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津渡的晨雾尚未散尽,云栖已换上老鱼准备的粗布衣裳,将长发挽成农家女的样式。岸边的早市人声嘈杂,小贩吆喝声、鱼贩讨价还价声交织在一起,倒成了最好的掩护。
“记住,分开走。“老鱼将斗笠压低,独眼扫视码头,“沈小子走西门,丫头你走北门。进城后去'清茗轩',找赵掌柜。“
沈砚脸色仍有些苍白,但眼神已恢复清明。他肩上的伤被老鱼重新包扎过,外面套了件灰扑扑的短打,看起来像个普通脚夫。
“赵掌柜可靠吗?“他低声问。
老鱼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老赵在丞相府当了三十年差,柳夫人待他如兄长。若这世上还有谁认得真郡主,非他莫属。“
云栖摸了摸颈后的胎记,那里隐隐发烫,仿佛在提醒她的身份。昨夜岸边那个与她一模一样的白衣女子,还有箭上的血书——“七月初七,凤阙重逢“,都像一块巨石压在她心头。
“午时在茶馆碰头。“沈砚将一包药粉塞进云栖手中,“遇到危险就往地上砸,趁烟雾跑。“
他的手指短暂地擦过她的掌心,温暖而粗糙。云栖抬头,对上他深邃的眼眸,那里面的关切让她心头一热。
“小心。“她轻声道。
沈砚点头,转身混入人群。云栖深吸一口气,跟着老鱼走向另一条小路。
“丫头,这个给你。“老鱼从怀中取出一枚铜钱,正是昨日那半枚,“见到老赵,给他看这个。“
铜钱边缘参差不齐,像是被人故意掰断。云栖将它贴身收好,问道:“鱼叔,您不跟我们一起进城吗?“
老鱼摇头:“老夫这张脸太显眼,会连累你们。“他指了指河面,“我顺流而下,去查探些消息。七月初七前,咱们还会见面。“
分别前,老鱼突然按住云栖的肩膀:“记住,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别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红莲最擅长的,就是制造幻觉。“
云栖郑重点头,转身走向北门。随着距离缩短,她心跳越来越快。城门处排着长队,守城士兵正逐个盘查行人。更令她心惊的是,城墙上贴着几张画像——虽然画工粗糙,但那眉眼分明是她!
“都看仔细了!“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吆喝着,“发现画像上的女子,立即拿下!“
云栖压低斗笠,手指不自觉地摸向药囊。她前面是个挑着两筐青菜的老农,身后则是个抱着婴孩的妇人。队伍缓慢前进,眼看就要轮到她。
“你!摘了斗笠!“一个满脸横肉的士兵指着她喝道。
云栖慢慢抬起手,装作整理鬓发,实则已捏住一撮药粉。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城内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着火啦!粮仓着火啦!“
士兵们顿时乱了阵脚。那军官骂了句脏话,挥手带人冲向城内。剩下的几个守兵也无心检查,草草放行了排队的人群。
云栖趁机快步进城,心跳如鼓。火起得如此及时,绝非巧合——是沈砚还是老鱼安排的后手?
