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儿童视野检查
【概述】
与成人类似,视野评估在儿童视神经疾病、视路疾病、大脑皮层性视损伤、青光眼等疾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视野检查可以发现包括偏盲、视野狭窄等在内的视野缺损,从而协助诊断,有助于疾病随访和疗效观察。
视野检查是心理物理学检查的一个分支,其结果受到认知水平和患者配合度的直接影响。在儿童群体中,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注意力容易分散,并且易受环境干扰,进行可靠的视野检查具有相当的挑战性。此外,现行的视野检查依赖于针对成人制定的正常值数据库,尚未建立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正常值范围。这进一步限制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据2015年Dipesh EP等人的研究,5~6岁儿童Humphrey 24-2视野的平均偏差值日(mean deviation,MD)值约为−3.22 ± 1.16,之后每年增长约0.3,在12岁左右达到成人水平(−0.58 ± 1.05)。
近年来,一些针对儿童特点设计的专用视野计,如矢量扫视动态视野(saccadic vector optokinetic perimetry,SVOP)等,已逐渐出现在市面上。然而,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视野计仍然是基于成人需求设计的。尽管如此,这些设备在检查策略和算法方面已经进行了一系列针对儿童的优化尝试。例如,Humphrey视野计的SITA算法、Octopus视野计的TOP算法,以及Oculus Easyfield视野计的SPARK算法等,都致力于更有效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减少检查所需时间,以提高儿童在视野检查中的配合度。
【设备和原理】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视野计主要为各种类型的全自动静态视野计(automated static perimetry,ASP)。这类检查须在矫正屈光状态后进行,受试者在保持中心注视的状态下,用余光观察光标,并通过手中按钮进行记录。受试者首次检查前须进行学习,检查的配合程度可根据假阴性/假阳性率进行判读。
【检查方法】
1.检查前准备
受检者须保持瞳孔自然散大状态,避免缩瞳或散瞳。进行中心视野(30°或更小)检测时,须根据验光结果矫正屈光度。周边视野检测可不矫正屈光度,因为使用眼镜反而可能因为眼镜框架的阻挡影响周边视野检查。
检查前应在视野计的背景光下进行亮度适应,一般需5分钟,使得受检者的视网膜能充分适应视野计亮度。受检者在检查前需要进行学习,一般儿童检查需学习的时间相较成人更久,需要检查者更多的耐心与讲解。如可能,儿童受试者第一次使用预检程序行预检查,让受检者更好地理解检查过程获得其配合。然后再进行二次正式检查。但须注意预检查不宜持续过久,否则正式检查时儿童注意力可能难以集中。如果出现儿童注意力欠集中的情况,可分次分别完成两眼检查。
2.操作规范
检查过程中,须注意受检者要时刻保持清醒、固视,并保持视轴、额头、矫正镜片在正确的位置。如出现固视点漂移,须及时提示受检者注意。另外儿童受检者常出现头位的改变,比如转头、晃动等。可由医护或者家属帮助受试者固定头位。如受试者注意力无法集中,应适当中断、休息,进一步指导。
3.检查后宣教和注意事项
儿童受试者进行视野检查,常会因配合情况,需要重复检测。须和患儿父母解释说明。
【Easyfield视野结果报告解读】
(图1-9-1)
Easyfield视野结果报告,主要含以下信息:①患者信息;②可靠性评价指标;③阈值图;④灰度图;⑤阈值总偏差图;⑥模式偏差图;⑦总偏差概率图;⑧模式偏差概率图;⑨视功能评估指标(图1-9-1A)。可靠性评价指标包括假阳性率(% error,false positive):患者在没有光标刺激存在时却表示能看见,记录为假阳性反应;固视丢失率(% losses,fixation check):检查过程中,视野计不时在生理盲点中央呈现高刺激强度的光标,如果受检者有反应,则记录一次固视丢失;以及检查持续时间(duration)等(图1-9-1B)。阈值图反映测量得到的原始数据,即每个位点的光敏感度,单位为dB,0dB为最强,100dB为最弱,数值越大表示光敏感度越佳(图1-9-1C)。