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融入军中

“好个雉奴……”他暗暗咬牙,将密信捏成一团。

太子沉溺酒色,此子却锋芒毕露。

若再不做决断,只怕这朝堂之上,迟早要变天。

李治当然不知道长孙无忌此刻在想着什么,他今日之所以对长孙无忌刻意疏远,本就是给这位舅舅看的试探

因为他还不知,那王家村地下消失的情报机构,到底是否与他有关。

其实对于长孙无忌这个人,李治还是比较欣赏的。

虽说后世中有把控朝堂,权势滔天的野心。

但其却是有真材实料的能人,只不过,这种人要如何驾驭的是了。

或许待王家村案彻底水落石出那天,李治才会真的与其推心置腹一番。

这时,薛仁贵走了过来,“公子,您这是...”

“走,去军营转转。”李治微微一笑,拍了拍薛仁贵的肩膀,顺手从一旁马车上拎起两个酒坛子,“带上这个。”

校场上的尘土被马蹄踏得飞扬,李治握着缰绳的手指微微发白。

三百重甲骑兵列阵而过时,大地都在震颤,前排士卒甲胄上还沾着前日暴雨留下的泥点子。

由于上次苏定方已经带着李治在右屯卫的大营见过基层的将士了,这次他倒是轻车熟路的来到后方校场处。

“薛兄,右屯卫的人最认这个了。“李治忽然压低声音,白皙的指节敲了敲腰间横刀。

“放心,公子,这个,我最在行了!”

薛仁贵说罢,解开披风,白袍下露出牛皮束腰,蹀躞带上七事俱全。

李治看着他腰间的黄铜扣,微微一笑,刚要抬脚踩上马镫时,远处正在操练枪阵的士卒突然爆发出喝彩声。

循声望去,有个精瘦汉子单手撂倒了高他半头的对手,这会儿正被同伴们抛向空中。

“好!”李治的喝彩倒是比所有将领都快半拍。

他清晰看到那汉子后颈的刺青,是关中军户常纹的避箭符。(野史里看到的,如今大唐道家正盛,大家都很信奉这些)

薛仁贵刚要开口,却见李治已经大步流星朝人群走去。

校场西侧忽然传来骚动。

十几个赤膊汉子围成圈,当中两人正在角抵。

李治隔着三步站定,恰好看到精瘦汉子使了个巧劲,膝盖顶在对手肋下软甲接缝处。

被摔在地上的壮汉也不恼,拍着尘土大笑:“陈三郎你这狗崽子,昨夜羊肉没白吃!”

“那还不是晋王殿下赏的,我肯定得多吃点。”

人群中顿时爆喝起来。

“殿下?”人认出李治装束,起哄声立刻矮了半截。

见李治微微一笑,作势便要解开腰间束带,“殿下要试试手?”有精瘦汉子慌忙单膝跪地。

“我都说了,军中与我不必如此,起来!”

李治解下佩刀扔给薛仁贵,随手扯开衣襟:“本王在晋王府训练时,陪练的可是薛将军。”

陈三郎微微一笑,“殿下,输了可莫要说我以大欺小哦!”

李治轻笑一声,没有回话,随即快步上前,左手已经扣住陈三郎腕门。

周围响起吸气声,谁也没想到这少年皇子会有这般老练的手法。

陈三郎不以为意,认为李治只是少年,并不能将自己如何。

然而,李治的身手却滑溜的很,根本不与其角力,在不断地借位间,致使其渐渐根基不稳。

二十个回合后,陈三郎喘着粗气被按在泥地里。

李治甩开汗湿的额发,朝人群扬声道:“赏!方才那招鹞子翻身,够换三坛好酒了!”

“嘿嘿,殿下过奖了。”陈三郎脸色有些发烫,在这么众目睽睽之下,输给了一个少年,脸上多少有些挂不住,而一旁的薛仁贵则是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

“殿下这还没有出全力,若是生死之战,三招之内,必能取你性命!”

陈三郎脸色稍缓,随即单膝跪地,“多谢殿下赐教!”

