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王侯将相 宁有种乎

“哈哈哈!晋王殿下当真是好手段,如今三国各地已然是乱成了一锅粥。”尉迟敬德不由得扶须大笑起来。

“如今三国各地藩王四起,泉盖苏文则是带领着大军四处平乱,此时正是我军出击良机!”张亮也是点了点头,看向李治眼神中不由得多出了几分重视。

李治的谋划很顺利的便在三国之地发酵了起来。

对于新罗与百济来说,灭国之仇不共戴天。

如今背后有人撑腰,他们的君主又在大唐庇护之下,天时地利人和齐聚,再加上泉盖苏文长期欺压,他们岂有不反之理?

听着众人热议出兵高句丽,李治却笑着摇头。

“如今出兵固然占优!但我觉得还差些火候。”

“哦?”众人不禁投去疑惑的目光看向李治。“殿下是有什么想法?”

李治缓缓走到舆图前驻足,“诸位请看,如今高句丽三国各路起兵之数接近百支,泉盖苏文纵有手下突厥狼骑再多,想要完全平乱也需要数月时间。”

他望向帐外,语气渐沉,“如今已近深秋,两月后,辽东各部将天寒地冻。”转头看向帐内众将,“诸位可有信心,在入冬前,一举攻陷高句丽?”

此言一出,连狂一向妄的尉迟敬德也沉默不语。

两个月拿下高句丽,至少需要有十万兵马,否则难如登天。

纵使十万兵马将其拿下,那想必损失也必定惨重,得不偿失。

见众人神色渐缓,李治微微一笑,“我知道大军每日驻扎在此耗费粮饷也是一笔大数目,但此次我们大军所耗粮草皆是当初从契丹与奚族部落所缴,完全够这几月所耗。

且拿下高句丽后,所耗物资与之相比,微不足道!”

“但坐视良机流逝,怕不是殿下本意?“长孙无忌眯着眼睛,像只嗅到猎物气味的狐狸。

李治不禁多看了长孙无忌一眼,这位舅舅当真是眼光毒辣,这就猜出了自己还有想法。

“的确,赵国公所言极是。”李治说着,拱手看向上座面带笑意的李世民,“阿耶,孩儿想让我大唐水师先行出动,开赴三国边境,断绝对方与倭国一切粮食物资的来源。

其次,派一路大军,前往靺鞨与高句丽边境,断去其一切外来资源可能。

这几月时间,他们就算平息各路叛乱,那接下来入冬后,迎接他们的便是无尽的折磨。

到那时,大军没有后续粮食补给,他们便会将目标投向民间,而此时民间刚经历过大乱,如今朝廷又来征讨粮食,届时,各地,必反!”

众人纷纷沉默,开始思考李治此法的可行性。

“那他们没粮了,那我们去喝西北风吗?”

李治有些无语的看向尉迟敬德,无奈摇了摇头,“鄂国公,我们就算打进高句丽也不是要去扰百姓,而是要将目标盯向各路王公贵族。”

“可你不都说他们没粮要征百姓了吗?”

李治深吸口气,努力使自己语气温和,“敢问鄂国公,我大唐之前大旱之时,您家里可是没有余粮?”

他并没有把话说透,毕竟这帐内多是王公贵贵胄,谁家还没余粮了,就算百姓饿到食不果腹,那大户人家的院内存货,依旧可以将其吃的油满肠肥。

尉迟敬德也缓过味来,偷偷瞥了一眼李世民,悻悻的笑了笑。

“高句丽贵族的粮仓,可比长安西市的米铺还满呢!”李治轻笑一声,随即看向李世民。

“还请陛下定夺!”

李世民指节轻叩案几:“善!就依雉奴之策。”他目光扫过众将,“传令水师即日出海,切断高句丽与倭国一切商道,并传令倭国使臣,若敢私下与高句丽交易。朕并不轻饶!

张亮率轻一路大军驻兵北线商路。”

说着,他双眼微眯,“只不过,我们也不能如此坐以待毙,还需有点动作。”随即将目光撇向李勣,“樊功,你率三万兵马,在张亮侧翼向高句丽推进,无需推进多远,只需要袭扰高句丽对外商路便可。”

李治听着李世民部署,随即将目光投向舆图,不禁眼前一亮。

这样一来,高句丽便成了一座孤岛。

接下来便是任其内部自身自灭便可了!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有利大唐的方向稳步推进。

这日,李勣与张亮分别率军北上,长孙无忌踱步至李治身旁,目光追随着那远去的军队,嘴角勾起一抹浅笑:“此战我大唐军队定将大胜而归。”

李治正望着军阵出神,闻言连忙拱手:“赵国公所言极是。”

“这里没有外人,雉奴连声舅舅都不愿叫了?”

“舅舅莫怪,是外甥失礼了。”

长孙无忌双眼微眯,这李治似乎对他在刻意保持着距离。

回想着这几日李勣与李治两人与自己何其亲近。

他微微撇向长安方向,不禁摇了摇头,“雉奴,你为何与我如此生疏呢?”

“有吗?”李治佯装不知,随即,见四下无人,微微一笑,“舅舅是有事?”

长孙无忌却没有回答他问题,而是话锋一转,“雉奴如今已经站在台前了,有何感想?”

李治摇了摇头,“如今此战乃是为我大唐出谋划策,为的是江山社稷,为的是国家安稳,本王不知舅舅此言何意?”

两人目光相接,空气中似有火星迸溅。长孙无忌忽然逼近一步,压低声音:“你当真要与我打这官腔?”

李治不动声色地后退半步,“舅舅身为太子太师,与外甥说这些...”他故意顿了顿,“怕是不妥。”

长孙无忌幽幽一笑,“雉奴难道还怕了太子不成?”

“太子乃国之储君,我二人更是一母同袍的亲兄弟,本王为何言怕?”

“雉奴当真如此想?”

“正是!”李治拱了拱手,随即笑道:“军中还有事务,舅舅若没其他事,外甥就先告辞了。”

望着李治远去的背影,长孙无忌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秋风卷起一片枯叶,正落在他攥紧的拳头上。

他这次主动示好,李治竟然如此态度,这让他心中不禁升起了异样的感觉。

但如今李治如日中天,太子却一直沉迷享乐,他若再不有些动作,恐怕自己的地位,今后将会变的岌岌可危。

“大人...”亲卫的声音将他惊醒,“大人,东宫来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