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家长需慎重对待

一位妈妈带着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来急诊,告诉医生:“今天下午放学回家,我发现他的腮帮子一边鼓起了一大块,可把我吓坏了,赶紧带着他来医院看看。”医生用手轻轻触摸孩子腮边肿块,感觉坚韧、有弹性。患儿说被触摸时有点痛,还表示这两天总感觉身体不舒服,头昏、不想吃饭,最近这段时间,学校里也有其他同学有同样的症状。医生检查后初步判断是流行性腮腺炎。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202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数高达119 955例,排在丙类传染病发病数的第4位。

流行性腮腺炎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典型的症状是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中医称“痄腮”。该病的特点是“肿、痛、起病急”,患者大多急性起病,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表面发热,咀嚼时疼痛。

流行性腮腺炎的传染性极强。一方面,其传播途径非常容易实现,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被唾液污染的衣服、玩具等物品间接传染。另一方面,流行性腮腺炎早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都是重要的传染源,但由于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的前几天已开始排出病毒,并具有传染性。研究表明,患者在腮腺肿大的前7天至肿大后9天约2周时间里都可以从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学校、幼托机构等均是人口密集的场所,一旦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如果不及时做好防控措施,很容易出现聚集性发病。

流行性腮腺炎的高发季节和年龄

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有季节性变化,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每年4—7月和11月—次年1月,好发于5 ~ 9岁儿童。随着有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疫苗在儿童中的普及,近年来,1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如何预防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自限性疾病,目前还没有治疗腮腺炎的特效药物,抗生素治疗对该病无效,临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因此,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应以预防为主。

接种疫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成为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手段。2008年,我国将含有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的1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简称麻腮风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并广泛使用。随着麻腮风疫苗接种率的增加,全国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下降。2020年国家调整儿童免疫规划策略,儿童需要在8月龄、18月龄接种2剂次含有流行性腮腺炎成分的麻腮风疫苗,进一步增强了儿童对流行性腮腺炎的抵抗力。需要强调的是,及时、全程接种麻腮风疫苗,才能使孩子获得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