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分记叙文是怎么写出来的

从“碎片”式表达到“成篇”

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语文赋予了同学们难度逐级攀升的写作任务。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开始的时候,我们的作文题目经常是写一写自己的妈妈、写一写自己的宠物、描写春天的景象等;到了小学高年级,尤其是六年级面临升学时,我们的习作往往就会有这样的题目,如请以《勇气的力量》为名,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大家可以看出作文的题目变难了,作文字数也变多了——而这个“难”和“多”的体现,主要在三个方面:写作内容结构要求表达目的。接下来,我们就展开来讲讲这三个方面是什么意思,再说说初步接触议论文的同学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种变化。

小学低年级的片段式写作任务,主要是为了培养同学们对事物特征的描述和对语言的认识,而小学高年级的记叙文写作任务,则是培养学生能够讲述完整故事并揭示其中所蕴含的哲理的能力。小学低年级的习作往往要求以50~100字描述事物、人物或场景的特征,小学高年级的记叙文则要讲述主要的故事内容及完整的故事情节,这也是二者在写作内容上的主要区别。

刚开始的时候,老师通常会要求我们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如猫、狗、树、花等。能把事物、人物或场景写得恰当,就一定可以过关,能够写得生动形象就一定能够得高分。比如写猫,可以描述猫的毛发柔软、爪子锋利等特征。如果我们能写出“小猫的耳朵尖尖的,毛发柔软,尾巴长长的,有尖尖的爪子”,就算得上流畅;如果我们已经学会了使用比喻、拟人等写出“安静的时候,小猫就变成了睡眼惺忪的婴儿;欢闹的时候,会露出仙人掌的刺般尖尖的爪子”这样的内容,那就是一篇优秀的习作。

相比之下,小学高年级的记叙文写作任务则要求学生讲述完整的故事,同学们需要通过叙述事件的起因、经过、人物的心理变化及产生的结果等方面来讲述故事。例如,可以讲述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后最终战胜困难的经历。这种写作任务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叙述能力,能够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我终于战胜了困难

有人说困难仿佛前进路上的巨石,有人说困难是一条湍急的大河,而我觉得,困难是一条混浊的小溪,乍看无法穿越,尝试方觉不难。

四年级时,为了学校运动会上的“高光时刻”,我决定在放学后去体育馆苦练跳绳。然而,我发现这要比想象中难得多。每当我觉得渐入佳境,可以冲击新纪录时,绳子总是会像一个和我作对的调皮鬼般甩到我的身上。当时,我感到非常沮丧,甚至想要放弃。但我知道我必须战胜困难,这不仅是为了训练技巧,更是为了磨炼意志。

我决定去寻求帮助。我找到了我的体育老师,她是一位跳绳“专家”。她告诉我,跳绳需要耐心和努力,不要想着“一步登天”,追求花样和数量。她让我从简单的跳法开始,逐渐提高难度。她还教我如何控制绳子的速度和方向。我很感激她的帮助,我的纪录一次次被打破,我意识到跳绳也没有那么难。

但我还是遇到了瓶颈。纪录已经很久没能翻新,这令我心情烦躁。有时候我跳到一半,绳子就会卡住,在花样跳绳时,我也会跳错步骤。老师仿佛看出了我的失落,在我又一次被跳绳绊了脚之后,她对我说:“没关系,梅花香自苦寒来嘛。”我重振精神,酸痛的上臂肌肉和越来越旧的跳绳记录了我的努力,而最后校运动会上的出色发挥,也给予了我一枚成长路上的奖牌——通过努力,我终于战胜了困难!

