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参与的代际差异:70后、80后、90后群体的比较
- 赵联飞
- 12字
- 2025-04-07 16:07:36
第二章 上网行为的代际差异
第一节 样本描述
一 抽样方案说明
笔者于2015年8月在四川省绵阳市开展了一次入户抽样调查,调查了70后、80后、90后群体在上网行为方面的差异以及个人观念和态度方面的情况。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成都平原城市群北部中心城市。截至2014年底,绵阳市下辖2个区、5个县、1个县级市、1个自治县,常住人口473.9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579.89亿元,列四川省第二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3558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7∶51.0∶33.3。[1]
在抽样过程中,选取了绵阳市区(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市和三台县作为调研区域,在4个区县内采取多级抽样方式抽取样本。首先,以街道(镇)为初级抽样单位(Primary Sample Unit,PSU),以街道(镇)人口数量为权重,随机抽取被调查的街道(镇);然后,在镇内按照简单随机原则,又放回抽取社区。对于只有一个社区的镇,此唯一的社区作为抽中社区;对于有多个社区的镇,则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抽取社区,抽取社区的数量等于该镇被抽中的次数。如果抽中1次,则在选中的每个社区按等距抽样方式调查20户;如果抽中多次,则调查户数的数量等于20乘以次数。在抽中家户后,入户后现场建立户内抽样框,随机抽取一人接受调查。[2]共调查了52个社区,其中涪城区22个,游仙区8个,江油市12个,三台县10个,最终获得有效样本1102个。[3]
二 样本人口和社会特征
本次调查开展于2015年8月,根据被调查者的实际年龄,将调查时年龄在36岁及以上的划为70后,年龄在26~35岁的划为80后,年龄在26岁以下的划为90后。在调查样本中,三个群体的比例分别为36.5%、34.0%和29.5%(见表2-1)。
表2-1 样本年龄分布

样本中,男性占比为45.3%,女性占比为54.7%(见表2-2)。
表2-2 样本性别分布

样本中,未婚占25.2%,已婚占73.2%,离婚的比例为1.6%(见表2-3)。[4]
表2-3 样本婚姻状况分布

样本中,职业类型占比最高的前三位依次是“个体工商业者”(25.6%),“城市一般职工/服务人员/工人”(20.8%)和“公司职员”(13.0%)。学生合计占比为10.9%(5.8%+5.1%)(见表2-4)。
表2-4 样本职业状况分布

表2-4 样本职业状况分布-续表

从样本的学历分布来看,高中及以下的占到68.2%(0.2%+4.3%+35.2%+28.5%),大学专科/高职及以上的占到19.8%(12.3%+7.4%+0.1%)(见表2-5)。
表2-5 样本受教育状况分布

样本中,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占4.1%,共青团员占27.2%,群众占68.4%,民主党派人士占0.3%(见表2-6)。
表2-6 样本政治面貌分布

样本中,学过外语的比例为88.6%,未学过外语的占11.4%,表示自己外语水平很高和比较高的比例合计占到3.6%(见表2-7)。[5]
表2-7 样本外语水平分布

从样本的收入分布来看,占比最高的是月收入“2001~3000元”的人群,占到了27.5%;其次是“3001~4000元”和“1501~2000元”这两个收入段的群体,分别占到样本总量的16.8%和13.1%。按照分组数据求中值方法推算样本的平均年收入为30444±796元;如果将调查样本中的学生剔除,则样本的平均年收入为32763±992元,这和绵阳市2014年的人均年收入33558元这一官方统计数据大致吻合。[6]
表2-8 样本月收入状况分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