京城街道比想象中更加拥挤。各式轿马、行人川流不息,叫卖声此起彼伏。云栖按老鱼的指示,沿着主街走到第三个路口右转,果然看到一家名为“清茗轩“的茶馆。
茶馆门面不大,但客流不断。云栖压住忐忑走进去,立刻有个小伙计迎上来。
“姑娘几位?“
“我找赵掌柜。“云栖低声道,“就说...莲花开了。“
小伙计眼神微变,恭敬地引她穿过前厅,来到后院一间僻静的厢房。
“请稍候。“
屋内陈设简朴,但一尘不染。墙上挂着幅水墨莲花图,题着“出淤泥而不染“。云栖正欣赏着,门帘一掀,走进个须发皆白的老者。
老者约莫六十出头,身形瘦削但腰板挺直,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他看到云栖的瞬间,整个人如遭雷击,手中茶盘“咣当“落地。
“夫...夫人?“老者声音发抖。
云栖明白他认错了人:“赵伯,我是云栖。柳夫人...是我母亲。“
赵伯踉跄上前,双手颤抖着捧起她的脸细看,老泪纵横:“像,太像了...这眉眼,这神韵...“他突然想起什么,“姑娘,可否让老奴看看您的...颈后?“
云栖转身,撩起长发。赵伯看到那莲花胎记,再也忍不住,跪地痛哭:“苍天有眼啊...老奴终于等到这一天...“
他哆哆嗦嗦地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布包,层层打开后,里面是一块褪色的婴儿襁褓,上面绣着精致的并蒂莲,一角用金线绣着“永宁“二字。
“这是您出生时裹的襁褓,夫人亲手所绣。“赵伯将襁褓捧给她,“老奴冒死保存了十五年,就盼着有朝一日能物归原主。“
云栖接过襁褓,手指轻抚那精致的绣工。一种奇异的感觉涌上心头,仿佛这布料记得她的体温。
“赵伯,请告诉我真相。“她轻声道,“关于我的身世,关于...红莲。“
赵伯警惕地看了看门窗,确认安全后才低声道:“姑娘,您确实是丞相与夫人的亲生骨肉,但事情比您想象的更复杂...“他深吸一口气,“当年夫人诞下的,不是双胞胎,而是三胞胎。“
云栖如遭雷击:“三...三个?“
“是的。长女永宁,次女永安,幼女永平。“赵伯指向她颈后的胎记,“您看,您的莲花印记中心有七瓣,而寻常莲花都是六瓣——这是夫人特意留下的记号,为了区分三姐妹。“
云栖手摸向胎记,心跳如鼓。她确实注意到自己的莲花胎记有些特别,却从未想过其中深意。
“那另外两个...“
“长女永宁被红莲掳走,培养成现在的假郡主;幼女永平则被夫人秘密送走,下落不明。“赵伯眼中闪过痛楚,“而您,次女永安,由林淮将军带出府,隐姓埋名至今。“
云栖脑中嗡嗡作响。她不是永宁,而是永安?那个与她相貌相同的白衣女子,是长姐还是幼妹?
“为何要分开我们?“
赵伯叹气:“夫人早察觉红莲的阴谋,知道他们需要丞相血脉的女孩来完成某个计划。将你们分开,是为了保全至少一个...“
门帘突然被掀开,沈砚闪身而入。他脸色凝重,肩上又有血迹渗出,显然经历了一番恶斗。
“有人跟踪我。“他低声道,“茶馆外已经有眼线了。“
赵伯并不惊讶,似乎早知沈砚身份:“沈大人,老奴已等候多时。“他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丞相让老奴转交的。他已知晓红莲的计划,但府中眼线太多,无法直接与您们相见。“
沈砚接过信迅速浏览,眉头越皱越紧:“果然如此...“
“什么?“云栖问。
沈砚将信递给她:“红莲计划在七月初七宴会上,让假郡主'救驾',实则是要刺杀皇上。一旦成功,便可嫁祸丞相府,挑起朝堂大乱。“
云栖读着信,手指发颤。信中还提到,红莲之主已渗透禁军,连皇帝身边的侍卫都可能有他的人。
“我们必须阻止这一切。“她抬头,“但如何接近宴会?那里必定戒备森严。“
赵伯突然跪下:“姑娘,老奴有一计,但极为凶险...“
