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尚书府军饷疑云

“恩公,你怎么在这里?馒头找你找的好苦!”

洛渊斜靠在工部尚书府飞檐,叼着糖葫芦签子打盹,忽闻墙根传来压低的呼喊。

“咚”

她随手扔下个油纸包,刚好砸在馒头冒青茬的发顶。馒头拆开见是烧鸡腿,正要欢呼,腰间忽然缠上银鞭,整个人被拽到洛渊身后。

“别吵,我先睡会。”

话音未落,洛渊已沉沉睡去。馒头攥着烧鸡腿,悄悄挪身,挡住斑驳日光。

直到尚书府后门“吱呀”洞开,暮色里数量马车缓缓驶出,洛渊骤然睁眼,纵身跃下,俯身看清车辕暗纹,竟是户部侍郎的徽记。

“好个清流世家!”

低笑伴着银鞭甩开的清越鸣响,惊得馒头手中布袋掉落在地。

“恩公,您这是要...做贼?”

“臭小子,咱们这叫劫富济贫!”

洛渊“啪”的一巴掌盖在馒头脑门,顺手把馒头按进墙角阴影处。

“娘啊!有鬼......”

“银...银子在飞!”

三更天的尚书府库房,炸开尖叫声!管家提着灯笼冲进库房,只见白花花的官银顺着悬在房梁的银鞭腾空而起。

月色透过窗棂,映出梁上玄衣少年满脸糖渍的肆意笑靥。

洛渊旋身挥鞭,银锭似暴雨砸向院外,馒头扯着布袋,在墙头蹦跳如猴接银子。

巡夜官兵赶到时,只见青石板上银锭围成的圈里,山楂核歪扭拼着个“赃”字。

为首参将气急,正要下令彻查,李略勒马停在巷口,腰间唐刀泛着寒光,惊得众人齐齐跪倒。

“世子...”

李略下马拾起银锭,看清底部“建昭元年”铸印,眸色骤沉,这分明是三年前的边境军饷。

“追”字碾碎在齿间时,李略忽然听见远处护城河传来水声。

“轰隆!”雷声炸响。

“嗝~”

桥洞下,馒头吓得打嗝。

平安锁自他怀中滚出,洛渊剑尖一挑,锁芯东珠在闪电中泛着幽蓝,她忽然抚额,头疼如针刺。

“恩公!”

馒头冲她身后尖叫,洛渊旋身挥剑,软剑缠上来人手臂的瞬间,却见李略的唐刀停在她咽喉三寸处。

“洛,大,侠。劫军饷的罪名你背不动。”

李略一字一顿,刀背压着软剑缓缓下移。洛渊抬脚踹上李略膝弯,趁他躲避之际借力后仰。

“世子爷不妨说说,建昭三年的军饷怎会在尚书府?”

她甩出银鞭卷住柳枝,荡向对岸,李略挥刀斩断银鞭的刹那,她松开手,似脱力般坠入河中。

待他劈开水面,只见一抹黑影踩着树梢消失在雨幕。

桥洞青石板上,剑尖刻着行小字:

“赃银已散百姓家,洛某静候世子查。”

靖安王府内.............

李略捏着沾血的帕子,又摸出朱雀街拾得的发带,素帕上竹纹与发带刺绣一模一样。

“太医诊断,赵姑娘先天不足之症,越发严重,恐难及笄。”

杨岳呈上脉案与染血素帕,李略盯着案头物件,摩挲着发带上的歪扭竹纹,轻笑出声。

“呵,小狐狸。”

赵府内............

洛渊浑身湿透跌撞而入,赵子玉正往九连环上刻新暗纹,忽见妹妹抛来平安锁。

“哥,这珠子够买半座长安城吧?”

刻刀在赵子玉手中一颤,他用刀尖戳开锁身阳纹,“咔哒”一声暗格弹开,内壁九尾凤凰栩栩如生。

“七日后启程去塞外!”他忽然道。

却未得到回应,转头见妹妹蜷在藤椅昏睡,伸手一触额头,烫的惊人。

“既如此,兄长替你将这场戏唱完。”

赵子玉揭下人皮面具,将缠丝机关镯套在妹妹腕间,从袖中瓷瓶倒出一颗药丸塞进妹妹齿间。

“小六,七日后暗中随行,务必护好小姐。”他对着暗处吩咐。

窗外惊雷炸响,洛渊迷糊道:“哥,工部尚书再也不能欺负你了。”

“去吧,去做你想做的事,莫问对错,莫求结果,兄长永远在阿时身后。”

赵子玉望着妹妹惨白的脸,攥紧掌心平安锁。这场局,是时候收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