“罢了!罢了!”李治甩了甩手,微微一笑。

军中的单兵的素质实力比他想象的更要强上一些。

接下来,在众人的鼓动中。薛仁贵也加入了进来。

校场热闹的起哄声也引起了刘弘基与苏定方的注意。

只见刘弘基来到苏定方身旁,望着李治与薛仁贵的身影,淡淡道:“我们这位晋王殿下,与军士们倒是打成了一片。”

“是啊!晋王殿下,当真与众不同!”

刘弘基微微瞥了眼神炙热的苏定方,轻轻拍了拍其肩膀,“苏将军,沉寂多年,接下来,也该是你一展拳脚的时候了。”

苏定方一愣,看着刘弘基回帐的身影,将目光缓缓转向那校场中心的李治……

军营晚饭时间,伙头军抬着大木桶挨个分发粟米饭。

李治刚走到辕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粗犷的笑骂声:

“老张头!你他娘又克扣老子的肉酱!信不信老子半夜摸进你帐篷,把你那点私藏的腊肉全顺走?”

“放你娘的屁!每勺都是足秤的!”伙头军把木勺敲得铛铛响,“再嚷嚷,下顿给你盛双份咸菜!”

李治听得直乐,示意守卫不要声张,自己掀开帐帘走了进去。

原本喧闹的饭堂突然一静,几十个正蹲在地上扒饭的军汉齐刷刷抬头。

“殿...殿下...怎么来这了?”刚才还骂骂咧咧的络腮胡大汉手一抖,陶碗差点扣在裤裆上。

“接着吃啊,都愣着干什么?”李治随手把酒坛往长条案几上一放,自己盘腿坐在草席上,“今天不是来巡查,就是蹭顿饭。”

李治之前都是和刘弘基等人在一起用餐,倒是没有直接来到军营中和底层的军士一起过。

伙头军老张头反应最快,赶紧盛了满满一碗粟米饭,又狠狠挖了两勺肉酱扣在上面:“殿下若不嫌弃,尝尝咱们营里的手艺!”

李治当即坐在人群中,接过碗,直接用手抓了把饭塞嘴里,含糊不清地问:“刚才谁说肉酱不够来着?”

络腮胡脸都绿了。

却见李治突然把碗往他面前一推:“尝尝,看是不是足秤。”

整个饭堂爆发出哄笑。

络腮胡也不矫情,挠着头,小心翼翼从殿下碗里捏了粒沾着肉酱的饭粒,咂摸着嘴:”好像...是比给我的多了点油花...”

“放屁!”老张头气得胡子直翘,“殿下碗里那是刚搅上来的!”

李治趁机拍开酒坛泥封,浓郁的酒香瞬间飘满帐篷:“来来来,都尝尝这个。”他指着络腮胡,“你,去找二十个碗来。”

等碗摆开,李治亲自给每人倒了小半碗深红色的酒液。

有个年轻士兵好奇地想一口闷,被旁边老兵一巴掌拍在后脑勺:“蠢货!这玩意儿金贵着呢,要慢慢品!”

“其实也没那么讲究。“李治自己先仰头喝干,“就是怕你们喝太快,我这坛子不够分。”

这话又引来一阵笑声。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络起来。

络腮胡大着胆子问:“殿下,听说您前些日子把高句丽那几个国王一锅端了?”

“运气好而已。”李治撕了块面饼蘸肉酱,“要不是薛将军在,我就得被他们反包围了。”

苏定方在旁边听得双眼微眯,这殿下并不喜揽功,倒是都愿意说成是下面人做的。

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李治边听边给老府兵添酒,时不时插几句:

“后来呢?”

“真的假的?”

听得那是一个津津有味。

等故事告一段落。

李治扫过众人,双眼闪过一道精光,突然问道:“那您觉得,咱们现在打高句丽,胜算几何?”

饭堂里突然安静下来。

老府兵盯着酒碗看了半晌,低声道:“殿下要听实话?”

“当然。”

“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