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玉门关外黄沙漫
[开篇偈语]
“黄云断雁书难寄,铁甲寒光映佛衣。
七日玄黄饮泣处,沙砾尽是众生碑。“
贞观四年春,玉门关的箭楼在沙暴中若隐若现。玄奘撕下僧袍裹住经箧时,守关校尉的刀锋已抵在他锁骨。度牒被焚成灰蝶飘向敦煌方向,他转身时袈裟被铁钩撕裂,露出后背戒刀留下的莲花疤痕。五匹白马在渡河时悉数倒毙,最后一匹倒下时,马鞍上的《大般若经》残页被风卷入沙海。
[关键场景]
瓜州城外,石磐陀在沙丘上挖出玄奘时,刀尖正抵在他心口。佛珠坠地的瞬间,西域商队遗落的波斯银镜映出玄奘眉间戒疤,杀手突然跪伏在地。他们在干涸的河床掘出暗泉,玄奘用弓弦蘸水写下《心经》,沙粒在经文上结成盐晶。
[转折点]
第七日正午,玄奘在沙漠中见到幻象:母亲临终前的佛珠在空中转动,化作无数飞天撒下贝叶经。他将指缝渗出的血滴在经箧上,突然听见驼铃声由远及近。伊吾国的商队在沙暴中迷路,首领腰间佩刀的鞘上刻着“高昌王赠“——正是辩机所言的《大日经》藏地。
[结尾意象]
玄奘在沙丘上刻下“大唐“二字时,刀锋折断在岩石中。夜空突然裂开缝隙,北极星的光柱直指西方,沙砾在星辉下泛起金属光泽。他展开地图,发现商队驼铃震落的沙土自发聚成一条金色轨迹,尽头正是高昌国的方位。黎明时分,他在沙丘上留下的脚印里,竟长出一株菩提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