灰度图根据阈值图生成,用不同的色阶直观地表示不同的视敏度(图1-9-1D)。阈值总偏差图表示每一个位点的阈值和同年龄组的正常值进行比较后的差值,偏差绝对值越大代表差异越大,正值表示该部位阈值高于同年龄组,负值表示该部位阈值低于同年龄组(图1-9-1E)。模式偏差图是由E图经过模式矫正后得出,比如老年人眼睑下垂、屈光间质混浊、瞳孔散大等导致视野敏感度下降的因素,结果更加可靠(图1-9-1F)。总偏差概率图(图1-9-1G)与E图对应,即A图中⑦与⑤对应,分别表示E图中对应部位的异常在正常人群中出现的概率(P),P值低于5%、2%、1%、0.5%用相应的符号标记出来,如黑色方框P < 0.5%可以理解为正常人群中只有小于0.5%的人会出现该点所对应的值,所以该点异常的可能性很大,通常P < 0.5%才是应关注的。模式偏差概率图(图1-9-1H)与F图对应,即A图中⑧与⑥对应,分别表示F图中对应部位的异常在正常人群中出现的概率(P),对于结果判断最有意义,其忽略掉正常范围的变化,使细小的极有可能被忽视的变化突出出来,一些早期缺损可以较灰度图更早反映出来。视功能评价指标(图1-9-1I)主要包括:MD(mean deviation)反映由各种因素导致的平均视敏度下降,可以来源于屈光间质的混浊,也可以来源于视神经受损,正常人在0dB左右;PSD(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能够滤过那些由屈光间质混浊引起的视敏度下降。两者的绝对值分别代表整体和局部视野缺失。


图1-9-1 Easyfield视野结果报告
A.Easyfield视野计结果报告;B.可靠性评价指标;C.阈值图;D.灰度图;E.阈值总偏差图;F.模式偏差图;G.总偏差概率图;H.模式偏差概率图;I.视功能评估指标。
【常见儿童眼底病视野示例】
(图1-9-2)


图1-9-2 常见眼底病视野结果示例
A、B.儿童双眼正常视野(Easyfield):灰度图可见双眼存在部分视野缺损,但须注意,灰度图是直接把测得的视敏度用不同的色阶表示,只是一个粗略的定性表达;实际上,实测的视敏度受年龄影响很多;该检查结果中重点在于总偏差概率图和模式偏差概率图均显示,与同年龄正常者相比,无明显视敏度下降或视野缺损;C、D.颅脑外伤年轻患者,双眼同侧偏盲:右眼颞侧、左眼鼻侧偏盲(Easyfield);E、F.男童,10岁,双眼青光眼视野改变:右眼鼻侧阶梯状暗点,左眼上下方鼻侧视野缺损(Humphrey)。
参考文献
[1]SEAN P D,AARON P.SITA visual field testing in children. J Pediatr Ophthalmol Strabismus,2001,5(2):114-117.
[2]DIPESH E P,PHILIPPA M C,BRONWEN C W,et al. Study of optimal perimetric testing in children(OPTIC):Normative visual field values in children. Ophthalmology,2015,122(8):1711-1717.
[3]TSCHOPP C,SAFRAN A B,VIVIANI P,et al. Automated visual field examination in children aged 5-8 years. Part Ⅰ: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a testing procedure. Vision Res,1998,38(14):2203-2210.
[4]Cummings M F,van Hof-van Duin J,Mayer D L,et al. Visual fields of young children.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1988,29(1-2):7-16.
[5]VONTHEIN R,RAUSCHER S,PAETZOLD J,et al. The normal age-corrected and reaction time-corrected isopter derived by semi-automated kinetic perimetry. Ophthalmology,2007,114(6):1065-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