“请讲。“
“您以真郡主身份现身,当众揭穿假郡主。“赵伯声音发抖,“红莲之主必然坐不住,届时...“
“届时他会现身,而我们可以一网打尽。“沈砚接话,但眼中满是忧虑,“太危险了。红莲之主若真是睿王,他手下死士不计其数。“
云栖却已下定决心:“这是我的责任。若能让母亲在天之灵安息,冒这个险值得。“
沈砚还想说什么,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哨声。赵伯脸色大变:“是暗号!官兵来搜了!“
“后门走。“沈砚一把拉起云栖,“赵伯,按计划行事。“
赵伯点头,从柜子里取出两套仆人衣裳:“换上这个,混在送茶点的队伍里出去。“他转向云栖,突然跪下磕了个头,“郡主保重。七月初七,老奴在丞相府等您。“
云栖扶起老人,喉头哽咽:“赵伯...我父亲...他知道我还活着吗?“
赵伯泪流满面:“丞相大人从未放弃寻找您。每年您生辰,他都会在祠堂多上一炷香...“
沈砚催促道:“该走了。“
两人换上仆人服饰,混在一队送茶点的杂役中顺利离开茶馆。街上巡逻的官兵明显增多,几乎每个路口都有人把守。
“分开走。“沈砚低声道,“日落前在城西破庙碰头。“
云栖想反对,但知道这是最安全的办法。她点点头,挎着篮子混入市集人群。
京城的繁华与她无关。云栖走过绸缎庄、酒楼、药铺,每一处都可能藏着红莲的眼线。她压低斗笠,学着市井妇人的样子与小贩讨价还价,实则耳听八方,眼观六路。
一个卖绢花的摊位前,她无意中瞥见摊主手腕上的红莲纹身,顿时浑身紧绷。那摊主正与一个贵妇打扮的女子低语,女子转身的刹那,云栖几乎惊叫出声——那张脸,与她有七分相似!
女子似乎察觉到视线,锐利的目光扫过来。云栖急忙低头,假装挑选绢花。等她再抬头时,女子已消失在人海中。
日落西山,云栖终于来到城西破庙。这是一座废弃的土地庙,断壁残垣间杂草丛生。她按沈砚教的方式,学了三声鹧鸪叫。
没有回应。
云栖心头一紧,捏紧了药粉。正当她准备进去查看时,一只温热的手从背后捂住她的嘴。
“别出声。“沈砚的气息喷在她耳畔,“有人跟踪你。“
云栖浑身僵硬,点了点头。沈砚松开手,拉着她悄无声息地绕到庙后。那里有个隐蔽的地窖入口,被杂草掩盖。
地窖内阴暗潮湿,但总算安全。沈砚点亮一支蜡烛,昏黄的光线下,他脸色惨白如纸。
“你伤又裂开了。“云栖皱眉,不由分说地解开他的衣衫。
伤口果然又渗出血来,周围的皮肤泛着不正常的青紫色。云栖取出赵伯给的药粉,小心地敷上。
“那女子...我看到了一个和我很像的女子。“她低声道,“在集市上...“
沈砚点头:“可能是永平,第三个孩子。“他握住云栖的手,“赵伯告诉你了?关于三胞胎的事?“
“嗯。“云栖声音发颤,“沈砚,我们面对的究竟是什么?红莲之主为何如此执着于我们姐妹?“
沈砚沉默片刻,从贴身处取出一块绢布:“因为我怀疑...你们三姐妹身上,藏着红莲之主最想要的秘密。“
绢布上画着三个相连的莲花图案,每个莲心都有一个奇怪的符号,组合起来像个古老的徽记。
“这是...“
“前朝皇室秘纹。“沈砚声音低沉,“传说只有纯正的皇室血脉才能解开某个宝藏。红莲之主可能认为,你们三姐妹的胎记组合起来,就是钥匙。“
云栖脑中灵光一闪:“所以他要集齐我们三个?“
“很可能。“沈砚突然咳嗽起来,额头滚烫。高烧让他的眼神有些涣散,却仍强撑着,“七月初七...我们必须...阻止他...“
云栖扶他躺下,用湿布擦拭他滚烫的额头。沈砚在昏沉中抓住她的手腕,呢喃道:“这次...绝不会...让你受伤...“
烛光下,云栖发现他腰间露出一个小布包——正是那条她多年前遗失的发带。她轻轻抽出,发带已经褪色,但洗得很干净,边缘磨损处还被细心地缝补过。
“傻子...“她轻声道,眼泪却不受控制地滑落。
地窖外,一轮满月升上中天。距离七月初七,只剩三天了。