人都赦免了,让他们参与生产。

虽然巴蜀开发程度低,但架不住土地肥沃,良田几乎可以和关中相媲美。

一段时间下来,巴蜀被萧何打理得也算井井有条。

不得不说,萧何的治理能力确实出众,再烂的开局也能搞起来。

百姓日子过的最好的,莫过于项羽的咸阳和九郡之地了。

不仅人人都分到了田地,还用上的曲辕犁这种高效率的农具。

这些百姓甚至主动为项羽立庙祭拜,将其奉为神明,连孩童也编起了歌谣称赞项羽。

另外,在他的分田政策的鼓励下,新生儿可谓是越来越多。

生娃,有田,能养活,继续生娃,这直接就形成了一种人口发展的良性循环。

短期来看,这些新生儿虽然没什么作用,但却是项羽未来发展的根基所在。

在张良的筹建下,各地的造纸作坊纷纷成立。

这些作坊一是为了生产供给百姓的日用纸,二是生产供印刷的纸。

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影响下,私塾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什么儒家,墨家,法家,农家之类的诸子百家再次开始活跃。

自春秋时代百家争鸣后,再度出现一个思想滥觞的局面,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项羽。

虽然当下社会的变革还不大,但项羽明白,这事得一步一步来。

只要给他时间,项羽相信这个世界会变得很不一样。

纸造出来了,印刷术也有了,项羽打算开始下一步的计划。

他要开始制作火药了!

四大发明如今还剩火药和指南针没造出来。

指南针是航海时代才需要的东西,而火药却是他目前迫切需要的。

这玩意在秦始皇让方士炼丹的时候就被人发现了。

但压根没人注意到它的真正价值,直到唐朝才被用作军事。

而现在项羽不仅要制作能用作军事的火药,他还想把与火药配套的火炮也直接搞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