现在,跳绳已经成为我的爱好。我已经掌握各种各样的跳法了。我感到非常自豪,因为我知道我已经克服了恐惧。我相信,人生路远,只要付出努力和耐心,我就可以战胜任何困难。

大家通过观察会发现,小学高年级记叙文中完整的故事拥有我们所熟知的记叙文六要素,也就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时间、地点、人物在文章之初已经交代,时间是运动会前,地点是放学后的体育馆,主人公是“我”,次要人物是老师,故事过程就是练习跳绳准备比赛。在这个完整的故事中,遇到困难的起因是参加跳绳比赛,经过是练习跳绳结果不佳,解决困难的方法是向老师求助,克服困难中的高光时刻是受到老师话语鼓励而勤加练习,克服困难的结果是在比赛中创造佳绩并喜欢上跳绳。其中的详略和必备的讲述手段是个较为庞杂的体系,我们会在接下来的内容中讲到。

正处于记叙文学习之初的同学也许会好奇一个问题:小学低年级学到的描写小花、小草、小动物时用到的修辞、成语等,难道就没用了吗?当然不是。你看,“而最后校运动会上的出色发挥,也给予了我一枚成长路上的奖牌”“有人说困难仿佛前进路上的巨石,有人说困难是一条湍急的大河,而我觉得,困难是一条混浊的小溪,乍看无法穿越,尝试方觉不难”,都是低年级学到的修辞手法的延续,它们如今成为我们在记叙文中展示文采的武器。

而在结构要求上,低年级写作不作要求,高年级记叙文则必须展示某种详略得当且符合逻辑的结构。

小学低年级的片段式写作任务通常不要求我们遵循固定的结构,我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对物体特征的描述。比如写小花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写花的颜色,也可以先写花的气味;可以先写小花生长的地方,也可以先写小花生长的季节。总而言之,我们描述事物特征的时候,这些特征往往不要求进行优先级,即重要程度的排序,比方说接下来这个例子:

这朵小花的花瓣很娇嫩,呈现晚霞般的淡紫色,散发着一种淡淡的香味。我和妈妈在周末游公园时看见了它,它是春天的使者,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小时候我们的写作练习,基本先说什么都行,只要把这些特征一股脑儿摊在纸上,都没什么大问题。

相比之下,小学高年级的记叙文写作任务则要求学生遵循一定的结构,以便更好地表达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心理变化。例如,记叙文应该有明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以便更好地展示故事的情节。这种写作任务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将故事的情节安排得井井有条,升级版还会要求大家略写故事中可以一笔带过的非重要情节,详写这个故事中的高光时刻。比方说,要懂得详写面对想顺走同学漫画书时的心理,略写自己来到故事发生地点的方式;要懂得详写双亲照顾我们时的神态与动作,略写亲子在日常对话中的琐碎的语言。

我们依然给出一个小学高年级的习作来辅助说明这一点。习作要求同学们介绍一本自己最喜爱的书。

我最喜爱的书

《鲁滨逊漂流记》是我最喜爱的书。每当我翻开它,就仿佛身临其境,与鲁滨逊一起身处风光旖旎却危险的荒岛,在丛林和海岸间游荡。

记得那是三年级暑假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书虫”爸爸邀请我一起去图书馆借一本书看。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我的眼睛被一本名字叫作《鲁滨逊漂流记》的书吸引了。“漂流记”,显然是个冒险故事。于是,我便从书架上拿起了它。

在书中,我认识了鲁滨逊这个勇敢而坚忍的幸存者。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他总是能够想出办法,克服困难,最终用渊博的知识、坚忍的意志和出色的生存技能,帮助自己离开了荒岛。他在孤独的海岛上建造了自己的住所,种植了食物,还驯服了野生动物。精彩的冒险故事让我流连忘返,在新奇的幻想中度过了整个暑假。

