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儿童流行性感冒,家长不可轻视

春天万物生机萌发,细菌、病毒等也活跃起来了。冬季横行的流感病毒,此刻依然不见消停,来到儿童聚集的中小学、幼儿园等再次兴风作浪。面对凶猛而来的流感病毒,家长应该了解些什么,以做好“御敌准备”呢?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对儿童的影响非同一般

流行性感冒容易被大众忽视,究其原因是很多人认为“流感不就是一种感冒嘛,小毛病而已,吃点药扛一扛就好了”,这是对流感严重的误解。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多发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感染人的流感病毒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每年流感流行季节,儿童的发病率在20% ~ 30%,在某些高流行年份甚至可高达50%。

大家普遍认为流感不严重,不会演变成重症,其实不然。与普通感冒不同,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常起病非常急,一般都会出现发热和畏寒。除了咳嗽、鼻塞、流涕、喉咙痛等症状外,儿童的全身症状也非常明显,主要是全身酸痛无力,有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

虽然大部分儿童的流感是自限性的,3~ 4天可以自行缓解。但家长们千万不要因此而掉以轻心,流感绝非小毛病,不仅可能导致重症感染,甚至有致命的风险!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季节性流感死亡人数在29万~ 65万,主要是由流感并发症导致的。流感往往可以引起急性喉炎、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以及肺炎等,严重的甚至会诱发重症肺炎,从而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等。在治疗上,5岁以下患儿,由于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流感治疗费用会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

婴幼儿流感的症状往往不像儿童那么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发热、咳嗽,但是更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表现为食欲不佳、嗜睡等。据统计,2岁及以下婴幼儿患流感而住院的概率是2岁以上患儿的12倍。

对于儿童流感,家长首先要做的是预防。如果孩子出现了流感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及时治疗。具体如何预防呢?大家需要先了解流感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流感是如何传播和流行的

大家可能知道流感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但值得注意的是,流感病毒还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流感患者和一些感染了流感病毒但没有发病的感染者都有可能成为流感病毒的传染源。一般的感染者在出现症状前1 ~ 2天就具有传染性了,且可持续3~ 8天。很多家长认为,儿童得了流感以后传染性小。其实这是个误区,儿童发病时的传染性与成年人相同,而且传染性持续时间比成年人更长。

流感病毒每年都会流行,其变异速度非常快,而且流行特点有季节性变化,掌握流感病毒的流行特点有利于人们更好地在流行季节加以预防。在我国,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流行季节有所不同。甲型流感,我国北方地区往往在冬季流行,高峰出现在每年的1—2月;中部和南部地区一般有冬季(1—2月)和夏季(6—8月)两个流行高峰;南方地区,如海南、广东、贵州等地,每年流行高峰出现在4—6月。乙型流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为冬季高发。

预防流感,需要从个人防护做起

流感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发生聚集性疫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做好日常防护也可以减少流感的传播。平时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助于预防流感,包括:①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②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出行时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③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等遮住口鼻;④如有发热、咳嗽、乏力、腹泻等症状,尽快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