如今,六年级的我再度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我发现除了那些精彩的冒险情节以外,更吸引我的是,面对绝境,鲁滨逊依然满怀希望与乐观。他的勇气和希望让我明白,即使在困难的时期,也不要失去信心,只要一直坚持下去,就能够获得最后的成功。他的智慧和勇气也启示我,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像鲁滨逊一样,克服困难,勇敢面对挑战,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是生命的长跑选手,它们永不停息,直到达到终点。我相信,在生活中,只要怀着希望,还有勇气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我想,未来我依然会不定期地重读《鲁滨逊漂流记》,为了那一份坚强,也为了那一份乐观。我相信,这本书的精神将一直伴随着我,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尽管这篇文章并不是传统的“讲故事”,而是给了“介绍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这样一个好像容易写的、比较平淡的题目,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它依然有明确的结构。比如,文章第二自然段交代了我发现这本书的时间、地点和起因,第三自然段交代了这本书的内容,即我阅读这本书的经过。在结构上,这篇记叙文的高光时刻出现在第四自然段,我在六年级时重读这本书获得精神滋养的部分,它升华了主题,让文章不仅仅流于对书籍内容的介绍,还有了价值取向上的内涵。最后,本文交代了结果:在这种精神的滋养之下,我会保持努力和乐观。

这也引出了下面的一个论点,小学低年级片段式写作和小学高年级成篇记叙文在表达目的上的区别:低年级写作只要求表达情感,高年级记叙文还要求揭示哲理

在小学低年级的片段式写作任务中,老师展示的习作范例,主旨也往往表达对某事物、人物的情感,如喜欢、感激等。这种写作任务旨在让低年级的小朋友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情感表达能力。比如,当年大家写的片段式写作,最后能写出“我很喜欢家里的小狗”,或者“我很感激我的父母”就已经合格了。

相比之下,小学高年级的记叙文写作任务则要求我们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揭示其中的哲理。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和言语来表达一些深刻的道理,如勇气、坚忍等。这种写作任务需要学生具备深度思考能力,能够将自己的思考与故事的情节相结合。相信大家在前面的习作举例当中也已经注意到,无论是跳绳的故事,还是读书的故事,最后都揭示了一个对我们成长有利的道理,而且着重出现在文章的中后部和结尾位置。

带着这样的意识,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来加深自己对“记叙文讲究卒章显志”的认识程度。这篇作文的题目叫《勇气的力量》。

勇气的力量

如果成长的前路常常被障碍阻隔,那么突破一切的勇气就是披荆斩棘的刀剑。去年参加校园演讲比赛的经历,让我深深认识到了勇气的力量。

其实,我参加校园演讲比赛,有点“赶鸭子上架”——是班主任老师想培养内向的我的表达能力,鼓动我报名的。比赛当天,我一进教室便觉得手心出汗,连演讲稿都几乎想不起来。看着其他同学一个个自信满满地准备演讲,我却无从下手,便不禁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参加比赛的勇气。

就在这时,班主任老师走过来对我说:“不要害怕。只要有信心,你一定能做到。勇气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只有勇敢的人才能成功。”听到老师的鼓励,我紧张的心慢慢放松下来,变得笃定,开始回忆演讲稿的内容。

终于到我演讲了,被评委老师念到名字时,我的心开始狂跳。走上台的时候,我的腿都有点发软。但是,回忆起班主任老师的信任和鼓励,我告诉自己,要靠勇气披荆斩棘,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开始了我的演讲。刚开始有点紧张,但是随着演讲的进行,我发现一切没有我想的那么可怕。其实,多次课后训练已让演讲稿在我心里滚瓜烂熟,洪亮而没有磕绊的声音让我信心倍增。我加上生动的手势,变换语气,声情并茂,让我的演讲更生动有趣。灵机一动时,我甚至还引用了一句古诗词。看着台下班主任老师赞许的神态,我知道,是勇气让我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演讲。

结束演讲的时候,台下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无论结果如何,我已经超越了自己。几天后,颁发奖项,我竟获得了一等奖!我深知,是勇气的帆船,带我航向了未知的海域,而这未知的海域便是成长的广袤空间。

成长途中,风浪难免。遇见勇气,便是遇见最好的自己。

看了这么多例子,相信大家对小学低年级片段式表达与小学高年级写作成篇记叙文之间的差异已经有了概念。从一段特征明显的形容,到一篇详略得当的完整故事,二者之间要构建和填充的知识体系,往往很少在课内被系统展示。因此,在这个板块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会把接触记叙文的同学需要建立的结构概念依次进行讲解。有了对这些基础内容的认知,我们会发现,写出一篇完整、合格的作文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